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初衷一定是美好的。因為重視TA,所以TA的需求、愿望,都成了你的責任。你為了達到TA的目標,不斷地消耗著自己。達到了也就罷了,可很多目標,即便你透支了身心也難以企及。你知道,你真的累了。
話題征集:
你曾因他人的諸多要求
感到苦惱嗎?
分享人:
喬望(17歲,高一在讀生)
我知道父母很關(guān)心我,但他們在我遭遇挫折時,表現(xiàn)出來的態(tài)度總是讓我的心情雪上加霜。比如考砸或是競賽落榜的時候,他們只會數(shù)落我不努力、不用心,卻從不關(guān)心我當下的心情和付出過的汗水。
我覺得這種感覺實在太糟糕了,好像我的感受無足輕重,事情成功與否才是最重要的。他們要求我成為一個成功的人,每天念叨的都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可我不希望我的價值是由成功或失敗來定義的,我不習慣被各種各樣的要求和規(guī)定逼著去成為一個不是“我”的人。我想當個酷酷的女孩,卻總是開心不起來。
分享人:
李瑞(29歲,大學講師)
很多時候,我覺得自己現(xiàn)在做得都還不夠,不夠多、不夠完美。或許有人會說,你這就是不知足。但當你的身邊充斥的都是“不錯,但你還可以更好”“對于學術(shù)要永遠保持饑餓”“省級項目還不夠,你起碼得拿到國家級的項目”……說一句大實話,這樣很煩,甚至影響到了我的睡眠。
我身上有很多完美主義者的通病,社會上對完美主義者的口碑是褒義大過貶義的,這是一種誘惑,也是一種束縛。因為不想被別人挑錯,索性要求自己完美得無懈可擊。想滿足所有人的愿望和要求,獲得所有人的好評,那我的情緒呢,又有誰能滿足?
更多分享:
@國家啥時候給我分配藍朋友:
作為新人編的老師,從接手一個新班級,到跟學生斗智斗勇、跟家長不斷溝通,這些常規(guī)操作已經(jīng)不易,今年還遇上了神奇的網(wǎng)課。學校通知要登記學生信息,當時我住在奶奶家,沒有帶電腦,就只能用手機一個個輸入,琢磨了很久才完成,眼淚都快掉下來了。領導催得緊,我整個人都手忙腳亂的,又想起人職以來遇到的各種問題,心情簡直跌到谷底。
@冰糖燉自己:
隔壁工位的大姐經(jīng)常說自己帶孩子有多難,小孩上小學需要早晚接送,還得輔導作業(yè)……偶爾讓我?guī)蛡€忙,她好早點下班去接孩子回家,我都是可以理解的??墒沁@真的不能成為她上班凈嘮嗑,不核對報表的理由呀!她總把沒做完的任務扔給我,美名其曰“年輕人需要鍛煉”。我一旦委婉拒絕,她就拿出一副看負心漢的樣子看我。我……我最后還是慫慫地幫她做了。
@今天論文過了嗎;
作為當代醫(yī)學“研究僧”,我們下廚能做龍吟草莓和佛跳墻,上課能看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但論文答辯實乃我們的心頭痛。前段時間在家隔離,早巳跟學校實驗室的細菌寶寶相忘于江湖,沒有數(shù)據(jù),拿什么寫論文?沒有論文,我就得延畢??!想多了就焦慮,越焦慮越寫不出論文,還有什么比這更能讓猛男落淚的事嗎?
有些達不到的要求.就算了吧
如果盡力了還是沒有達到某些標準的話,那就坦然接受,給心情松個綁吧。
距離暑假還有一個月,班主任給陳果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她和她的好朋友徐曼都收到了來自國外某大學的夏令營邀請函。
聽完班主任的嘮叨后,陳果立刻給媽媽打電話,想把這份驚喜分享給她。陳果盡量裝得輕描淡寫,得到卻是一句:“徐曼呢?她收到了哪個學校的邀請函?”
“我跟她是同一個學校的?!标惞穆曇魫瀽灥?。
“她成績好,你多跟她學著點。這次你能收到是運氣好,知道嗎?”媽媽的聲音跟她上手術(shù)臺指示助手遞手術(shù)刀時一樣冷靜。
好吧,沒有掌聲也沒關(guān)系,媽媽向來是高要求的。這些年來,陳果達到她要求的次數(shù)寥寥,反而是發(fā)小徐曼,簡直就是按照陳果媽媽的希望長大的,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要不是徐曼比她早出生三個月,陳果都懷疑是自己是不是被抱錯了。
陳果初次出國,薯條和煎魚讓她極度想念家鄉(xiāng)的火鍋和酸辣粉。但她還是努力跟上學習進度,遇到生疏的單詞,就在各大翻譯軟件上反復查找最合適的意思。
夏令營分為兩期課程,每一期都會有考核。陳果的第一期是B+,徐曼是A+,她不免失落,但還是如實把情況告訴了父母。她樂觀地想,至少回國后,她的英語水平會有很大的提升,別灰心,后天還要開始第二期課程呢!
