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克平
(貴州省桐梓縣九壩鎮(zhèn)學堂小學 貴州 桐梓 563200)
根據一些專業(yè)的心理調查研究表明,對于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活動來說,形象化的教學更能夠使學生快速的掌握學習知識,但是數(shù)學是一門比較抽象化的理科學科,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學習起來更加不容易掌握,這時候就需要從學習方式上進行學習捷徑的探尋,通過降低難度,增加趣味性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能力。本文主要探討的內容便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
1.1 教師的教學理念不夠完善。數(shù)學本身是一門較為枯燥無味的學科,因為它本身以無盡的計算為主要內容,因此需要教師能夠尋求一條合適的學習道路,但是現(xiàn)階段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忽視這方面的問題,不能有效地轉變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方式。在實際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干預過多,從而造成學生過分依賴老師的現(xiàn)象,使學生不能養(yǎng)成獨立學習的習慣,這與教師的教育理念直接掛鉤;另外,還有些教師在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并沒有深入的理解,認為只是單純的課堂教學時給學生一定的時間相互交流答案,這種想法大錯特錯,學習方法也只是流于形式,不能夠真正意義的改變當前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
1.2 課堂學習的環(huán)境還有待改善。高效的課堂教學效果需要和諧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以及輕松有趣的教學氛圍,這樣才能夠保證教學質量的提升,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從自身方面尋找教學水平久久不能得到提升的原因然后根據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教學方式的調整,但是在當前的實際教學中,老師總是忽視這些問題的嚴重性,認為只要課堂內容講的詳細就能夠幫助學生提升成績,這種現(xiàn)象也導致了當前教學進度的滯后以及質量的下降。這種教學環(huán)境非常不利于學生成績的提升,以及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的應用。
2.1 創(chuàng)設小組合作學習的情境。情景教學是當前時期小學階段的教學工作中較受歡迎的一種教學方式,它能夠有效的調動課堂學習的氣氛,鼓勵學生去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能夠使學生更加牢固的掌握學習的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小組合作學習又充分的利用了小學生愛比較的心理特點將學生分組,組內學生動力十足,而班級內的學生學習熱情也會高漲,從而營造出一個非常適合學習的課堂教學氛圍。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利用趣味教學的手段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有效的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而構建故事情景的教學方式往往就是抓住了小學生喜歡聽故事的一個特點來進行教學。老師在課堂上可以以生活小故事穿插數(shù)學題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去主動思考,然后小組進行討論,最后根據共同的理解來進行問題的解答。
以學習方程式類型的應用題為例,問:“在古代的時候,有一戶人家,這家主人姓王他們家住在花園鎮(zhèn)花園街的花園巷中,是整個花園鎮(zhèn)最有善良的人家。有一天,這家的主人在街上走,遇到一個小乞丐,小乞丐希望能夠通過幫助王老爺一件事來獲取一頓午餐,王老爺就給了小乞丐三十文錢去集市買些東西,答應他如果東西買回來就給小乞丐一頓豐盛的午餐并決定在家里給他一份工作。然后小乞丐就去集市上買了三斤花生,花生的價格是四錢一斤,又買了每斤五錢的糖塊,最后還剩一些錢需要買糖糕,糖糕每斤六錢,但是小乞丐確算不清楚這些錢到底應該怎么合理的安排了,他想知道自己還剩多少錢可以買多少斤的糖糕。小朋友們,你們可以幫助小乞丐解決這個難題,把握住王老爺給予的這次機會嗎?運用你們自己現(xiàn)在學習的知識來幫幫小乞丐吧!”然后引導學生主動在小組中進行討論,在小組合作中討論這個題目應該如何去了解,方程式應該怎么去列,最后小組各成員進行計算,共同分享各自的結果,主動去分析每一步驟的由來,由此來提升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2 引入多元的合作學習方法。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來說,首先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對于自己有一個清晰的定位,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應該積極的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不要過度的依賴老師去進行答題,遇到問題時首先應該向小組內部的同學進行探討,最后依舊無解時再去詢問老師,這樣才能使學生深刻的記住出錯的知識點,保證下次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此外,教師還應該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進行多元化的探究,從中選擇最適合本班學生的學習方法。以幾何圖形的學習為例,老師可以通過“生活中的圓有哪些”來讓學生進行討論,首先可以采取剪紙的方式讓學生深入認識這個圖形,還可以從生活中的例子去進行探討、并對自己裁剪的圖形進行測量、計算。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新課程改革內容的要求,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學習能力的提升,還能夠帶動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工作不斷的進步與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