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珺
徐州市礦山醫(yī)院消化內科,江蘇徐州 221000
急性重癥胰腺炎是消化內科常見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全身炎癥反應、多臟器功能衰竭和休克。研究證實,急性重癥胰腺炎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胰酶異常激活,消化胰腺自身組織引起的急性炎癥[1]。自然殺傷細胞(NK)是機體一種重要的早期免疫細胞,參與免疫應答。有學者指出,免疫逃逸的關鍵是NK細胞抑制,NK細胞的數(shù)量與病情發(fā)展及預后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2]。腫瘤壞死因子(TNF)是一種炎癥因子,主要由巨噬細胞、NK細胞分泌。研究發(fā)現(xiàn),腫瘤壞死因子水平能夠反應機體炎癥水平。生長抑素(SS)最初被發(fā)現(xiàn)為是一種能夠抑制生長激素、促甲狀腺激素分泌的激素[3]。后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SS能夠抑制胰酶分泌,并廣泛分布在消化系統(tǒng),具有抑制炎癥反應,緩解病情的效果[4]。然而,鮮有研究報道關于SS對NK細胞與TNF影響。因此,該研究選取該院2018年2月—2019年8月間收治的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62例,探討生長抑素輔助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對患者血清NK細胞與TNF水平影響,旨在為臨床提供指導。報道如下。
研究對象選取該院收治的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80例,篩除18例合并腫瘤、心腦血管等危險因素的患者,將最后62例急性重癥胰腺炎病例納入研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聯(lián)合用藥組,每組31例。該研究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知曉該研究的具體內容且簽署同意書。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質指數(shù)、發(fā)病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故具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組別 例數(shù) 性別男 女 年齡(歲)體質指數(shù)(kg/m2)發(fā)病時間(h)聯(lián)合用藥組對照組t值/χ2值P值31 31 17 15 14 16 0.260 0.610 51.39±3.66 52.14±3.74 0.800 0.430 22.85±2.54 23.11±2.62 0.400 0.690 6.17±2.22 6.25±2.10 0.150 0.880
兩組均囑患者禁食,給予胃腸減壓、經(jīng)驗性抗生素、支持治療。在此基礎上,兩個給予差異化治療。
對照組:對照組給予靜脈滴注烏司他丁 (國藥準字H19990132)。1×105U烏司他丁配比500 mL 5%葡萄糖溶液,1次/d,每次滴注時間<2 h,持續(xù) 5 d。
聯(lián)合用藥組:聯(lián)合用藥組給予靜脈滴注生長抑素(國藥準字H20043480)聯(lián)合烏司他丁治療。烏司他丁用法用量與對照組一致。生長抑素靜脈滴注250 μg/h,持續(xù)120 h。
①總有效率。判定:顯效:患者癥狀、體征消失,治療7~10 d后影像學提示炎癥滲出完全吸收;有效:患者癥狀、體征好轉,治療7~10 d后影像學提示炎癥滲出大部分吸收;無效:患者癥狀、體征無好轉,治療7~10 d后影像學提示炎癥滲出無明顯吸收[6]??傆行剩?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0%;②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NK細胞比例、TNF水平、內源性SS水平比較;③兩組患者住院時間比較;④統(tǒng)計兩組病死率。
所有研究對象均取清晨空腹肘靜脈血9 mL,平均分為3份,3 mL/份,分別編號A、B、C。A份血清靜置30 min后,以3 000 r/min速度離心30 min,取上層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TNF水平。B份以同樣方法處理后,得到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內源性SS水平。C份取全血,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NK細胞比例。所有操作程序均嚴格參照儀器使用說明書。
所有資料都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采用 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聯(lián)合用藥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K細胞比例和TNF水平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NK cell ratio and TNF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K細胞比例和TNF水平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NK cell ratio and TNF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注:①較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組別NK細胞比例(%)治療前 治療后images/BZ_9_1560_438_1600_477.pngTNF水平(ng/mL)治療前 治療后聯(lián)合用藥組(n=31)對照組(n=31)t值P值33.69±3.85 34.25±3.95 0.570 0.570(52.36±5.63)①(41.32±4.55)①8.490<0.001 23.52±5.63 22.98±5.71 0.370 0.710(9.33±2.72)①(17.32±4.20)①8.890<0.001