第二天一早,她準備像往常一樣伴著晨間新聞解決一個三明治。但手機一開機即被暴擊,無數(shù)條微信留言和未接來電提示向她涌來,像極了上網(wǎng)課時被打卡APP支配的感覺。
消息的主要來源是她媽媽,字里行間都透露出一股“寶貝,你有責任讓我覺得你變得更好了,但你還是沒有做到”的失望意味。陳果也想看到媽媽滿意的表情,希望她能以自己為榮。在夏令營的這段時間,她認識了一些新朋友,還悄悄計劃著以后可以帶父母來這里玩。
可現(xiàn)在,她真的十分沮喪,剛烤好的貝果面包也不香了。她的情緒似乎被最親愛的人綁架了,要贖回自己的情緒,就得達到對方的要求。
看完了媽媽的消息,陳果點開了爸爸發(fā)來的郵件。內(nèi)容很簡單,是一張火鍋店新品的照片,文字是——做自己就好,我的寶貝是最棒的,等你回來吃火鍋!有時候被治愈就是一剎那的事情。你意識到自己不需要成為任何人。你意識到,有人喜歡你,是因為你就是你自己,不必偽裝,也無需遷就。
當我們面對父母的高期待時,一方面,當然要努力提升自己,這會得到雙贏的結(jié)果;另一方面,如果盡力了還是沒有達到某些標準的話,那就坦然接受,給心情松個綁吧。
從現(xiàn)在開始放過自己
我們需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但不需要為別人的要求買單。
有時候,別人的一個舉動、一句話、一個表情就能輕而易舉地撥動我們的情緒,讓我們產(chǎn)生一種“對方不開心都是因為我”的錯覺,進而產(chǎn)生“罪惡感”,總想為別人做點什么,糊里糊涂地對所有合理和不合理的要求照單全收。
可之后又覺得很苦惱,因為不喜歡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并且,很多時候我們盡力了,卻依舊不能達到別人的要求,這感覺實在讓人感到太喪。
睡覺時輾轉(zhuǎn)反側(cè),思索再三,決定不再受TA的影響??烧娴搅讼麓危指凇皢袅▎袅ā彼⒌膹椖弧跋麓我欢ā币粯?,不斷地妥協(xié)。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苦惱,下面這三個辦法或許值得一試:
1.做自己的崇拜者
在之前的欄目中,我們建議大家化身“夸夸小能手”,從別人的優(yōu)點切入,肯定TA的價值。這次我們來談談,如何肯定自己的價值,這實在是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問題。
比如,當你竭盡全力想要考進班里前十,以滿足爸媽的要求,結(jié)果像是老天跟你開玩笑似的,把你安排在了第十一名。你看著分數(shù),整個人被氣暈,感覺后半生都不會好了。這時,請找出前幾次考試的成績,逐一對比,說不定就發(fā)現(xiàn),無論總分還是某幾科的單科成績,都上升了許多。
沒有對比就沒有驚喜啊朋友們!雖然沒能達到爸媽的要求,但你已經(jīng)成為了更優(yōu)秀的自己,難道不值得開一罐可樂慶祝一下嗎?
2.情緒界限彈彈彈
為什么很多時候,我們總覺得人家更金貴呢?
比如,朋友暗示你,TA想得到某件禮物,你就理所當然地開始節(jié)衣縮食,只為滿足TA的愿望。
又比如,有些同學平時從不認真做筆記,考前才到處借,你若不借,TA的表情就能比林黛玉還悲傷,讓你覺得自己好像做了什么不可饒恕的事情。
我們到底是有多自卑,才會如此狼狽地滿足他人各種各樣的要求?我們需要一個有彈性的情緒界限,也就是說,不是我應不應該做這件事,而是我想不想做這件事。當你又開始被本能操縱,想要透支自己滿足他人的需求時,告訴自己,對方的需求以及情緒其實跟我沒有關(guān)系,這件事情到底做與不做,應該由我自己來決定。
3.表達自己的需求
嘻嘻哈哈是我們的理想狀態(tài),卻不是我們的常態(tài)。“高中生要做的就是學習,其他壓力都是作出來的”、“努力努力再努力,除了學習,什么也不要想”……各類標語式的口號壟斷了我們的思維,讓我們覺得只有高要求和嚴標準才能變得優(yōu)秀,其他都不值一提。
那些在你心中分量很重的人,只要一句話,就能左右你的情緒。你渴望被理解,而他們希望你能更優(yōu)秀。沖突就在兩方不一致的需求中產(chǎn)生。
親愛的,碰到這種情況,我們要勇于去表達自己的意見。試試此前曾推薦給你的“我的情緒+我的需要”表達公式,跟親密的他們談談你的感受,表達你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