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明曉,吳 剛
如今的現代教育技術并不是所謂的電化教育(幻燈、投影、廣播等),而是涵蓋了電化教育活動中的媒體與計算機技術等現代技術手段的整合?,F代教育技術更多的是以現代教育思想、理論與手段為基礎,引導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的轉變,這也是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的一種手段。因此,如何更好地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到體育教學中,以及如何借助這一技術把學生培養(yǎng)成更加優(yōu)秀、全面的應用型技術人才,成了每位體育教育工作者最具挑戰(zhàn)性的任務。作為21世紀一個信息化與數字化快速發(fā)展的社會,體育教師應該克服以及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已經是一種不可取代的時代潮流。
通過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學生每一堂課學習動機或者課堂高效的原因就是學生對于本堂課的學習興趣。因為每堂課只有學生對于所教內容產生興趣的時候,才是學生掌握教學內容的起點。對于以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現代教育技術無疑是甩了傳統(tǒng)教學幾條街?,F代教育技術借助多媒體的手段可以將所教授的教學動作,通過動畫的性質而不是教師枯燥的文字語言傳輸,從而達到高效教學,提升教學質量。例如,蹲踞式起跑動作姿勢教學,教師如果只采用講解與示范一起,可能示范動作質量就得不到保障;然而現代教育技術就可以借助多媒體的可控性得到有效的解決, 將每一個動作拆分成教學所需要的效果,讓動作通過動畫的形式最直接的展現到學生的面前,從而達到了邊示范邊講解的效果,教學質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在現代教育基礎未出現以前,體育教師都是通過語言表達或親自示范的形式教授學生,但是簡單易于拆分的技術動作可以輕松順利的教授給學生。對于魚躍前滾翻的動作,如果教師仍然是通過自身示范,然后語言抽象描述,顯得枯燥無味,加之不可以邊示范邊講解,學生的畫面感也不強。如果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就可以將魚躍前滾翻的技術動作通過直觀、立體的展示到學生面前,畫面的既視感也會增加學生對于技術動作的掌握;還可以講解每個動作的注意事項,增加練習時的安全指數。像這種情況教師又達到了教學目標,學生又可以開心快樂的掌握技術動作,也明確了正確的技術動作。
動作表象是形成技能的重要基礎,但學生更多的是來源于教師的講解示范等教學過程。然而對于一些語言難以代替的技術動作就顯得力不從心,去給學生做示范又擔心技術動作的完整性,放慢節(jié)奏可能就會影響動作質量。因此多媒體技術就可以輕松愉快的解決,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可控性,達到教學質量的保障。多媒體技術的可控性,可以將每一個技術動作完美的展現給學生,以更好的學習到完整的技術動作,背越式跳高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可快可慢的操作性,將技術動作展現給學生,從而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也提高了學習效率。
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從而達到終身體育的意識。而老師的陪伴確實學生路上的過客,不能一直陪伴左右。學生憑借上學時養(yǎng)成的運動習慣,可以借用現在就藝術,通過上網查詢等多種方式將自己所需要了解的健康知識輕松獲取。
現代教育技術會輔助教學,給予最直觀的感受,畫面感更強,會使學生更快的掌握技術動作,但由于現代教育技術會耗費大量的時間,致使學生練習時間大大減少,可能會使這堂課的教學效率大打折扣。因此教師可以將技術動作制作成課件或者微課的形式,在天氣條件惡劣的時候,在室內提前將預要上的內容,展示給學生。為下節(jié)課打下良好基礎。如果采用現代教育技術而放棄原來實用的教學手段,這種行為是不可取的。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應保留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又可以發(fā)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yōu)勢,兩者結合打造更有效地體育課堂。
如原本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將籃球比賽錄像展示給學生,是為了更好地講解比賽中技戰(zhàn)術的應用。但學生觀看視頻中的比賽巧妙地配合獲得陣陣掌聲,但比賽視頻結束后教師提問,結果學生一臉茫然。教師花了大量的時間,卻沒有達到預想的結果。教師應該邊看視頻,邊講解,邊示范,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上。且不要注重形式本末倒置,不能突出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導致教學效果不容樂觀。
凡事皆有兩面性,因此不要為了追求所謂的時髦,而忽略教師的地位,如果教學中使用不當,會導致教與學的失衡,致使學生與教師之間缺乏情感交流。
伴隨著社會的進步,現代科技手段不斷增強,傳統(tǒng)的體育課堂模式已經不適應現代體育教學的需求?,F代教育技術的優(yōu)勢已經很明顯的展現出來,學生可以通過現代教育技術主動參與主動發(fā)展的體驗區(qū)域課堂的樂趣。
體育教師應積極地學習現代教育技術,以更好地適應現代教育技術帶來的機遇。體育教師應不斷學習計算機、互聯網等多種技術,以更加完善全面的教學模式,完成教學任務。
在體育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已經是無可代替的事實,因此對于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與應用是現階段最具挑戰(zhàn)性的課題。更好的將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現代教育技術結合,帶給學生最喜歡的體育課堂,是體育教師今后努力的方向。因此現代教育技術的引用,還需要新時代的體育教育工作者潛心攻克的一大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