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燕
(貴州省六盤水市第五中學 貴州 六盤水 553000)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愛好。有針對性地改變教學現(xiàn)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進行反思。還要讓學生從會閱讀發(fā)展到會表達,真正地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現(xiàn)代社會,網絡信息高速發(fā)達,高中學生接觸的都是手機,他們依靠一部手機可以了解他們想知道的任何事情。他們不需要通過傳統(tǒng)的書籍來間接獲得前人的經驗和教訓。即使有些高中生有閱讀的需求,他們往往注重的也是快餐文化:漫畫類、言情類、玄幻類……這種閱讀只會弱化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越來越不愿意思考,最后導致學生不會閱讀了;還有一部分學生通過手機閱讀電子書,這些電子版本的書籍良莠不齊,錯別字、排錯版、字跡混亂等一些無法避免的事情正讓這群學生越來越遠離閱讀。目前高中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令人擔憂。
2.1 設立明確教學目標。教師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時一定要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在進行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明確教學目標,科學地利用語文素材。將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并且將文本內容與實踐相互融合,使學生的知識和情感共同得到提高。例如在學習《致橡樹》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使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趣味性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現(xiàn)代詩歌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進行反復地朗讀,在閱讀當中準確地把握詩歌的內容和情感。老師在這個過程中進行科學的引導,使學生體會詩歌的情感,把握詩歌的意象,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文學積累,讓他們在朗讀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詩人那種相互依存、獨立平等的愛情觀念。學生通過新型的教學模式,有效地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
2.2 選用多元化教學方法。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需要不斷地優(yōu)化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教學的效率,所以教師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有效地結合學生的不同性格特點,積極地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通過利用新穎的教學設備,例如播放視頻或音頻,使學生能夠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中的作者情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地使學生內心產生情感波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結合研究性主題模式或者活動式主題模式來進行閱讀指導。
2.3 開展個性化閱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推行新的教學理念,實施新的教學方法都應該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做起。針對個性化閱讀,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注意營造有趣的個性化閱讀氛圍,激發(fā)出學生的自主閱讀興趣,讓學生可以充分調動自身的情感去探索閱讀,感受文章內容和表達的情感,提高閱讀體驗和理解,進而形成個性化閱讀氛圍。教師要熟悉高中學生的個性特點,根據(jù)閱讀的內容,選擇他們感興趣的教學方法實施教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充分利用多媒體,將課文內容轉變?yōu)榫唧w的聲音、圖畫和視頻等,讓學生在生動、形象、具體的內容的感染下,自主地深入閱讀。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課文的環(huán)境背景,引導學生在背后多媒體的聲音和畫面環(huán)境中進行表演。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營造有趣的閱讀氛圍,可以充分激發(fā)出學生的潛力,提高他們思想的深度和廣度,能夠很好地體現(xiàn)學生的個性特點,讓學生可以有效進行個性化閱讀,從而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例如人教版高一教材中的《再別康橋》,主要是以離別康橋時的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fā)了對康橋那種依依不舍的思想感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本詩的內容,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與之相應的情景,主要是通過聲音營造出那種輕盈柔和的氛圍,配以詩歌中反映的事物,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下的新娘”,“……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等,根據(jù)這些詩句利用多媒體展示校園里或者公園里的夕陽西下、河畔的柳樹、湖中浮藻、小船等事物,讓學生受到氛圍的感染和情感的啟發(fā),自主地深入到文章中閱讀,理解和表達針對本詩自身認為的情感。針對《荊軻刺秦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先為學生講解相關歷史背景,配以具有歷史韻味的音樂和畫面背景,讓幾組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閱讀理解,分別表演文中情節(jié),展示自己認為應該有的細節(jié)和對話,從而充分展示個性化閱讀成果。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在素質教育理念下開展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有效引導和幫助。通過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使學生切實掌握閱讀技巧,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進一步提高閱讀教學質量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