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麗
(河南省漯河市第三高級中學 河南 漯河 462000)
高中語文選修課對語文的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也是高中教學體制改革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般而言,高中學生的普遍年齡在十五歲到十八歲之間,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重,同時對新鮮的事物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也是養(yǎng)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關(guān)鍵時期。在這種心理特征下,高中語文教師需要及時調(diào)整教學計劃,依據(jù)高中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平衡語文選修課與必修課之間的關(guān)系,找到高中選修語文課存在的問題,從而更好的提出相應的對策。
1.1 修課和必修課難以均衡化。高中語文的選修課是對必修課的補充以及說明,現(xiàn)在很多的教學老師認為只要是課本都要進行教學,使得學生的學習任務加重。選修課更多的是教給學生自己學習和修身養(yǎng)性,讓他們在必修課外進行自學。但同時也有一部分教師認為:既然是選修課,是不是可以不用學習?此外,在高考應試教育的前提下,學校和老師普遍認為只有高考考的才是教學的重點,從而無形中壓縮了對選修課的學習時間,更有些學校甚至認為選修課是學生在家里自學完成的事,導致很多學生離開學校之后,根本認為選修課就是一門業(yè)余課。這兩種對選修課的認識都比較極端,不利于高中選修課和必修課之間平衡發(fā)展。
1.2 選修課的教學缺少明確的目標。由于長期以來,很多高中語文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對選修課的內(nèi)容沒有清晰的定位和認識,忽視了選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體系中的重要性,在選修課的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會對學生進行灌輸式的講解,使得選修課的教學效率比較低,沒有將學生作為選修課教學的主體,影響了學生在選修課學習中對知識的汲取能力以及應用能力。其次,教師的教學準備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遇到必修課時,教師總會認真完成教學準備,而對選修課程的教學準備不充足。此外,在一些規(guī)模較小的學校,因為教師隊伍的參差不齊和課程內(nèi)容的安排問題,導致很大程度上一部分選修課都是荒廢的。學校沒有在選修課上重視,學生未能正確理解選修課的意義,導致選修課難開展,進而嚴重的影響了高中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
1.3 修課的教學評價不合理。在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僅僅將語文教材作為教學的唯一資源,為學生拓展的內(nèi)容比較少,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也比較窄,從而影響了學生語文素養(yǎng)能力的提高。高中語文選修課的教學也是如此,由于很多教師沒有將選修課的教學內(nèi)容融入到對學生教學評價的體系中,部分教師僅僅將學生的必修課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同時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和溝通能力不強,沒有準確的為學生提取選修課學習的內(nèi)涵和價值,教學內(nèi)容過于籠統(tǒng),語文教學的評價也單一化,這就會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了高中語文選修課教學的效率,導致學生不愿意花費更多的時間參與到語文選修課的探究和學習環(huán)節(jié)中。
2.1 變觀念,加強重視。首先,教師應該轉(zhuǎn)變對選修課教學的觀念,高中的選修課一般都是由高中的語文老師擔任,針對個別教師對語文選修課定位不明確或者不正確的問題,得從觀念上加以轉(zhuǎn)變,選修課是對語文課的提升和補充,特別是對美文類欣賞的選修課,實際上他就是對語文作文的寫作和鑒賞的一種學習,通過對選修美文的欣賞和感悟,提升高中學生的寫作能力。比如:余秋雨的散文《都江堰》,艾青的詩歌《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以及食指詩歌《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等文章,都以優(yōu)美的文字闡述了對祖國大地的贊揚和熱愛之情,通過對文章的學習,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以及愛國情懷就會得到顯著的提升,有助于促進高中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此外,學校和教師也應該加強對選修課程的重視程度,如:考試中適當?shù)脑O(shè)置選修課的考試內(nèi)容,選修課加入考試內(nèi)容中是對選修課重視程度的第一步,有了適當?shù)目荚噧?nèi)容,學生才能更加重視選修課。同時也就要求任課教師對選修課要進行系統(tǒng)化的重視,在選修課中要更多的激勵學生并調(diào)動學生對選修課的學習熱情。
2.2 變教學方式,尊重學生意愿。首先,教師應該轉(zhuǎn)變陳舊的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手段,調(diào)動高中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引導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進行語文學習,教師在學習過程中應該更多的借鑒多媒體技術(shù),實施分層的教學模式,將實踐和教學共同開展,從而提升語文學習的整體效率。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并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的方式,讓語文課堂變得趣味化以及豐富化,這樣學生的學習效率才會有提升。
比如:在必修教材中節(jié)選的《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是一部歷史劇的題材,其中展現(xiàn)了林沖由最初的安分守己,隨遇而安性格特點到后來逼上梁山嫉惡如仇轉(zhuǎn)變;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能夠進一步深入對文章的理解并全面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選修教材中《水滸傳》的內(nèi)容進行研讀,還可以在課后利用信息技術(shù)或者到圖書館搜集全劇的劇本,通過閱讀之后寫出讀書筆記。此外,還可以讓學生閱讀《簡明水滸傳》,對林沖的歷史背景、人物的經(jīng)歷等有全面、系統(tǒng)的認識,并且在閱讀的過程中還能拓展學生的文學基礎(chǔ),強化了語文學習的效率。
最后,教師還應該尊重學生對選修課的學習意愿,選修課是學生自愿選擇學習的內(nèi)容,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學習程度的需求,選擇性的學習,共同的目標是提高語文學習程度和學業(yè)水平。提高學生對學習水平的熱愛程度。只有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將選修課的目的提高的最大化。
2.3 富教學形式,合理評價學生。為了進一步提升語文選修課教學的效率,教師還應該借助豐富的教學形式,如:情景模擬,角色扮演以及朗誦比賽等方式,讓高中學生能夠從語文選修課中汲取更多的知識和內(nèi)容,避免選修課教學的形式化和枯燥化。語文與生活有著十分緊密的關(guān)系,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也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從實踐中不斷探究語文知識,并將語文知識應用于生活中,進而強化語文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比如:在中國小說選修閱讀學習中如:《紅樓夢》《聊齋志異》《紅高粱》等,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文章審美活動,引導學生在作品欣賞中發(fā)現(xiàn)文字之美并積累與應用文字之美,進而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鼓勵學生通過角色的扮演以及創(chuàng)設(shè)特定的情景等形式,積極參與到活動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經(jīng)典的話劇對白、小說的情節(jié)等,讓學生通過小組配合演繹的形式,欣賞經(jīng)典作品中的語言之美。此外,教師很應該合理的評價學生,從對選修內(nèi)容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表現(xiàn)、團隊協(xié)作等各個方面出發(fā),給語文選修課的學習制定一個系統(tǒng)化以及全面化的評價體系,這樣更有助于高中學生積極的參與到選修課程的學習環(huán)節(jié)中。
高中語文選修課程是高中語文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以及綜合素質(zh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語文教師應該對其加以重視。首先語文教師要對選修課程有清晰的定位,并在教學的過程中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防止選修教學形式化。其次,教師還應該有效地結(jié)合選修課程的特征,為學生構(gòu)建具有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并在教學評價體系中滲透對選修課學習效果的評價。這樣學生對語文選修課學習的積極性就會更強,會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對語文選修課的學習過程中,增強了選修課學習的整體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