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環(huán)縣環(huán)城鎮(zhèn)城東塬小學 王莉琴
張志公先生曾經說過:“語言教學在普通教育過程中恐怕算得上一個‘老大難’問題,而作文教學恐怕又是語言工作中的一個‘老大難’,也就是說作文教學是‘老大難’中的‘老大難’”。作文一直是學生在語文道路前行中的攔路虎,學生在很多時候無從下筆,無話可說,缺乏對生活的觀察,不能真情流露,總是模式化,寫的東西不真實,不能順暢地表達自己內心所想。
小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會覺得無從下手,在這種情況下老師會找一些模板讓學生去借鑒,讓他們在模仿的過程中漸漸找尋適合自己的方式開始寫作,但是很多老師會過分強調模板的重要性,忽略了學生的自我創(chuàng)造性,學生們的作文千篇一律。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小孩子接觸網絡越來越早,他們的作文越來越依賴模板。更嚴重的是,因為網絡資源的豐富,很多孩子可以在網上直接找到相同的作文名稱,做起了“知識的搬運工”,他們不會真實地記錄自己的所感所想。
很多小學生對作文是有抵觸心理的,因為他們需要真正靜下來圍繞題目展開闡述,還要思考怎么美化句子。處于正是活潑貪玩年紀的他們覺得太麻煩了,就隨便寫寫吧,導致句子前后邏輯不通順,句子缺少結構成分,標點符號不能正確使用,一逗到底。寫作完成后,就像完成了珠穆朗瑪峰攀登一樣,覺得自己太不容易了,寫完就是完成任務了,不會再去閱讀檢查一遍自己有沒有錯別字、有沒有表達不順的語句,寫作習慣不好。
寫作很多時候是孩子的真實表達,寫作日?;俏覀兿胍_到的一種目標。在實際的寫作過程中,我們往往是命題作文,但是在制定這些題目時沒有將學生的實際情況思考在內。很多題目范圍過大過空,學生會覺得自己沒有什么話可說,自然就缺乏寫作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睕]有興趣,就沒有動力。興趣是人追求新事物、接受新知識的一種心理傾向,只有對一個事物感興趣,才能做一個探究者、一個學習者、一個研究者。小學生正是好奇心旺盛的階段,他們對于未知的事情充滿興趣,老師要著重運用此特點開展課堂。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處于初步發(fā)展階段,在這個時期,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發(fā)展程度低,主要是形象記憶,所以老師可以從看圖作文開始,讓同學們描述這幅圖畫表達了什么,注重他們語言的連貫性,對于事物把握的準確性。
命題不要死板,不要脫離學生的生活,遠離大而空。作文只有真正地有感而發(fā)才能讓人感同身受,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寫自己熟悉的人或事,以此激發(fā)他們寫作的興趣。命題要開放化,老師可以和學生進行交流,大家一起討論自己想寫的作文題目,你有一種想法,我有一種想法,兩人交換就有兩種想法,這樣可以促進師生交流、生生互動,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里。學生們相互借鑒,大家一起選擇自己的作業(yè),在此過程中,他們鍛煉了自己的表達能力、與同伴的溝通能力。法國雕塑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苯處熢谧魑慕虒W中應加強觀察的指導,使學生養(yǎng)成善于觀察生活、抓住事物特點的習慣,從而克服“無材料可寫”的缺點。
俗話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敝挥胁粩嗟亻喿x積累,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才能一揮而就。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要注重文章的分析,能夠選進課本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獨特之處,每一篇都是大家之作,老師在講解的時候要善于向學生傳達文章結構之美、語言之美、用詞之美,潛移默化地向學生傳授寫作的技巧,以《鳥的天堂》為例,作者是怎么動靜結合,如何使用排比等修辭描寫自己的所見所聞,重點分析這些語段,讓學生掌握運用。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生在讀書的時候不要一覽而過,老師要讓學生準備一個摘抄本,專門整理好詞好句,將自己覺得好的詞語、句子摘抄下來,書寫的過程其實也是記憶的過程,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但是光摘抄也是遠遠不夠的,老師還要經常督促學生朗讀,定期檢查,加強記憶,只有真正記住了,他們才能用得上。
評價是作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老師應該格外注重的部分,老師的評價對孩子的寫作有很大的影響,老師言語得當可以激發(fā)孩子的興趣。教學評價激勵孩子更好地學習,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促進孩子更加積極地參與學習。建立學生自信是很重要的,但不是唯一,不能一味夸獎,還要把握住度。評價語言要多元化,不要千篇一律,要肯定性評價與否定性評價相結合。在平時的作文批改中,給每個孩子寫評語,指出孩子的優(yōu)點和缺點,肯定他們的進步,點明他們的退步。小學生正是天馬行空的時候,想象力充分,老師可將那些組句優(yōu)秀的同學的作文,在第二天的課堂上和大家分享,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老師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水平,有針對性地批改。每個班級都會有寫作水平比較好的,相反就會有寫作比較困難的?!笆澜缟蠜]有相同的兩片樹葉”,同理世界上沒有兩個相同的學生。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有自己的長處,老師要擅長發(fā)掘學生的潛力。每個學生都是發(fā)展的人,要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對于學生不要一刀切,所以老師在批改時,對于好的孩子要求也要高一些,對于基礎差的,要看得到進步,他們只要用了一個好例子或好句子就值得肯定。
作文是學生的真情實感的表達,教師要注重選題貼近學生真實生活,讓他們有話可說,和他們一起討論,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立雙向互動的師生關系,提升他們對寫作的興趣;注重對寫作技巧的培訓,強調閱讀的重要性,慢慢提升寫作的水平;重視作文的評語,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