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寧
(撫順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撫順 113006)
近年來,經濟的飛快發(fā)展無疑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質量,無論是在飲食結構還是在日常生活習慣上,與過往相比均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泌尿系統(tǒng)的結石發(fā)病率。作為一種臨床常見的泌尿外科疾病,泌尿結石又被稱為尿石癥,結石發(fā)病部位主要包括輸尿管、膀胱、腎及尿道等?,F階段,泌尿結石在我國的發(fā)病率為2.00%~5.00%,且男性患者數量明顯多于女性患者,并有約1/4的患者需入院接受治療[1]。通常來說,泌尿結石往往是在多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患者的具體表現為尿液酸性降低,尿液pH值卻有所增加,而抑制晶體形成的微量元素顯著減少。臨床上往往應用體外碎石機對患者開展治療,促進結石隨著患者的尿液排出體外,但泌尿結石患者的飲食結構與期生活習慣密切相關,極易復發(fā),因此臨床需加以重視,在進行相關治療的同時構建有針對性的飲食護理措施,以強化治療效果,減少術后的復發(fā)。本研究旨在分析針對性飲食護理對促進泌尿結石患者術后復發(fā)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撫順市中心醫(yī)院收治的200例泌尿結石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20例,女性患者80例;年齡22~70歲,平均(40.00±3.22)歲。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體外碎石治療;患者對本研究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行為異常、精神疾病、既往存在嚴重疾病者。
1.2 方法 在患者接受體外沖擊波手術治療時,首先對患者開展健康教育,調查患者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在此基礎上,為患者制訂個性化的飲食方案和習慣,囑患者減少對誘發(fā)結石食物的攝入量;其次對患者開展針對性飲食護理,在術后3、6、9、12個月時分別對患者進行電話和實地回訪,并囑患者按時復查[2];最后對患者的反饋意見和實際回訪情況進行整理分析,分析針對性飲食護理對促進泌尿結石患者術后恢復和預防結石復發(fā)的效果。①健康教育:在術前,護理人員可基于患者的實際病情,向患者科普泌尿系統(tǒng)結石的常規(guī)知識,以簡單、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詳細介紹泌尿系統(tǒng)結石的誘發(fā)原因、類型及可能導致疾病復發(fā)的高危因素等,并詳細介紹體外碎石機對該類疾病的治療過程和效果,增加患者對該種疾病和治療方式的了解程度,不僅能夠推動患者配合手術的進行,還能夠使其在術后積極主動的配合針對性飲食護理活動開展。②心理護理:在術前護理人員還需做好對患者的心理疏導,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如患者出現過度緊張、恐懼等心理狀態(tài),護理人員需及時對患者進行疏導和開解,并為患者介紹已經取得顯著成效的治愈病例,以強化患者的信心,幫助患者構建樂觀的心態(tài),從而提高治療依從性;同時,護理人員還需耐心細致的對患者的疑慮進行解答,消除患者的困惑,并基于患者的實際情況和需求,采取個性化的心理干預措施[3]。③針對性飲食護理:在完成體外沖擊波碎石手術后,護理人員為患者構建針對性的飲食護理計劃;在術后6 h內,囑患者飲食以流食為主,既不能過量也不能過少,以幫助患者保持充沛的體力,滿足患者的基本營養(yǎng)需求;在術后12 h內,逐漸轉為常規(guī)的飲食,并囑患者多食用維生素豐富、高蛋白、高熱量、高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促進患者腸道蠕動和胃腸功能的恢復,避免患者因為飲食結構不合理而出現便秘問題;同時,護理人員還需囑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飲水,將每日的飲水量控制在500~2000 mL,避免結石在體內殘留,影響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④出院后護理:待患者出院后,護理人員可為患者構建如下飲食方案。一要充分飲水,以稀釋尿液,降低鈣離子和草酸根離子的濃度,以免再次出現結石。確?;颊呙咳粘渥愕娘嬎浚詻_洗尿路,將體內殘留的微小的結石徹底排出[4];一般來說,患者術后每日需保持2000 mL的尿量,在夏季或者夜間,基于人體新陳代謝速度較快的特點,可適當增加飲水量,以防止尿液濃縮。二要合理補鈣。當前,我國大部分泌尿結石患者往往將患病的主要原因歸結于鈣,這種錯誤的觀念和想法嚴重影響患者的飲食健康[5];在人體缺鈣時,血液會呈現酸性,往往會增加結石的形成概率,而血液在堿性的狀態(tài)下,則會降低結石的形成風險,因而醫(yī)務人員需囑患者合理補鈣,以使患者的血液呈堿性,以減少結石的復發(fā)風險;在一般情況下,可將鈣的攝入量控制在每日800~1000 mg。三要限制糖的攝入。相關研究表明,在泌尿結石患者術后恢復期內,若攝入過多的高糖產品,則會顯著增加結石的復發(fā)率[6];上述情況在單糖和乳糖方面體現的尤為明顯,若患者攝入過多的單糖或乳糖,會促進腸道對鈣的吸收,進而增加體內尿液中形成草酸鈣結晶的風險,因此要控制甜食的攝入,告知患者盡量不吃或者少吃。