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初 莊菊萍
乳腺癌居女性癌癥發(fā)病率的首位[1]。治療手段包括手術、內分泌治療,放療等[2]?;颊咝睦碡摀?,加之疾病本身及放化療副作用,部分患者睡眠質量不佳。芳香調息法是指將具有一定功效的精油通過呼吸道吸入體內,從而達到緩解某種癥狀的目的[3]。本文采用芳香調息法應用于乳腺癌放療患者,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放療的乳腺癌睡眠障礙患者120例,均為女性,納入標準:經病理確診為乳腺癌,并具備放療指征。排除標準:伴有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既往有精神系統(tǒng)疾病,無法配合本研究?;颊呒凹覍倬橥?。對照組:年齡45~62歲,平均(51.6±2.5)歲;患病部位:左側33例,右側27例。觀察組:年齡43~61歲,平均(52.3±3.5)歲;患病部位:左側29例,右側3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與患者溝通,了解其病程經過、家庭背景、個人生活習慣;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有關乳腺癌和放療的相關知識,包括并發(fā)癥及相應的處理等,在交談中明確患者的情緒問題,根據(jù)自身的經驗和心得,對其進行心理輔導;保持室內環(huán)境干凈,定時通風,對于睡眠質量較差的患者,將窗簾改為深色,降低室內光感,或播放舒緩的音樂,促進患者的睡眠質量。放療后,上肢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靜脈回流受阻,皮膚容易破潰、感染,指導患者術后進行上肢活動、握拳、肩部環(huán)繞等活動;放療會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脹、食欲下降等不良胃腸反應,影響患者睡眠,護理人員參考患者口味為其提供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芳香調息療法。選擇熏衣草單方精油,睡覺前,指導患者將精油噴灑在床邊,呈仰臥位,手平放于腹部,調整呼吸頻率至每分鐘16次,即呼氣、吸氣、停頓的時間都保持在1.25 s左右,吸氣時手隨腹部抬起、停頓,然后呼氣,手隨腹部下降,以此發(fā)揮精油的功效。
1.3 觀察指標 (1)心理狀態(tài)。SAS焦慮量表由華裔W.K.Zung教授于1971年編制,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759,是用于了解患者近期焦慮癥狀及其程度的一種自評工具,應用廣泛。共20個條目,評定依據(jù)為條目所描述癥狀的出現(xiàn)頻率,分為正向評分和反向評分,各項條目得分相加為總粗分20~80分,總粗分乘以1.25取其整數(shù)為最終得分,≥50分表示有焦慮,分值越高表示焦慮程度可能越高[6]。SDS抑郁量表由華裔教授Zung于1965年編制,Cronbach’s α系數(shù)>0.75,能直觀地反映抑郁患者的主觀感受,可了解患者近期有無抑郁癥狀及其輕重程度。共20個條目,分為正向評分和反向評分,各項條目得分相加為總粗分20~80分,總粗分乘以1.25取其整數(shù)為最終得分,即標準總分25~100分,標準總分≥53表示有抑郁,分值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高[6]。總分越高說明心理狀態(tài)越差。(2)睡眠情況。以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量表(PSQI)[5]為依據(jù),對其中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4項進行評價,每項0~3分,分數(shù)越低睡眠質量越高。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或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改善較對照組患者明顯(P<0.05),見表1。
表1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比較(分,
2.2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睡眠情況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睡眠情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睡眠評分明顯降低,觀察組睡眠質量明顯改善(P<0.05),見表2。
表2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睡眠情況評分比較(分,
有研究指出,合理的治療和護理方案可以降低乳腺癌患者的病死率[6]。目前乳腺癌治療常以手術和放療相結合的方式,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患者會出現(xiàn)一系列并發(fā)癥,影響患者的睡眠及放療效果。
乳腺癌放療的患者睡眠質量與其負性情緒呈正比,國內也有研究表明,焦慮、抑郁等是患者是失眠的重要影響因素,患者的心理負擔和睡前的焦慮,抑郁情緒均可造成睡眠質量低下,而絕大部分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緒[7]。為改善患者的心理壓力,對患者及家屬講解疾病;講解過程中,態(tài)度和藹,以緩解自身的心理壓力,樹立治療信心,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
芳香調息療法是通過調節(jié)呼吸頻率,含有精油分子的空氣由呼吸道進入體內,到達大腦的嗅覺區(qū),促進內分泌系統(tǒng)分泌相關物質,調節(jié)解神經系統(tǒng),使機體保持放松狀態(tài)[8]。芳香調息時,大腦皮層逐漸進入抑制狀態(tài),使得患者可以避免周邊干擾,達到促進睡眠的目的[9],同時精油的香味可以使人放松,搭配深色窗簾,更有助于患者盡快入睡。本實驗選定具有抗焦慮作用的薰衣草精油,指導患者正確的呼吸方式,睡眠質量明顯改善,說明芳香調息法可以緩解患者的緊張和焦慮程度,使患者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達到促進睡眠的效果。
綜上所述,乳腺癌放療后的患者采用芳香調息聯(lián)合常規(guī)護理進行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促進患者的睡眠,值得醫(yī)務人員學習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