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芳華
(福建省寧化第五中學 福建 寧化 365400)
“以文帶文”的閱讀教學法可以顯著提升語文教學質(zhì)量。與傳統(tǒng)語文教學法相比較,“以文帶文”的教學法更符合素質(zhì)教學下以人為本的教學觀。這種方式可以發(fā)揮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本文將結(jié)合合作學習這一觀點來闡述初中語文“以文帶文”閱讀的有效策略。
“以文帶文”可以理解為:在同一文章主題引領(lǐng)下,教師應引導學生在精讀本篇文章外,再略讀,或是瀏覽其他主題相同的文章。這種閱讀教學法最大的特點和優(yōu)勢是增加學生閱讀量,提升學生閱讀理解力?!耙晕膸摹钡拈喿x教學方法要解決的關(guān)鍵問題是如何平衡閱讀廣度和閱讀深度的關(guān)系。閱讀的廣度在于多讀,閱讀的深度在于精讀,只有抓住“最具閱讀價值點”來尋找兩者的平衡,才會使“以文帶文”變成減法。雖然閱讀內(nèi)容增加了,卻沒有讓教師和學生感到負擔同時增加。落實“以文帶文”的閱讀教學法關(guān)鍵點在于能夠在教學目標的指導下,合理組合教學內(nèi)容。教師在備課時,從教學內(nèi)容入手做好課時安排,采取精讀文、略讀文、瀏覽相結(jié)合的閱讀法。需要注意的一定是選取的文章題材、寫法、結(jié)構(gòu)可以存在差異,但是,其主題一定要是相同的?!耙晕膸摹钡男问酱偈菇滩拈g相同教學內(nèi)容實現(xiàn)了聯(lián)動。
例如,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按照“以文帶文”的教學思路,整合閱讀內(nèi)容。首先在單元預習課中給出學生明確的指導,要求學生對本單元作者及相關(guān)背景提前做了解,掌握基本的字詞。再將幾篇有相同主題的內(nèi)容整合到一起進行學習,通過“比較性閱讀”,將本單元目標單一化,具體化。如在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我們將同樣是寫季節(jié)的兩篇文章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濟南的冬天》組合在一起進行比較性學習。在課堂教學中,采取分小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從整體感知作者思想感情,進一步概括文章核心內(nèi)容,反復閱讀、品味語言這三個方面比較文章的異同。比較并尋找差異的合作式學習更能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這也是“以文帶文”閱讀形式被師生所喜歡的原因。
“以文帶文”的閱讀法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閱讀方式,這種閱讀法是在整合好閱讀文本的前提下,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用哪一篇帶哪一篇”。這就涉及到了“以文帶文”閱讀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的內(nèi)容了——精讀文與略讀文內(nèi)容的取舍。對教學內(nèi)容的取舍,需要具備一定的教學專業(yè)水平。教師要通過備課尋找“最具閱讀價值點”。一般文章的閱讀價值可以參考兩個要素:一是編者的編輯思路,每個學習單元都會有單元的主題思路,弄明白編者的意圖,才能更容易整合內(nèi)容;二是作者的寫作思路。通過閱讀我們發(fā)現(xiàn)一篇文章并不是句句話都重要,詞句、段落是有輕重詳略之分的,需要我們梳理出作者的寫作思路,只有寫作思路明確了,才能盡可能快速的抓住“最具閱讀價值點”,然后重點突破,以點帶面。
例如七年級第一單元第一課的精讀文是《春》。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在描繪一幅花卉爭榮、生機勃勃的春景圖中融入了自己對春的贊美和熱愛。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時,應將描寫江南春天“新”“美”“力”典型特點的自然段做精讀,深刻感知作者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感受作者的寫作意圖。文章的第2至7自然段,分別描繪了春歸圖、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濃郁的春色躍然紙上。這是這篇課文最具閱讀價值的內(nèi)容,需要學生能夠根據(jù)每幅圖畫去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描寫角度,體會作者運用語言表達對春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核心段落的之外的閱讀內(nèi)容可以采取略讀的形式進行。同時略讀的內(nèi)容還包括本單元的《雨的四季》,通過對比閱讀,引導學生感知自然界的魅力所在,為學生寫作積累素材,提升閱讀水平。
由單元導讀課帶動自主閱讀課,是語文教學的一個新思路。單元導讀課是一種傳授學生閱讀方法的高效形式。單元導讀課上,教師以一篇典型文章為學習的范例,在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互動教學、合作學習,幫助引導學生歸納出一般的學習方法。學習方法可以指導學生完成自主閱讀課的操作。學生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進行自我閱讀。以一篇帶多篇閱讀氛圍的提升,讓我們看到了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探究、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從范文歸納出學法,通過自主閱讀課檢驗學生對新學法的掌握程度。這樣就形成了單元教材的整合性學習,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1]
總之,在合作學習背景下研究“以文帶文”的初中語文閱讀策略,更符合當前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精讀范文來引導學生學會自主閱讀。建立自主閱讀學習小組,提升初中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