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華師范大學 李慶子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對思政課老師提出了新要求,也是對整個思政工作隊伍的要求。同年4月2日,《光明日報》以《高校輔導員·你的使命崇高不可替代》為題,對高校輔導員進行了專題報道,明確了高校輔導員是高校思想政治體系建設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但在當下,高校輔導員工作專業(yè)性不強,學術地位和教師角色弱化等因素嚴重制約了輔導員的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發(fā)展,輔導員隊伍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提升面臨一系列現實的困境。
(一)職業(yè)認同感和吸引力不足,職業(yè)定位不明確?!镀胀ǜ叩葘W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明確了輔導員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實際工作中,輔導員的雙重身份在許多高校并沒有得到充分的保障和體現。從社會層面來看,外界普遍認為輔導員就是處理學生事務的負責人,甚至被稱為“保姆”,社會認可度不高;從學校層面來看,許多高校并沒有將輔導員隊伍建設放在與學校教學、科研隊伍建設同等重要的地位來進行統籌規(guī)劃,輔導員晉升難度大;從輔導員結構層面來看,目前輔導員隊伍結構呈多元化年輕態(tài),有專職輔導員、教師兼職輔導員、管理人員兼職輔導員、學生兼職輔導員等,缺乏隊伍的整體統籌,不利于輔導員工作經驗的積累,導致該隊伍科研能力較為薄弱。同時,實際地位和待遇與其他教師的差距,使得輔導員的職業(yè)認同感降低。不難看到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專職輔導員選擇轉崗的現象,而年輕輔導員也因為工作的繁瑣和待遇的差距而選擇另謀出路。
(二)事務性工作影響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升。輔導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的一支特殊的隊伍,需要擁有多門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儲備,尤其是輔導員的身份屬性對其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是有高要求的。但實際工作中,由于輔導員是掌握學生思想、學習、生活動態(tài)的一線工作者,繁瑣的事務性工作使得輔導員不能騰出足夠的時間跟學生進行有效溝通。在輔導員平均所帶學生比例遠遠超過1:200的現狀下,想要深入細致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存在困難。在這種困境中,輔導員既要保證日常工作需要按質按量完成好,又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升科研能力,實現專業(yè)化發(fā)展,這必然是對輔導員隊伍的巨大考驗。
(三)當前輔導員隊伍結構與新時代思政隊伍要求差距大。2017年教育部公布第43號令《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明確了輔導員新的工作要求和職責,做到“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把握學生成長規(guī)律,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yǎng)”。從輔導員的工作要求的更新,到工作職責的提高,清楚表明輔導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屬性,更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提升。目前來看,輔導員隊伍整體思想政治理論水平與新時代思政教育隊伍的標準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據教育部相關統計顯示,目前我國高校輔導員約13萬人,擁有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占70.9%,其中相當一部分人不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或相關專業(yè)知識背景,部分擁有專業(yè)知識背景的輔導員,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對課程進行深入思考,與專任課教師相比,缺乏理論深度,難以在科研方面產生高質量的成果。在職稱晉級方面,輔導員專職不專業(yè)的現象使得輔導員雙線晉升困難。目前輔導員隊伍90%以上的人職稱在講師及以下?!豆饷魅請蟆逢P于輔導員現狀調研顯示:71.8%的人認為知識儲備不足,75.7%的人提出迫切需要提升理論水平和學術修養(yǎng)。由此可見,大多數輔導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中處于邊做邊學的狀態(tài),再加之輔導員隊伍整體年輕化,難以從人生經驗、知識積累、人格魅力等方面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工作缺乏說服力和權威性。
(一)輔導員隊伍內涵式發(fā)展。1.樹立職業(yè)理想,堅定從業(yè)信念:在高校教師隊伍中,輔導員從來都是一道別樣的美麗的風景線:他們的任務很崇高,因為他們肩負的是立德樹人的重要使命;他們的心態(tài)很年輕,因為他們是和學生走得最近的人;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在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他們的工作很繁瑣,因為他們是學生遇到問題第一時間想到的人。加入輔導員行列,就應該樹立崇高的職業(yè)理想和高遠的教育情懷,只有擁有對教育的敬畏和對教育事業(yè)的情懷,才能跳出當前的現實困境和利益,用更加長遠的目光看待未來。當前,部分輔導員對于這個職業(yè)諸多抱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一些輔導員對該崗位的職責和要求認識不到位,在進入這個行業(yè)時就沒有樹立職業(yè)理想,因而很容易被現實環(huán)境影響而左右搖擺;另一方面,不是這項工作沒意義,是一些人沒有擺正心態(tài)。為青年學生服務,是一項需要用真心去做的事,而不是只作為應付事務性工作就完事。當用心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遍布五湖四海,成為祖國棟梁之材,這項工作體現出的價值、尊嚴、幸福是遠遠不能用社會地位、名聲、金錢來衡量的。2.磨煉工作技能,提升專業(yè)能力。