從公元1128年至1855年,黃河流經(jīng)安徽省蕭縣境內(nèi)約700余年。最后一次改道北徙后,蕭縣境內(nèi)偏北部留下了一條東西流向長約48公里的廢河道,即黃河故道。
明朝洪武年間開始進行遷民,明天啟二年有一大批遷民從山西洪洞縣沿黃河遷到蕭縣停駐,在這片約幾百畝無人居住的黃河沖擊平地上,建筑村莊。這些遷民從山西乘木頭排筏順水而來時,攜帶了當?shù)罔T造的鐵大佛3尊、鑄鐵十八羅漢及鑄鐵小童子6尊,在建筑村莊的同時,也建造了一座寺廟,供奉佛像,這也是鐵佛寺村的由來。
以前,鐵佛寺每年都有廟會,且熱鬧非凡。每年農(nóng)歷二月十六、十七兩天,以及三月十六、十七兩天是廟會日期。廟會期間每天有戲班唱大戲,吸引著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前來觀看。戲臺周圍擠滿了人,連周圍住戶的墻頭、樹上也站著人。這時廟會仿佛也成了一個大型集市,各種小吃的香味讓人垂涎欲滴,油條、糖糕、煎包、燒餅、麻花……應(yīng)有盡有,每個攤位都生意興隆。各種農(nóng)具、家具、衣服鞋帽等攤位前也水泄不通,而那些賣牲畜的則在更遠一點的地方,伸長了脖子聽一些隱約的戲聲。
戲臺上鑼鼓喧鬧,黑臉紅臉的演員唱著;做生意的吆喝著,買賣牲畜的仔細察看著;小孩子們穿紅著綠,吹著玩具小喇叭嬉笑打鬧穿行在人群中間,整個廟會熙來攘往熱鬧非凡。而鐵佛寺大殿內(nèi)卻是另一番景象,善男信女虔誠地跪拜許愿還愿,許久才畢恭畢敬地起身。鐵佛寺廟會,是那個艱辛苦難的年代人們難得的娛樂與放松,時至今日,還被當?shù)厣狭四昙o的老人們念念不忘。
歲月流轉(zhuǎn),如今鐵佛寺已經(jīng)變成了一座小學,鐵佛寺村的村名也變成了鐵佛村,但四百年香火的鐵佛寺的歷史卻一直留存在當?shù)厝藗兊挠洃浿?。有人想恢?fù)鐵佛寺村的原村名,一些村民還有更長遠的想法,他們想借助附近水庫開發(fā)旅游項目的時機,重建鐵佛寺,與黃河故道內(nèi)的百畝荷花一起成為此項目的聯(lián)合景點,重現(xiàn)當年鐵佛寺廟會的盛景,而這也是當?shù)孛撠氈赂坏囊粋€契機。期待他們夢想成真,也期盼村民的生活越來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