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恒寧
(廣西岑溪市第一中學 廣西 岑溪 543200)
初中物理課的主要內容包括自然科學,物質的基本形態(tài)、聲光的傳播、力的相關作用規(guī)律以及如何運用科學有效的實驗方法與思維去對所學的物理知識進行驗證。初中學生由于剛接觸物理知識,因此如何徹底地杜絕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掌握這一陌生的學科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借助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提升物理教學質量,促進初中學生對物理知識學習與認知能力的長遠提升。
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也為生活所服務。物理學科與生活之間的關系是密切相關的,很多生活現象中都有物理知識的影子,因此物理教師可以抓住這一特征結合生活具體實際開展教學,以此來提升課堂的生命力。比如說在開展“物態(tài)變化”這一章節(jié)的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對家中的冰箱進行觀察,記錄下水的幾種形態(tài),探究這幾種形態(tài)在什么條件下會實現互相轉化,然后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提出相關的問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是物質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這種現象的實際應用有哪些?”由于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因此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也較高,能夠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去深入探究與之相關聯的物理知識。打破傳統(tǒng)滿堂灌教學模式對學生思維的束縛,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由于初中物理學科中包含大量的抽象概念、定理以及公式,學生在理解與記憶時會存在一定的困難。如果一味參與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勢必會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開展實驗演示的方式,將抽象的概念及定理生動直觀地展示出來,以便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其主動地參與到物理現象的探究當中,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比如說,在開展“凸透鏡成像”這一章節(jié)課程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實驗演示的方法,將蠟燭和顯示板分別置于凸透鏡兩側并保持在同一直線上,然后提出問題:如果將蠟燭與顯示板進行移動,會得到什么樣的投影?再鼓勵學生們進行動手操作,會發(fā)現隨著距離的變化顯示板上會出現幾種不同的影像。最后順勢提出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這一物理觀點,將其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進行介紹,比如投影儀、皮影戲、萬花筒等。借助實驗演示,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的認識程度,提升教學有效性。
在物理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法,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直觀與靈活的學習環(huán)境,加強師生間的交流溝通,同時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意識的強化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多媒體教學法具備直觀、創(chuàng)新以及生動等多重特征,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完全按照課本向學生傳授物理基礎理論知識,學生只能被動地選擇記憶,無法做到深切地感悟。而多媒體教學法的應用,可以使學生對物理知識有著直觀的感悟,并且能夠親身參與到其中加深對物理認知結構的了解,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比如說在開展“能量的轉化與守恒”這一章節(jié)課程的教學時,由于能量轉化的過程本身屬于抽象的過程,無法用肉眼觀察,因此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與能量轉化相關的視頻資料,然后對能量轉化的過程進行細致地分析,在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主體性的基礎上,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習題練習是學生掌握物理知識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通過給學生布置相關的練習題,能夠對學生物理知識的掌握情況作出有效的檢驗??梢哉f布置習題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消化所學的知識,促進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因此通過對習題進行優(yōu)化,也是提升物理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初中物理教師在布置習題時可以采用有成效的特別手段,爭取用精簡的題目花更少的時間來實現“當堂達標”這一教學理念。促進學生加深對物理概念以及公式原理的理解與認知,并且在此基礎上能夠將其靈活地運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去,這與新課改下初中物理教學的要求是相契合的。
杜絕滿堂灌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對當前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探究,并且在長期實踐中加以積累。在日常教學中要做到不斷地創(chuàng)新,尋求更加適用與高效的教學方法,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加深其對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這就要求我們每位教師跟上時代的腳步更新教學理念,并結合學科的特性,勤思考、多實踐,以達到新課標下初中物理推行的“為學而教,當堂達標”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