治療前,兩組NK細胞比例和TNF水平比較,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NK細胞比例較治療前顯著提高,且聯(lián)合用藥組NK細胞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TNF水平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且聯(lián)合用藥組TNF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聯(lián)合用藥組住院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內源性SS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內源性SS水平較治療前均顯著降低,且聯(lián)合用藥組內源性SS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與治療前后內源性SS水平比較(±s)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the level of endogenous S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4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與治療前后內源性SS水平比較(±s)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the level of endogenous S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注:①較治療前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組別 住院時間(d)聯(lián)合用藥組(n=31)對照組(n=31)t值P值內源性SS水平(pg/mL)治療前 治療后15.20±3.29 22.63±5.52 6.440<0.001 70.32±6.39 71.01±6.53 0.420 0.620(18.96±3.44)①(37.32±4.22)①18.780<0.001
聯(lián)合用藥組病死率為0.00%(0/31),對照組病死率為9.68%(3/31)。聯(lián)合用藥組病死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280,P<0.05)。
胰腺是機體重要的消化器官,胰腺分泌胰液,胰液的主要成分包括胰蛋白酶原、碳酸氫鈉、脂肪酶等。急性重癥胰腺炎是胰蛋白酶原在胰腺提前激活,引起胰腺自身消化,導致胰腺出現(xiàn)各種炎癥反應,包括出血、水腫等一系列反應的綜合征[5]。急性重癥胰腺炎起病急、進展快,病情來勢兇險,若不及時處理,將會進一步發(fā)展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最終為多器官功能衰竭,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外科手術治療以往是急性重癥胰腺炎的首選治療方案,雖然療效顯著,但是術后并發(fā)癥較多,這也限制了外科手術治療的應用。目前,臨床開始逐漸推行內科治療應對急性重癥胰腺炎,并取得了一定臨床成果。
目前,烏司他丁是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慢性復發(fā)性胰腺炎的一線內科用藥。烏司他丁是一種從成年男性尿液總提取的糖蛋白,屬于蛋白酶抑制劑,能夠有效抑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等絲氨酸蛋白酶,并且能夠抑制溶酶體酶釋放,抑制炎癥介質釋放。研究發(fā)現(xiàn),烏司他丁具有降低血小板活性,抑制血小板異常聚集,促進血管平滑肌功能,對于胰腺自身修復具有積極作用[7]。生長抑素是一種由下丘腦分泌的抑制生長激素的多肽。胰液分泌依賴于機體內多種激素分泌,如促胰液素、胃泌素、縮膽囊素、胃酸等。研究證實,生長抑素對內分泌功能具有抑制作用,表現(xiàn)在生長抑素可抑制胃泌素、促胰液素、縮膽囊素等胃腸激素,同時生長抑素可阻斷胃酸分泌[8]。生長抑素能夠降低內臟血流量。胰腺血流量降低,可緩解胰腺局部水腫、出血等炎癥反應。該研究中,聯(lián)合用藥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聯(lián)合用藥組住院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聯(lián)合用藥組病死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上述結果提示:生長抑素聯(lián)合烏司他丁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能夠發(fā)揮更好的協(xié)同治療效果,對于改善癥狀、炎癥吸收具有促進作用,同時能夠明顯縮短治療時間,有利于疾病恢復。
NK細胞是機體免疫系統(tǒng)一種重要細胞,在某些方面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II型超敏反應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NK細胞比例與急性重癥胰腺炎的嚴重程度具有高度相關性,NK細胞比例越高,嚴重程度越低,并且依據(jù)NK細胞比例能夠預測急性重癥胰腺炎的發(fā)生幾率[9]。TNF是胰腺局部炎癥反應中,殺傷胰腺及胰腺外器官組織的主要免疫因子。相關學者指出[10],TNF具有判斷急性重癥胰腺炎預后及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是早期炎癥反應中,最先升高的炎癥因子之一。該研究中,聯(lián)合用藥組NK細胞比例為(52.36±5.63)%,對照組 NK細胞比例為(41.32±4.55)%,聯(lián)合用藥組NK細胞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聯(lián)合用藥組TNF水平為 (9.33±2.72)ng/mL,對照組TNF水平為(17.32±4.20)ng/mL,聯(lián)合用藥組TNF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上述結果提示:生長抑素輔助治療能夠明顯提高NK細胞比例,降低TNF水平,從而降低急性重癥胰腺炎嚴重程度,減少機體殺傷因子。急性重癥胰腺炎是一種在起始階段就為全身性炎癥的疾病,多種免疫細胞、炎癥介質參與。生長抑素輔助治療后,發(fā)現(xiàn)TNF水平下降,可進一步對其他炎癥介質進行測定,全面研究炎癥水平如何變化。生長抑素與炎癥損傷啟動鏈相關,高生長抑素水平可啟動細胞損傷程序,影響患者預后。Meczker等人[11]報道,通過添加生長抑素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能夠明顯提高患者NK細胞比例,平均NK細胞比例可達(53.69±6.14)%,同時可降低TNF水平,平均TNF水平可達(10.31±2.34)ng/mL。上述結果與該研究結果相一致。該研究中,聯(lián)合用藥組內源性SS顯著低于對照組。上述結果提示:外源性應用生長抑素能夠抑制內源性生長抑素水平。外源性生長抑素選擇性收縮內臟血管,減少消化道血流,從而降低內源性SS水平,減輕胰腺自身細胞損傷狀況,有利于疾病恢復。然而該研究,由于納入病例有限,缺乏多中心聯(lián)合研究,所得結果、結論均具有一定局限性,應當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生長抑素聯(lián)合烏司他丁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的臨床效果顯著,能夠提高血清NK細胞比例,降低外周血TNF水平,從而提高治療效果,縮短治療時間,降低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