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麗娟
從理論上分析,所謂的繪本是文字與圖畫所形成的故事書,在繪本當中的文字與圖畫具有重大的價值與意義,且文字與圖畫的組成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小學生而言年齡比較小,對事物缺乏認識,在課堂學習當中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誘惑,然而采取繪本教學的方法不僅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而且能過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
(一)英語教師缺乏對繪本的認識 就目前而言,雖然大多數(shù)學校在英語教學當中實施了繪本教學,但是根據筆者的調查與分析,有非常多的英語教師并沒有從本質上認識到繪本教學的重要性,沒有專門開展繪本英語教學課程。其中諸多教師認為繪本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圖畫與文字結合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但是在這種教學背景下,大多數(shù)教師仍舊將繪本教學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在繪本教學方面存在認知的偏差,無法發(fā)揮出繪本教學的作用與價值。
(二)英語繪本教學方法缺乏科學性 嚴格意義上分析,在英語繪本教學當中,英語教師需要嚴格按照新課改的基本要求,引導學生學習繪本當中的英語故事以及英語知識,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角色扮演等,但是從本質上分析,繪本教學在我國發(fā)展時間比較短,理念與方式存在缺陷,并且部分教師缺乏英語繪本教學的基礎,在教學中采取的指導方式不正確,此則嚴重制約了繪本教學的質量。
(三)繪本選擇具有盲目性 現(xiàn)如今,英文繪本教育得到了創(chuàng)新發(fā)展,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積極加入到繪本教學隊伍之中,但是在受到從眾心理等因素的影響下,大多數(shù)英語教師在選擇繪本內容的時候,會呈現(xiàn)出盲目跟風的現(xiàn)象,并沒有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加以掌握,也沒有做到以人為本所選擇的繪本,內容在難度上呈現(xiàn)不一,如此則對學生學習產生影響與制約。
正如上文所言,現(xiàn)階段在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當中存在非常多的問題,如果不及時處理與解決,則會制約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教學質量,筆者經過歸納與總結,將其對策概述為以下幾點。
(一)合理選擇繪本,提高學生興趣 毋庸置疑,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可以讓學生對畫面進行觀察,對文字進行了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質量。從屬性上分析,英語繪本具有童真性,每一個故事配備相應的圖畫,并且不同年級的英語繪本特點不同,比如低年級的繪本在故事情節(jié)以及圖畫上比較夸張,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中年級與高年級的學生繪本故事情節(jié)比較多,甚至還具有懸疑性,結局出人意料,在學生閱讀過程當中會集中注意力對結局加以好奇,所以筆者認為教師需要對學生加以分析,根據學生的年齡與學習特點選擇不同的繪本。
(二)明確教學目標,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 小學英語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與保證,對此英語教師需要抓住基礎階段,針對性的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尤其是要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層次性,比如低年級學生因為剛剛接觸英語,對英語缺乏理解,所以教師可以利用繪本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通過情境提高興趣,另外低年級學生的模仿能力較強,教師可以通過繪本讓學生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語言感知度。而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而言,其基礎知識有所掌握,英語教師需要加強繪本內容的深度,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三)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符合繪本教育要求 第一是要做到由淺入深的教學,這一內容主要體現(xiàn)在繪本教學閱讀要求之上,為快速幫助小學生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英語教師要指導學生在閱讀課本時對圖畫進行了解,然后帶領學生進行精度,進行拆分教學,幫助學生在理解故事情節(jié)的同時,能夠學習到基礎性英語知識;第二是要結合繪本特點進行教學,與傳統(tǒng)教材相比,教會本教材具有故事性與藝術性,在課堂教學當中英語教師需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構建具有故事性與趣味性的課堂,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情景對話,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強化學生的人物能力。第三是要加強對信息化資源的應用,大多數(shù)繪本故事書當中都配有CD光盤,教師可以將光盤放到光驅之中,在課堂中播放繪本故事場景,然后結合不同場景進行教學。通過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夠讓學生從動畫當中學習到本土化的發(fā)音方式,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