新時代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邁進新的臺階,對思政隊伍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輔導員必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武裝頭腦,順應時代變化,從思想觀念、政治素養(yǎng)、道德修養(yǎng)、專業(yè)水平等方面著手,提升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能力。一方面,高校輔導員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中的一員,必須深刻領會總書記在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的要求,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等專業(yè)性知識,積極參加校內外培訓,旁聽優(yōu)秀思政教師上課,積極承擔思政相關的科研項目;另一方面,在學生日常思想政治管理中,輔導員要通過深入接觸,細致觀察,有針對性地開展科學研究,將第一手資料及時歸納總結,形成理論科研成果,并用以指導思政課和日常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實踐。3.走好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發(fā)展道路。教育家顧明遠先生曾說:“社會職業(yè)有一條鐵律,即只有專業(yè)化才有社會地位,才能受到社會重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立德樹人”確立為高校的根本任務,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戰(zhàn)略工程來抓,隨之相應的輔導員隊伍建設相關體制也在不斷完善,開始向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發(fā)展的新階段邁進。如《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的修訂,出臺的《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標準(暫行)》等,增強了輔導員工作發(fā)展的導向性,對于促進輔導員向專業(yè)化、職業(yè)化方向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當前,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學校層面的積極改革,內外環(huán)境逐漸形成的良好氛圍,讓立志于長期從事該項工作的輔導員有了切實可行的制度依托和保障。
(二)高校切實履行輔導員隊伍建設職責。1.優(yōu)化輔導員隊伍結構。目前高校輔導員隊伍整體年輕化,有活力,干勁足,但積累度不夠。許多年輕輔導員面對繁重的工作壓力,沒幾年就選擇了離職或轉崗。有數據顯示:輔導員離職或轉崗的平均年限為5.1年,其中,男性輔導員轉崗或離職的比例遠高于女性輔導員,隊伍流動性較大,男女輔導員比例嚴重不協調。由于輔導員的配備不足,許多高校每年都要招聘大量輔導員。高校應立足實際,把好入口關,進一步明確輔導員的職業(yè)定位和建設思路,優(yōu)化輔導員隊伍結構。首先,高校應努力在校內外營造良好氛圍:“雙線晉升”要落到實處,將輔導員隊伍建設放在與學校教學、科研隊伍建設同等重要位置來進行統籌規(guī)劃;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提供科研項目,設置科研獎勵;做好輔導員職業(yè)能力建設,鼓勵輔導員走上講臺,增強教師身份的歸屬感。其次,制定輔導員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政策,鼓勵優(yōu)秀輔導員攻讀思政專項博士,引進愿意從事學生工作的思政博士,樹立輔導員隊伍中的專家化典型,提升輔導員整體思想政治理論水平。2.建立輔導員研修基地?!督逃扛咝]o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建設與管理辦法(試行)》中提到:要依托基地建設與管理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和思想政治教育二級學科建設,為輔導員職業(yè)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高校建設與發(fā)展的主旋律,就是教學與科研。高校應在學校教學和科研建設中統一規(guī)劃,統籌安排,建立一套完善的輔導員支撐體系,如輔導員專項培養(yǎng)計劃、輔導員科研項目申報培訓等。為輔導員提供必要的組織保障,如成立輔導員學術研討會,國家級、省級、校級輔導員俱樂部,輔導員座談會等,給輔導員提供交流學習的平臺,進一步提升輔導員職業(yè)素養(yǎng)和專業(yè)能力。高校只有確立輔導員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發(fā)展的科學管理體系,才能提升輔導員工作能力,培養(yǎng)高層次人才,確保輔導員專業(yè)化、職業(yè)化、專家化發(fā)展。3.樹立優(yōu)秀輔導員典型。由教育部主辦的“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評選,每年都會表彰一批優(yōu)秀輔導員,涌現了曲建武這樣的全國“時代楷?!毕冗M典范。高校應積極創(chuàng)新輔導員隊伍建設,如高校每年舉行的“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比賽中,都會涌現出一批綜合能力較強的輔導員,積極支持這些有能力、有干勁的輔導員成立工作室,鼓勵他們做出特色,做出成效。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在校內外都有影響力的輔導員工作研究團隊,開展實踐與理論工作。如本人獲得了第五屆四川省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稱號,也是我校連續(xù)第三年獲得該項殊榮的輔導員。學校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創(chuàng)建了輔導員工作室,組建了工作團隊,極大地提升了輔導員在學校的影響力,受到了學校師生的高度認可,示范效果顯著。另外,高校應鼓勵輔導員參加校內外的教師賽課比賽,樹立優(yōu)秀典型,成立輔導員講師團隊,在網絡陣地、課堂和各類思想文化陣地中進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講,將日常實踐貫穿于理論教學,增強教學的吸引力、說服力和感染力。不僅貼合當前國家打造一批優(yōu)秀的宣講隊伍的要求,同時也提升了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增強了輔導員的教師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