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警察學院 湖南長沙 410008)
我國學生在文化學習中注入了大量的心血,在步入大學生活后,這種狀況并沒有得到顯著的變化,相關調查結果表明,我國大學生的體質與西方國家學生的體質具有較大的差異,并且該差異仍處于上升趨勢。
當代大學體育教學存在著一個較為普遍的現(xiàn)象,即人性關懷的缺位問題,具體如下: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體育教學逐步演變成了體育技能和動作技術的訓練場,換言之即大學體育教學的重心在于學生的能力價值,關注學生體育技能的提升,對于學生的生命價值存在著一定的視而不見之嫌。不可否認的是,學生的能力價值對其生命價值的實現(xiàn)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大學體育教學若依舊停留在這一層次,就無法給學生提供有效的人性關懷,阻礙學生人文素質的發(fā)展,這樣的教學與新時期的教學要求是不相符的。具體來說,它往往是教師在不明確學生實際情況和具體需求的情況下,將個人意志灌輸給學生,這就造成體育教學整體缺乏人文精神,從而使得體育教學變得無趣、乏味,并對學生的身心帶來了巨大的負擔。在體育教學中,競技類項目占據(jù)著主要地位。而就當前情況來看,教師所采用的教材過于注重傳統(tǒng)技能的傳授,也未有效融入新時期的體育教學思想,在極大程度上忽視了體育人性關懷理論的完善,使得課堂教學的內容過于陳舊,無法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這就難以真正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從而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造成阻礙[1]。此外,在教學評價中,大部分教師所采用的都是甄別式評價,這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情況,但是卻無法直觀地反映出學生的潛能,對學生學習自主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及學習行為的高級心理過程無從論證。這樣教學評價的弊端在于人文關懷不足,不能有效引導學生到達體育活動中的人文精神境界。
所謂教學觀念,即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指導思想,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出大學體育教師對于課程的理解程度,并且直接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模式及內容。基于此,要想有效地推動體育教學的改革,那么首要任務就是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并且讓教師將人性關懷元素滲入到教學觀念當中[2]。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意識到在大學開設體育課程并不只是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的體育優(yōu)秀人才,而是通過有效的體育鍛煉,讓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增強他們的抗壓能力,并且使其形成良好的集體意識及勇于進取的精神。上述目標都能夠在體育教學中得到有效的落實。對此,大學體育教師應當積極地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在教學活動中不需要設置一成不變的教學目標,保證課堂教學的靈活性與彈性,尊重和理解學生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并將人性關懷元素滲入到課堂教學中,以更加人性化的態(tài)度對待班上的每一位學生。
就大學體育教學而言,其中涉及的集體體育項目是十分廣泛的,如足球、籃球及接力賽等,這些體育項目需要整個集體參與進來,才能夠順利完成。假設要想在體育項目中取優(yōu)異的成績,那么就需要集體的共同努力與全力配合[3]。基于此,大學體育教師要將這些集體體育項目利用起來,并強化對學生的集體項目教學,以此有效地鍛煉學生的集體意識。在集體體育項目中,學生可以深刻領悟到集體的意義,認識到要想獲得更加理想的學習效果就需要每個人的努力和付出,各個成員都具有獨特的閃光點,要相信集體的力量,并且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集體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4]。在人性關懷視域下,學生即將成為社會中的一份子,要適應社會的發(fā)展,為社會發(fā)展做出貢獻,不論是哪種職位都離不開集體合作,應當具備一定的協(xié)作意識與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滿足當前時代的發(fā)展要求。
由于當代大學生大多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從小就被捧在手心,所經(jīng)受的挫折與磨難相對較少,這就使得部分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在步入社會后,當遇到某些難題時,很可能會對自己產(chǎn)生不必要的懷疑,個人信念也會隨之受到影響,而這就會在極大程度上制約學生的成長發(fā)展,并且對社會的進步造成一定的阻礙??傮w來說,有部分體育運動本身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人們不斷嘗試、不懼失敗,才能夠超越自我,從而體驗到成功帶來的喜悅[5]。因此,大學體育教師可以試著強化體育教學的難度,以此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以此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對自我有一個全新的認知,而這也正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健全人格最重要的內容,對于學生今后的成長發(fā)展具有極其關鍵的作用。
就體育運動而言,對于學生的個人體格要求相對較高,然而有部分學生的體質相對較弱,因此在體育課堂上很難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而這就使得學生感受不到體育學習帶來的成就感,因此不愿意主動、積極地參與到體育學習中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體育運動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是可以促使學生身體與大腦進行運動的都有一個共同的名稱,即體育運動?;诖?,大學體育教師應當不斷完善體育教學的形式,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以此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借助多樣化的體育運動將學生帶入體育學習之中,從而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6]?;谌诵躁P懷視角下,學生則能夠體會到教師的公平對待,這對于學生的人格的健全是十分關鍵的一環(huán)。
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之間的差異是非常顯著的,為了能夠使體育教學兼顧到全體學生,那么教師就必須尊重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并且給學生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在教學改革過程中,以往的填鴨式教學必須向多元化教學轉變,教學評價也應當從以往的外部評價向開放式評價轉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讓學生適當參與到評價當中,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教學評價中及時了解自身的長處與不足之處[7]。如此一來,才能夠對學生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使學生更加自主、積極地參與到體育學習中,從而獲得相應的進步。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有必要公示學生的信息,使班上的每位學生都能夠全身心投入其中。
總而言之,大學體育教學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對此,大學體育教師必須意識到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并且以人性關懷的視角下落實這一工作,使學生深刻地意識到體育學習對于自身的重要意義,從而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體育學習中,在保障其獲得良好體魄的同時逐步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