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峰
(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靈芝初中,甘肅靜寧 743400)
在英語教學中,詞匯實際上是整個教學體系的基礎,無論是語音、閱讀,還是寫作,都需要詞匯教學作為前提,所以學生要完成英語學習就必須保證自身具備一定的詞匯量。而詞匯教學往往是英語教學的一大難題,學生不僅要記住大量的詞匯,還要理解詞匯的含義和具體用法。解決詞匯教學的難題,有助于從整體上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在當前的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許多問題,導致詞匯教學的實際效果并不理想,其中包括:教師的教學目標不明確,注重語法而忽視詞匯;詞匯教學過于注重漢語的語義,輕視單詞內涵的文化背景;教學方法過于單調,難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學生在詞匯學習中始終處于被動狀態(tài),學習效率低下。具體來說,多數教師在進行詞匯教學的過程中,只關注了詞匯作為其他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輔助作用,而忽略了詞匯本身就是英語學習的一個重要部分。這樣一來,教師往往會把每個單元的詞匯以簡單、快速、粗略的方式給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了解其語音和含義就匆匆結束了詞匯教學,進而開始與其相關聯的句法、語法教學或者是閱讀、寫作練習,導致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均以其他教學內容為重點,詞匯的學習和鞏固則大多以課后作業(yè)的形式布置給學生。這樣不僅讓學生對詞匯缺乏理解,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還使學生的詞匯學習效率降低[1]。除此之外,初中英語教師在教授詞匯時,僅講授單詞的組成、發(fā)音、詞性以及字面含義的這種教學模式也是問題之一。由于教師對詞匯中所能涉及的文化內涵和中外文化差異并未進行遷移、滲透,不僅導致學生記憶詞匯的難度加大,還使學生對英語詞匯的引申義缺乏了解,在理解句子的過程中遇到障礙,在英語表達時習慣運用漢語的思考模式,造成了許多錯誤和誤解。同時,這樣的教學方式也使教學活動過于死板,課堂氛圍不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降低,課堂教學效率往往也難以提高。
在英語詞匯教學中,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導致的消極結果,教師首先要認清詞匯在英語學習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進而改變過去那種單純的針對詞匯的含義進行講解的教學方式,而是以英語語言的起源文化作為詞匯教學的背景,引導學生對詞匯的含義和情感進行理解,在學生理解意義和情感的基礎上進行詞匯的記憶,并在句子和語篇的分析和講解時對詞匯教學進行鞏固和拓展。要達到這樣的教學目的,教師可以在詞句結合的教學理念下,使用多種教學方式,通過創(chuàng)設語境來幫助學生學習詞匯就是其中之一[2]。
在英語詞匯中,助動詞及情態(tài)動詞雖然看起來非常簡單,但其實是最復雜的一種單詞,因為這些單詞嚴格來說是沒有實際意義的。例如,“do”是非常常見的一個英語單詞,但是對其具體的含義,大部分學生不能準確地說出。因為表示“做”這個動作只是“do”作為實義動詞用的一個語義,也可以說是在語境中常用的一個語義。如“I always do my homework at night.”這句話中,“do”就表達了“做”的含義,但是學生不能把do 這個單詞的含義簡單地記憶為“做”,因為隨著語境的變化,其含義也會隨之發(fā)生變化。如在“You must do something to deal with this problem.”這句話中,“do”雖然也可以當作“做”來翻譯,但是翻譯成“采?。ù胧眲t更為恰當。而在“Do you like this kind of skirts?”這句話中,“do”只是充當了一般疑問句中的句子成分,作為助動詞出現,不存在實際意義。所以面對這類詞語時,單純記憶書本上的含義是遠遠不夠的,只有結合句子創(chuàng)設相應的語境,才能讓學生充分理解單詞所表達的意義及情感,進而使學生對單詞有更深刻的理解。這樣學生在記憶單詞時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詞匯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就會大大提高。
在對英語詞匯進行分析時,除了單詞的一詞多義現象對學生的學習和理解造成了困擾之外,英語與漢語的文化背景也是學生在理解單詞意義和記憶單詞過程中的困難之一。所以,教師在進行單詞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語境的方式來提高教學效率之外,也可以結合英語單詞的相關文化背景來對單詞的含義進行解釋,開展詞匯教學。這樣,學生能夠真正理解一些特殊單詞的含義,并且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學會分辨這一單詞是否要按照其特殊的意義進行理解。當然,這種教學方式主要是通過詞句結合來實現的。實際上,由于東西方文化的不同,這種在文化背景下具備特殊含義的單詞并不算少,最常見的就是表示顏色的單詞和動物的單詞。例如,在漢語的語言環(huán)境中,紅色是代表喜慶、表示喜悅的一種顏色,所以我們往往會在一些場景中用紅色來表示句子的感情色彩。比如,“過年了,街上張燈結彩,到處都是紅彤彤的顏色,大家都在慶祝節(jié)日。”在這一句中,紅色顯然表示出了一種喜慶的情感。但是,英文單詞中,“red”這一詞往往表示的是一種消極的情感傾向,如“You have to see the red light.”這一句中就表示災禍臨頭的含義。所以“red”一詞在英語語境中往往具有貶義意味,大部分情況下會有“血腥”的含義。所以,教師在對這一類型的詞匯進行講解時,必須要對單詞的文化背景進行拓展講解,讓學生能夠順利地對單詞的特殊意義進行理解和記憶,而不會與漢語的語言環(huán)境和背景文化相互沖突,造成一些理解上的差錯。同時,以文化背景為導入進行詞匯教學,還能夠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時期。學生通過英語學習進一步了解英語相關的知識點,學習西方文化,提高自己的知識素養(yǎng),促進自身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詞匯教學作為英語學習的基礎內容,是學生有效學好英語的關鍵,教師可以采用詞句結合的理念,結合具體的教學方式,系統(tǒng)地開展詞匯教學,以真正提高學生的詞匯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