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通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第六中學 福建 泉州 362400)
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快速提升,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也開始提倡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學生多方面因素,對學生因材施教,促進不同層次學生都能學有所獲。以下是對初中英語分層教學法的一些簡要論述。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占據(jù)了主要地位,很少會有教師在意學生的直接感受,將學生是否愛聽、是否感興趣納入教學的考慮范圍之內。這樣的教學模式會加重初中英語課堂的枯燥感和單調感。對英語感興趣的學生也很難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下找到學習的樂趣,而原本就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的學生更是有很多放棄了英語學習,這對于提高初中英語的教學質量百害而無一利。因此,新時代的初中英語教師必須了解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可以通過調查問卷等多種方式對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興趣愛好進行統(tǒng)計,進行整理之后,在尊重學生的興趣的基礎上進行分層,例如,將喜歡英語閱讀的學生分為一組,將愛好寫作的學生分為一組等。這樣的分層教學方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與自己志趣相投的跟同學共同學習時,從中得到自我的提升。
分層教學法能夠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得到合理運用,首要任務就是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按照學生自身存在的差異性,對學生進行差異性分組。學生的英語水平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例如家庭教育因素、其所處社會環(huán)境的因素等,不同的學生對于英語的掌握能力和知識水平存在著或大或小的差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果教師忽視了學生的差異性,仍舊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統(tǒng)一的教學安排,采用同樣的教學方式就會造成學生之間的英語水平差異越來越大,甚至逐漸出現(xiàn)極端化。因此教師需要積極引入分層教學法,和不同的學生進行交流溝通,通過測試等多種方式全面綜合地了解不同學生的英語水平。對水平不同的學生進行合理的層次劃分,可以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的學生通常都具有較強的英語學習能力和英語表達能力,對于初中的基礎英語知識掌握情況良好,通過老師的教學引導,就能夠迅速掌握單詞、語法等重要知識點,通過簡單的學習就能夠迅速學會寫作,并能夠用英語準確的對自己的所思所感進行描述與表達。
第二層次的學生與第一層次的學生相比較,對于初中英語的基礎知識有一定的掌握,但自身對于英語的學習能力欠佳,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具體的學習當中很好的應用英語,通過說、寫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意思成為了這一層次學生難以克服的困難。第二層次的學生對于英語學習有很強的目標性和潛力性。
第三層次的學生較前兩個層次的學生英語基礎比較差,很少在實際的學習和生活中接觸、應用英語,對英語缺乏足夠的興趣,甚至有部分學生對英語存在著一定的抵觸情緒。即使在教師的引導下,第三層次學生的學習效率也顯得比較低。
針對這三類層次不同的學生,如果采取相同的教學方式,選擇相同的教學目標,明顯是不切實際的,對于學生而言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初中英語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差異性分層,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學習當中體會到樂趣,收獲到知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因此提高,這對于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有著重大意義。
在區(qū)分不同層次學生的基礎上,進一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將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最優(yōu)化。例如,在進行七年級“Unit 6 Our Local Area”教學時,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就可以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
針對第一層次的學生,可以快速引導學生學會新的單詞和基礎知識后,讓學生進行自主的瀏覽閱讀,對于課本中印象深刻的知識進行交流與討論,如“I am your new neighbor”,可以讓學生對自己所生活的環(huán)境進行實際的描寫,也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更多的材料,掌握文章寫作的方法。
針對第二層次的學生,英語教師可以進行問題引導式教學,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后,進行引導性發(fā)問,并找到該層次學生水平適合觀看的視頻或音樂,讓學生進行體會與思考,引起學生回答問題的興趣,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也可以根據(jù)教師提供的材料進行發(fā)音和對話的練習。
第三層次的學生,其基礎知識比較薄弱,教師需要將教學重點放在提升該層次學生英語基礎知識水平上。利用PPT、Word文檔等形式,帶領學生進行單詞和基礎語法、短語的學習,通過靈活的教學形式,幫助學生用最簡單的學習方式學會基礎的英語知識,提升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與信心。
總之,分層教學法需要考慮學生多方面的素質和能力,對學生進行不同方法、不同形式、不同目標的教學,教師必須改掉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跟上時代的步伐,將分層教學法適當?shù)膽迷趯嶋H的初中英語教學中,真正服務于學生,為提高我國初中英語的教學質量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