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市甘州區(qū)南關(guān)學校
小學英語課本中l(wèi)et`s talk部分是PEP教材中的一個核心學習內(nèi)容。修訂后人教版PEP英語教材Let`s板塊旨在把本單元的核心句型和詞匯融入在一個有一定意義的對話語篇中,讓學生整體體驗詞匯與句型的語用情況,并作為范例,幫助學生鞏固記憶并形成一定的語言運用能力。那么,如何讓這一部分內(nèi)容教的更加有“味”,學生習得的更加“有板有眼”,筆者經(jīng)過20多年的課堂教學實踐,探索出針對小學高年級學段的如下幾種策略,和同仁們共同學習。
英語作為語言工具,通過“誦讀”方式來習得,不失為語言學習的最為實用策略之一。尤其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誦讀是其深入學習語言,并通過語言‘悟道’的最樸素,最可靠的途徑。課堂上,在教學let’s talk部分時,筆者經(jīng)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jié)了以下幾點策略。
1.通過范讀,領(lǐng)讀實現(xiàn)對新單詞與重點句型的讀音突破。在授課前,教師可以播放事先準備好的Let`s talk媒介,反復視聽,并指導學生對照課本,勾畫出自己不會讀的詞與句并默默跟讀。期間,教師要對所讀內(nèi)容中的一些生詞與重難點句子給與一定的解釋。在達到一定理解后,教師可以通過自身優(yōu)美,純正的語音、語調(diào)來領(lǐng)讀,并教會學生在誦讀時正確運用升調(diào)或降調(diào),注意重音、節(jié)奏、連讀和失去爆破等,做到不增不減,不誤不倒。
2.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根據(jù)let’s talk內(nèi)容進行角色扮演式誦讀,帶給學生誦讀樂趣。為了對let’s talk內(nèi)容變得更形象化,更生動化,進一步加深對誦讀內(nèi)容的學習,增加學習的興趣,根據(jù)小學生表現(xiàn)欲強的特點,結(jié)合所學內(nèi)容,有必要開展角色扮演式誦讀。學生通過表演所學let’s talk中的角色,發(fā)揮了自己的想象力,也使他們擁有了一片運用英語,表現(xiàn)自我的天地,為教師的課堂教學增添了活力。
3.教師也可以安排學生通過集體誦讀方式或在游戲中誦讀方式來實現(xiàn)對let’s talk教學。對于那些不喜歡英語誦讀或者對自己誦讀能力沒有把握的孩子來說,集體誦讀無疑會讓他們在集體誦讀之中感受到英語學習的輕松與快樂。在集體誦讀中他們打消了顧慮,對于不敢確認的讀音,在集體誦讀的提示下,很快就能學會,使他們通過集體互相傳幫帶的力量不斷提升其對英語學習的信心。
語言學家Brown認為,交際能力是語言課程的最終目標。為此,根據(jù)英語新課標要求,筆者在Let’s talk這一板塊教學中,為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與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其口語表達,有時候會采取‘偷梁換柱’教學策略,具體方法有:
1.“查漏補缺”法。這種方法其實很簡單,大多數(shù)英語教師都曾經(jīng)用過,就是在不改變Let’s talk內(nèi)容前提下,將部分重點單詞或者句型抽掉,然后以練習方式,引導學生再將對話補充完整。
2.“穿針引線”法。就是教師在對學生事先進行有效的單詞與重點句型的課堂組織教學后,以重點單詞或詞組為基礎(chǔ),重難點句子為線索,將let’s talk中人物角色對話以第三者retell形式表達出來,以此達到學生語言訓練的目的。
3.偷換情景法。利用chant或者歌唱形式教學let’s talk,英語課堂教學上的新嘗試。使用這種方法的前提是在不變或者改變Let’s talk語境的基礎(chǔ)上,將重點單詞和重點句型改變成朗朗上口的chant形式或者將這些單詞和句型以歌詞形式融入到一些耳熟能詳?shù)母枨ū热绺枨秲芍焕匣ⅰ罚┲蟹磸鸵鞒?,從而達到教學Let’s talk目的。
一直以來,我們很多小學英語教師都注重了學生聽說的訓練,卻忽視了對學生讀寫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得不到提高。再加上我們的英語閱讀教學中平時還存在許多認識上的不足:低估了學生在閱讀寫作能力上的認知能力;淡化了學生用英語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課堂教學中閱讀指導與寫作技巧訓練不足等。從而大大影響了小學英語教學質(zhì)量,也制約著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新課標指出:“要達到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目標,沒有足夠的語言輸入量是不行的。”所以,為改變這一現(xiàn)狀,從2008年開始,筆者在教學中便萌生了將教材中某些Let’s talk作為材料載體,把學生英語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指導與訓練作為主要目標的教學嘗試,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當然,教學有法,但無定法。作為教師,唯有不斷嘗試不斷積累,終歸會在自己領(lǐng)域內(nèi)有所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