四要盡量不吃或少吃草酸含量較多的食品,避免增加誘發(fā)結石復發(fā)的風險,如西紅柿、草莓、茶葉、巧克力等,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草酸,醫(yī)務人員需幫助患者明確日常飲食中各類食品的草酸含量,嚴格控制飲食,縮短機體恢復進程。五要少吃豆制品。通常來說,豆制品中的草酸鹽和磷酸鹽含量比較豐富,如攝入過多的豆制品,草酸鹽、磷酸鹽則會與腎臟中的鈣離子發(fā)生作用,極易形成結石,威脅患者術后的健康[7]。六要規(guī)范牛奶的飲用?,F階段,多數患者因睡眠質量較差,常會選擇在睡前飲用牛奶,以實現輔助睡眠的作用;但針對泌尿結石患者而言,則需科學控制牛奶的飲用時間和飲用類型,若患者在睡前飲用牛奶,牛奶進入體內2~3 h后,鈣離子就會發(fā)揮作用,導致結石形成的概率增加,所以需囑患者摒棄在睡前飲用牛奶的習慣,而采取其他有效合理、對身體健康無影響的助眠方式。七要多食用黑木耳。黑木耳中富含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可與患者體內的結石發(fā)生化學反應,分化和溶解結石,使其隨著人體的代謝排出。八要幫助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一般來說,晚餐在一日三餐中占據著較為重要的位置,也比較受人們的重視,而泌尿結石的患者若想推進自身的恢復進程,則需在晚餐方面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盡量不食用含有動物蛋白的食品,多食用谷物和纖維素,在餐后多飲水,在入睡前將尿中物質排出[8]。
1.3 觀察指標 觀察所有患者對飲食護理的配合情況,并比較不同配合程度患者的復發(fā)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 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年齡等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患者配合情況、結石復發(fā)情況等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患者配合情況 200例泌尿結石患者中有175例(87.5%)患者自我控制力較強,能嚴格遵守飲食計劃;有15例患者堅持6個月,之后未繼續(xù)執(zhí)行;有8例認為該方式無效,從未執(zhí)行;2例患者在跟蹤性回訪過程中失聯。
2.2 患者術后結石復發(fā)情況比較 198例患者在復查后,有4例(2.04%)復發(fā),其中有1例(0.57%)患者嚴格遵循飲食計劃,1例(0.67%)患者堅持6個月飲食計劃,2例(25.00%)患者未執(zhí)行飲食計劃。見表1。
泌尿結石具有發(fā)病急、發(fā)病快、易復發(fā)等特點,在男性群體中多發(fā),普遍集中在25~40歲人群中,以醫(yī)務人員、廚師、企業(yè)管理人員等職業(yè)工作者尤為顯著。究其原因在于,這些人群因其職業(yè)特點,在日常生活中,運動量和飲水量均較少,加之飲食不規(guī)律、排尿頻次不正常,因而很容易患有泌尿結石,導致內部泌尿系統(tǒng)運行不暢,尿液沉積后形成結石,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體健康。不同泌尿結石患者的結石發(fā)病位置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患者的臨床表現也會隨之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在患者患病初期,可能會在劇烈運動后出現惡心、腰痛、排尿困難等癥狀,需及時前往醫(yī)院就診[9]。當前臨床常使用體外碎石機對患者開展治療,該治療方式操作簡單、安全、方便,能夠有效促進結石的排出,治療效果更顯著。但由于泌尿結石易復發(fā),因此患者和醫(yī)護人員均需對術后的恢復加以重視。
表1 患者術后結石復發(fā)情況比較
泌尿結石的發(fā)生與患者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密切相關。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飲食結構,患有泌尿結石疾病的概率就會大大減少。因此,護理人員需明確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對泌尿結石患者的術后恢復和疾病復發(fā)的預防有重要的意義。通過構建針對性飲食護理措施,指導患者日常科學飲食,并制訂合理的飲食計劃,督促患者長期按照計劃進行,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治愈效果。雖然針對性飲食指導不能在根本上治療和預防泌尿結石,但能夠顯著降低結石復發(fā)率,促進患者恢復[10]。本研究結果顯示,200例患者除2例患者失聯、8例患者未執(zhí)行、15例患者執(zhí)行6個月后放棄外,其余175例患者獲得了良好的術后恢復和疾病復發(fā)的預防效果,僅有1例患者出現了復發(fā)的現象,其余患者均順利康復。由此可見,針對性飲食護理干預的效果卓越,對泌尿結石患者的康復具有一定的意義。
綜上所述,對泌尿結石患者術后開展針對性飲食護理能夠幫助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顯著降低結石復發(f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