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洮縣洮陽初級中學
重視個性教育是素質(zhì)教育探索的核心問題之一。如何對待學生的個性差異,如何使學生的個性特征得到充分的重視是體育教學面對的最實際而又必須要思考的問題。為了促進學生個性在體育教學中充分發(fā)展,我們必須做到確立個性發(fā)展的體育教學觀。教師在教學中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發(fā)揮主導作用,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創(chuàng)造愉悅的課堂氛圍,是體育教學必須要做到的。
長期以來,教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yè)、解惑”,是教學的主體、權威、教學的中心,這種觀念把學生看成是接受知識的客體。怎么教,學生就得怎么做,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xiàn),個性也就無法得到發(fā)展。新課程要求把教師和學生都做為教學的主體,因此教師要轉變觀念,在課堂上必須以學生為主體。應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引導學生獨立探討,獲取知識,使學生真正體驗到親自參與掌握知識的樂趣,把體育學習看成是一種既緊張又愉快的活動,從而自覺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體育教學是教師教與學生學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為主導,學為主體”,教學的設計在教師,教學的推動在學生。在教學中,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主體性,教師應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教學的組織形式應根據(jù)具體情況靈活多變,如分組練習可按水平分組、按興趣分組、按性別分組,還可按合作分組、友情分組、隨機分組、同質(zhì)分組等。教學方法也應更多地采用引導式、啟發(fā)式、協(xié)商式等形式,通過引導、點撥讓學生自己主動地探求新知識。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循序漸進地、有層次地接受新知識、運用新知識,這樣對個性的發(fā)展大有裨益。
體育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關注。由于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體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很大,因此在教學內(nèi)容的安排、教學目標的制訂上都不能搞一刀切,而要關心每一個學生的成長,要讓絕大多數(shù)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都能達到自己的目標,都能體驗到體育學習的快樂;讓學生在充分體驗體育學習樂趣的同時,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
學生的個性不同,在體育運動中的表現(xiàn)也不盡相同,因而運動能力以及運動負荷也不一樣。比如有的學生善跳;有的學生善跑;有的學生有壓力學得好,有的則相反;有的學生爆發(fā)力好;有的學生柔韌性好等等。對此要有不同的要求,應因材施教,采用適宜的方式和方法引導和培養(yǎng),使之得到充分發(fā)展。對意志差、活潑型的學生應嚴格要求,給他們布置任務并監(jiān)督完成;對粗枝大葉不求質(zhì)量、只求快的興奮型學生,要求他們認真求實;而對于抑郁型的學生,則要多鼓勵表揚,培養(yǎng)他們自主、自立、自信。實踐證明,這樣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更強,更能進一步促進個性的發(fā)展。同時,在教學中高標準、嚴要求能使學生形成嚴格、認真、勇敢的個性特征。
首先興趣是學生學習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的心理因素。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很強調(diào)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不是天生的,要靠培養(yǎng)。所以要讓學生對體育運動感興趣的關鍵是如何選擇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方法,還有要根據(jù)學生個體的差異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讓他們在體育課上都能完成自己的運動目標。可以先選擇趣味性強的、輕松愉快的運動項目,使大多數(shù)學生從中能夠體驗運動的愉悅感,這樣就能激發(fā)學生參與運動的興趣。興趣有了,當不要求他運動時,他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在這種情況下,久而久之學生就養(yǎng)成了鍛煉的習慣和意識。
其次要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要以熱情積極的態(tài)度,親切和藹的笑容,準確的語言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使自己具有較強的親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