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輕工大學體育部 湖北武漢 430023)
目前,我國的社會正處于經(jīng)濟轉型的關鍵時期,體育也逐漸體現(xiàn)出了競技與功利性的勢頭,這就導致了體育的本質、目標以及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過程中都遭到了弱化。基于此,不論是對學生身心健康還是體育精神的建設都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所以,人文關懷理念在體育精神中的融入有著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在現(xiàn)階段的教育教學體系中應當充分地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只有這樣才能與人文關懷理念相融入,這就要求廣大的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地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不得將學生進行等級上的劃分,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注入人文關懷理念的融入,通過人文關懷理念在體育精神中的融入路徑,全面踐行學生的體育精神,使其成為促進國家和社會發(fā)展的人才。
目前,我國很多的學校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高。其實體育教學不僅是學生在身體方面的鍛煉,更注重的是對學生進行心理方面的培養(yǎng),讓每一位學生能充分地感受到由自然環(huán)境帶來的樂趣。但是從目前我國體育教學的開展情況來分析,學校方面更注重的是學生在學科中的成績,也就是說,是將體育教學當作教學的任務來看待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很難挽回學生體質逐漸下降的趨勢。另一方面,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也更注重的是對學生體育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傳授,忽略了對學生體育精神的融入,導致了很多學生對體育教學抱著一種可學不可學的心理,而又由于學校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高,這在體育學科建設和經(jīng)費方面也有所體現(xiàn),比如進行體育教學的場地難以滿足當前教學的開展、缺乏學生進行日常鍛煉的基礎設施等,以上這些都集中體現(xiàn)出了人文關懷理念的缺失。
目前,依然有很多的學校在體育教學的工作中沿用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這就導致了教師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懷嚴重不足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甚至對一些特殊群體的學生不能給予很好的關懷。而在我國很大一部分學校中在體育教育中的人力資源和硬件設施方面依然不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那些在身體方面存在缺陷的學生更是考慮得不夠周全,其實這些特殊群體的學生更需要的是在體育教學中得到充分的關懷。這就需要學校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針對性的體育教育,使他們能夠擁有最基本的接受教育的權利,以此來不斷提升他們自身的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yǎng),進而獲得在社會生存和發(fā)展過程中應有的能力。所以,更應當遵循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于在身體方面存在缺陷和學習能力較差方面的學生給予足夠的人文關懷。
隨著體育新課程的改革和深入,要求體育教學的目標要更加注重對學生全面和綜合的發(fā)展,這其中其實就囊括了對學生的人文方面的關懷。誠然,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卻與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是嚴重脫節(jié)的。比如新課標下的體育教育的目標具體體現(xiàn)于以下5個方面。即:積極參與體育運動、不斷提升自我體育運動技能、保持健康的身體、健全心理發(fā)展以及在社會不斷發(fā)展過程中的適應能力。但是,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并沒有結合體育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展開體育教學的實踐,僅僅是圍繞教育部門的統(tǒng)籌安排去設置體育課程的,也只是為了能在學期結束的時候能完成學校安排的任務而對學生展開體育教育的,與新課程下的體育教學目標嚴重脫節(jié)。
從目前我國體育教學中人文關懷缺失的體現(xiàn)的分析中得知:人文關懷理念在體育精神中的融入依然具有諸多困擾的因素,以下是筆者對人文關懷理念在體育精神中的融入路徑,期望能為體育教育教學的發(fā)展帶來幫助。
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大部分教師注重的是對學生體育競技和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而學生也正是由于受到了這樣的影響也開始注重在體育中的技巧性和功利性,這與真正的體育精神是背道而馳的。而要想切實地解決這一問題,革新教學觀念進而以人文關懷為導向去展開學生的體育活動,可以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第一,學校應當重新的認識體育精神的本質并積極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要積極地轉變體育教學中競技與功利性的觀念,幫助學生實現(xiàn)精神與物質、健康與科學的高度融合。第二,體育教學的開展要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在促進學生體育知識的技能的過程中還要通過相應的體育實踐活動來引導學生的思維模式,使學生在獲得強健體魄的過程中也能擁有健全的人格。因此,學校要積極地革新教學的觀念并對重新定位體育教學的理念,在組織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過程中也要逐漸向著服務型的方向轉變,而教學的手段也要由傳統(tǒng)教育的灌輸向著引導的方向轉化。
人文關懷理念在體育精神中的融入,教師除了要及時地變革教學觀念,其自身還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相應的教學能力。因為,唯有注重和提升自身的人文精神,才能充分彰顯體育精神中的人文特點。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說起:第一,遵循學生的身心特點,因為每一位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和所經(jīng)歷的事情都是不盡相同的,所以,不同學生之間存在著的個體差異也是可以被理解的。而為了有效地在體育精神中體現(xiàn)人文關懷,需要的是教師在注重學生綜合能力形成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身心特點。第二,架起教師和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因為學生在心理、生理和智力方面都已成人化,所以人文關懷理念在體育精神中的融入,要將每一位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尤其是在人格的建設方面,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更應當是平等與和諧的,在遵循學生個體發(fā)展的同時,還應當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失誤給予包容的心態(tài),在良好的氛圍中去發(fā)現(xiàn)和解決體育學習中的問題,讓學生感受到來自人文方面的關懷。
創(chuàng)設教學氛圍,以人文關懷理念為環(huán)境的體育教育是人文關懷在體育精神中融入的基礎和關鍵所在。而人文環(huán)境背景下體育教學氛圍的創(chuàng)設主要是指學生思想與文化的氛圍,是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構建而成的,在這樣的環(huán)境之下去展開相應的體育活動,能給學生的身心都產(chǎn)生極其深遠的影響,以此來促進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通常來說,將人文關懷理念在體育精神中的融入,是需要體育教師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的:一方面,將校園內的自然環(huán)境充分的利用起來,讓優(yōu)秀和高效的體育資源融入到體育教育的娛樂和功能中,助推體育教育組織能力的提升,同時還要將隱藏于學校的體育功能挖掘出來。另一方面,為創(chuàng)設良好的體育教學氛圍,其中物質文化的建設也是必不可少的,而物質文化指的是在體育教育過程中運用到體育器材、場館等方面,這些物質文化方面的建設都是需要教師和學生在共同開展體育鍛煉中的必備物品。因此,教育部門要加大對體育設施的建設力度,并對其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積極地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體育教學氛圍。人文關懷理念在體育精神中的融入不僅要注重的是對學生體育知識和技能的輸入,還應當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應當在師生共同生活的地方建立健全多功能的體育設施,為學生創(chuàng)設集娛樂、健身和休閑為一體的體育教育環(huán)境,讓學生能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體會到來自人文方面的關懷。
綜上所述,在體育教學中彰顯人文關懷理念,不僅響應了教育改革號召背景下的應對之舉,更是促進學生全面和綜合發(fā)展的重要手段。所以說,作為體育教學工作者一定要深刻地認識到人文關懷理念在體育精神中融入的重要性,分別從革新教學觀念、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創(chuàng)設教學氛圍等方面出發(fā),落實和推進體育精神中的人文關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