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慶
(新疆阿勒泰市中心小學 新疆 阿勒泰 836500)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及時對所學材料的興趣,這給了我們啟示,只有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他們才會開動腦筋認真思考并以最簡潔最有效的方法努力去獲取必要的知識,積極主動而不是被動的去學,保持他們高漲的學習熱情,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要使學生上好課就得千方百計地點燃學生心靈上興趣之火。那么如何才能激發(fā)他并保持他們的學習興趣呢?
任何單一的授課方式都很容易記學生大腦的疲勞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在英語教學中,我應用多媒體主體式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教學的每一環(huán)節(jié)中刺激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低段三年級學生帶到語音室上課,讓學生聽到清晰地道的英語,讓學習自由談話,結組練習,教師通過監(jiān)聽裝置可隨意檢查并知道各組情況,方便了教學。例如,上課利用“暢言”軟件教學,自己做微課,英語課一般都安排在第四節(jié)和下午第二節(jié),這個時間段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如何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例如教學精通版六下“holiday”我利用課余時間,以采訪的形式,就“What did you do during your holidays?”錄制了一個“小視頻”,并通過這個視頻內容,就學生們的回答內容進行表格式分析,在這樣的微課活動中,學生很快就能自主地導出holiday這個關鍵詞,隨后,我鼓勵學生們開展課前的先學活動,找一找我們的“小伙伴們(教材中的主人公)”,他們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并完成先學任務。在這個微課導入中,學生們很快能夠以知識遷移的方式,將視頻中教師的探究方式,引用到我們的小組合作中,實現了以學促教。
把真實的生活搬進課堂,讓學生積極參與進入。各自角色身臨其境,在不知不自覺中去看說去體會。提高英語語言知識的能力,從而做到知識與能力相結合,做到學以致用。
我在講授how to ask way and find way時,把教室不成成了一個小區(qū),讓教室里的物品充分發(fā)揮了作用,桌子當建筑物標上標簽,做各個地點,如郵局,電影院,汽車站等。把桌子坐一下,排練桌子之間的過道當成路交叉處,北十字路口和拐彎兒處,還可以放上一些東西充當橋和小河,這樣一個尋路環(huán)境形成了,學生們進行如何問路、找路、和指讀練習,邊做邊說一節(jié)課下來,大家不僅題掌握了知識,而且興趣十足,增強了學好英語的信心。
好的語言環(huán)境使他們有了用武之地,有了表現自己的機會激發(fā)他們的競爭意識,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知識的牢固性大大提高了。
教師教學要求根據不同的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愛玩是孩子的本性,游戲可以使他們注意力集中,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單詞玩大聲和小聲和魔鬼游戲,教句子玩悄悄話和偵探抓小偷游戲等。在教句型Whose … is this?時,我設計了“尋物啟事”游戲。我讓學生自己放一些文具。這時候再請一個同學上臺主持這個游戲Whose … is this?”學生說It’s my…教師再悄悄藏學生部分東西,去練習句型。我們還可以小組合作調查喜歡的食物和愛好等,學習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和 Wha’s your hobby?學生集思廣益,互相啟發(fā)。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理解,隨后教師總結肯定加深其印象,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掌握了知識,培養(yǎng)了他們對問題的鉆研精神。充分利用分組表演法,可鍛煉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
直觀性的原則告訴我們,用直觀手段更難使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吸引力,從而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就是在課堂上要充分利用直觀手段,如圖片實物模型,簡筆畫等發(fā)展了英語思維的能力提示了語言與事物之間的本質聯系,刪掉了語言表達到一回的過程,例如教學顏色“colour”就利用學生的衣服,文具,鉛筆等去表達。
“親其師則信其道,樂其到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激發(fā)和保持學生學習心理的興趣,老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積極性,在課堂上尊重因材施教,充分發(fā)揮學生各自的特長,尊重他們的自尊心和創(chuàng)造性,尤其在課堂上,要讓每個同學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不要出現棱角不能忽視和冷落任何人。及時給表揚鼓勵,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
開展課外活動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練習語言簡單的就好,而且可以開拓學生視野,培養(yǎng)學生虛心去尊敬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我在本年級教的六個班里組建英語的興趣小組,英語社團,每周固定時間開展活動,編英語課本劇,唱英語歌曲,講英語故事,英語動畫趣配音,自編自演英語的話表演。
總之,興趣是學習的源泉,有興趣是學習的捷徑,因此只有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提高教學效果,達到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