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成
(河北省承德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閆營子小學 河北 承德 067000)
新課標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自主.合作、探究既是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模式也應該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即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對自身角色進行合理定位教師只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與合作者其基本任務就是挖掘學生的探究潛能想方設法地激發(fā)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創(chuàng)造為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搭建更廣闊的空間。
教學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對學習內容不感興趣,課堂注意力不集中。根據(jù)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選擇多媒體教學方法,通過播放視頻和圖片,將原始的抽象內容具體地表現(xiàn)出來,更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在關注多媒體課件的同時,掌握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提高學習效率,激發(fā)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觀察和思考能力,以輕松愉快的形式表達抽象知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在介紹完新課之后,老師可以讓學生以他們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他們可以大聲讀,也可以小聲讀。他們可以邊想邊讀。然后他們可以讓學生說他們讀過的,然后他們可以問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因為問題是提高學生能力的基礎和創(chuàng)新學習的前提。創(chuàng)新學習課堂強調學生應主動向教材提問,主動向課堂和教師提問,并做好信息儲備。然后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教學。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由地閱讀課文,找出他們最感動的地方,或者在他們最喜歡的地方讀幾遍,然后與全班同學分享他們的第一次閱讀體驗,把課文的內容作為一個整體來把握。
也就是說,確定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共同探索和完成的學習任務。目的是明確本課程應學習的知識和形成能力。它能更有效地提示學生在這門課上學習什么,如何學習,學習內容越來越清晰。它是站在學生的角度來審視學習內容,更有針對性。注意是學生的學習。例如《冬至之夢》,根據(jù)六年級新課程的學習要求,制定了以下學習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進一步學習帶著情感去閱讀;(2)學會從具體的句子中理解人的情感,表達人的理解和感知;(3)理解和學習獨特句型在課文中的運用。寫作。學習目標的確立,解決了學生盲目閱讀和不能閱讀的弊端,明確了什么該讀,什么該學的問題。
在語文課堂探究的過程中小組內學生互動交流、小組間的探究對話、整體班級的溝通交流使課堂學生處在表達與傾聽的狀態(tài)他們或對某種觀點持贊揚與認同的態(tài)度,或者對某觀點存在異議,學生在質疑、反駁與支持中完成知識的建構?!秺A竹桃》一文的教學重點之一就是讓學生體會夾竹桃的與眾不同以及作者對夾竹桃品格的贊頌。在指導學生研讀品味“夾竹桃與眾不同的品質'時教師設置了兩大探究環(huán)節(jié)。一自主探究。教師作者筆下的夾竹桃雖然不起眼但是它卻具有其它花所不具備的品質。作者描寫夾竹桃的情境很美,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感受美、品味美。二是互動探究。組內交流感受美。學生認真品讀課文,課文寫了哪些夾竹桃與眾不同的品質作者寫夾竹桃哪段寫得最美?學生根據(jù)問題在小組內或者跨組進行交流互動。最后將問題整理綜合在全班范圍內進行探究互動。教師對交流進行點撥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進一步體味作者的意旨。這樣的教學設計能夠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交流互動在互動交流中學生的探究潛質得到挖掘,語文課也充滿了生趣與韻味。
小學語文教師在課上提出問題,其目的是讓學生自主思考,對問題進行積極探究,促進思維模式的創(chuàng)新。所以,教師要合理地設置問題的難度,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學習的差異性。在學習成績較高的學生回答問題后,要給予鼓勵,而學習成績中等或較差的學生,不可過于嚴厲地批評,而是給予關懷,用親和性的語言糾正答案中錯誤的觀點。這種方式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有利于其今后的學習。課堂提問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應用,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是否可以完全理解課上所講的知識,從而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在空間管理上,教師應注重教學環(huán)境的空間設計,將每個學生置于自己的視野范圍內。在空間距離上,能夠靈活地與每位學生順暢交往,而不應該高高在上。學生的座位不宜安排得過于死板,應方便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在時間管理上,堅持時間效益觀,最大限度地減少時間的損耗;把握最佳時域,優(yōu)化教學過程;保持適度信息,提高知識的有效性,并提高學生的專注率。在問題行為管理上,運用先行控制策略,事先預防問題行為,如要學生明確行為標準、降低挫折水平、保持建設性課堂氣氛等。人的大腦活動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總是興奮-抑制-興奮相交替的。因此,課堂的節(jié)奏也應該是變化的,這就要求教師安排內容要錯落有致,分配時間要大體適當,平緩中偶有高潮,這樣的課堂與人的心理特征相吻合。在生活化教學的背景下,新課改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新要求與新挑戰(zhàn)。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該立足于學校的教學實際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積極開展生活化教學,使學生真正地從情感走向生活。因此,教師在具體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以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去解讀文本內容,體會作品的語言文字魅力,讓學生如臨其境,能以愉快的心情感受到學語文的樂趣,同時做到讓學生在閱讀中生活,在生活中閱讀,將閱讀和生活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