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江春
(新疆阿圖什市昆山育才學校 新疆 阿圖什 845350)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是當今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教學內容。對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形成,在培養(yǎng)學生讀寫能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變化,結合素質教育的教育理念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合理設計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為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就在小學語文中實施讀寫一體化教學的必要性和教學現狀做了簡要分析,重點闡述了實施小學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的措施。
對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文學素養(yǎng)。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讓學生在書籍的閱讀中吸取語文課本以外的知識,擴充學生的知識體系,并且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打破自身的思維局限,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述能力,能夠讓學生在閱讀中借鑒他人的寫作思路,進而對自身的寫作水平也有促進作用。而在對學生的寫作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獲得很多的寫作技巧,在寫作過程中積累很多優(yōu)美的句子和新穎的詞語,掌握更多的寫作手法。
雖然有些學校在教育改革和信息化技術的影響之下,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模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仍然達不到理想的教學目標。其原因就在于在學生進行閱讀時,閱讀的書籍種類過于雜亂,沒有給自己規(guī)劃一個明確的閱讀目標,不知道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挑選適合自己的書籍閱讀。其次,在學生進行作文寫作時,很多學生在看到寫作素材和題目時無從下手,不知道從何下手,毫無寫作思路。在這種情況下寫出來的文章就像是記流水帳一樣平淡無奇,沒有亮點。這些問題主要就是由于學生缺乏閱讀和寫作技巧,缺乏流暢的書面表達能力和詞匯體系、寫作素材的匱乏。因此,想要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都得到有效的提高,老師必須將這兩者結合,進行讀寫一體化的教學。
3.1 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在實際的小學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中,老師要及時發(fā)現目前在教學方法上存在的弊端,不斷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讀寫一體化教學手段,運用有趣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嗯好寫作興趣。在讀寫一體化教學中,老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時對文章的情感共鳴,盡可能的為學生創(chuàng)造充足的自主閱讀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更多的好詞佳句和寫作素材,借鑒優(yōu)秀作家的寫作思路和寫作技巧,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例如在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時,老師可以在課堂開始時讓學生進行自主的文章閱讀,在學生通過閱讀了解到文章的主要內容之后,老師再要求學生飽含感情的朗讀文章,通過學生對文章的深情朗讀,學生能對文章中的父子情深產生情感共鳴,能夠深入的體會到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思想感情,除了體會文章的情感,老師還要讓學生在讀文章時注意作者是以何種思路和手法寫記敘文的,學生也能在閱讀中學習寫作技巧[1]。
3.2 構建完善的課堂評價體系。完善的讀寫一體化課堂教學評價體系也是讓課堂效率提高的決定性因素之一。一個完整的語文教學過程少不了對學生進行課堂評價,進行教學評價時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重點內容。課堂評價體系不僅僅是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更是對老師運用某種教學手段取得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诖耍蠋熢诮虒W中要構建一個完善合理的評價機制,從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的閱讀和寫作學習評價。另外,老師在構建課堂評價機制時,要結合學生和特點和實際的學習情況,不斷的進行評價依據和評價方法的變換的調整,提高評價機制的公平性和真實性。在目前的語文教學評價體系中,部分老師一直采取一種評價方法,只從一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這種片面的評價方法會讓學生失去學習動力,評價結果也缺乏真實性和可靠性。
3.3 運用信息化技術,豐富教學內容。在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的教學課堂中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技術能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寫作興趣,還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豐富教學內容。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閱讀素材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通過多媒體播放圖片、音頻、視頻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加生動立體的掌握文章內容,體會文章情感。例如,在《圓明園的毀滅》這一內容的學習時,學生都不知道毀滅前圓明園是什么樣子的,老師可以在多媒體上搜集圓明園毀滅之前和毀滅之后的照片和視頻給學生觀看,讓學生更加了解圓明園的存亡歷史,學生再結合視頻景象,對文章進行精讀,能夠更加深刻的掌握文章的要義,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除此之外,老師借助多媒體對學生進行文章講解時,學生能夠清晰直觀的看到作者的寫作思路和寫作手法,加深對作者的寫作手法和寫作技巧的掌握,進而豐富自身的寫作思路和寫作技巧,幫助學生提高綜合寫作水平。
綜上所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是促使學生綜合素養(yǎng)形成的必要過程。小學語文老師要結合學生的自身發(fā)展情況以及新課改下的教育理念,不斷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語文閱讀寫作教學方法,采取多樣化的讀寫一體化教學方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閱讀和寫作互相滲透,相輔相成。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在促進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同時,學生的寫作水平也能得到相應的提高,進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學生的美好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