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職業(yè)學院 孫 璇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是封閉的,在學校固定的地方、固定的時間內完成固定的教學內容。在這種封閉的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學活動是圍繞著教師、教室和教材進行的。在線教學的空中課堂是開放課堂,可以突破教師、教室和教材的束縛,利用智慧職教平臺和教學資源庫及相關的學習資料,實現(xiàn)學習時間、學習空間和學習內容上的開放。時間上實現(xiàn)從課內向課外延伸、空間上實現(xiàn)從教室向能夠學習的場所延伸、內容上實現(xiàn)從教材向參考資料擴充。
以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為例。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所需要的教學內容以“必需、夠用”為度,注重基礎,強調實用。因此,空中課堂要充分利用智慧職教平臺,平臺里面有國家教學資源庫、省級教學資源庫、校級教學資源庫,選取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精品課程教學資料和學習資料,作為空中課堂教學的主要學習資料,同時,教師根據課程內容和特點,選擇相應的教學圖片、設計教學課件、進行電路仿真設計、錄制視頻等多種學習材料,上傳到智慧職教學習平臺上。
按照成果導向教育教學理念,以行動學習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實現(xiàn)翻轉空中課堂。改變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結合空中課堂開展的教學活動,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如下。
(1)頭腦風暴。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具備的能力,設置學習問題,通過頭腦風暴法,引導學生集體討論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學習熱情,為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2)投票。開展投票類型的學習活動,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置合適的投票學習活動內容和活動類型。設置投票時間,通過投票學習問題的引導,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
(3)討論。開展討論類型的學習活動,教師設置的討論問題要有吸引力。學生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在教師的引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探討,辨明是非真?zhèn)?,以獲取知識或者技能。討論學習活動的優(yōu)點在于能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促進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4)問卷調查。開展問卷調查類型的學習活動,可以根據學習內容,設置合適的調查問卷學習活動內容和活動類型。以方便教師了解學生對相關知識點或技能點的思考和掌握情況,方便教師以后有針對性地改變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5)提問。需要學生理解的學習內容,用好的方式提出好的問題,對課堂教學的組織是有利的。好的問題可以將交互的效率提升,將大量信息壓縮在少量交流中,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同時,提問學習活動,可以鍛煉學生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能力。
(6)測驗。開展測驗類型的學習活動,可以針對學生空間課堂的學習重點內容,采用多種考查方式設置考試問題,進行短時間的測試。通過學生的回答問題情況,及時反饋學生空中課堂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效果。更有利于教師對課堂教學的內容及時查缺補漏,幫助學生答疑解惑。
在空中課堂教學過程中實施多元評價,需要結合專業(yè)特點、課程性質、教學目標、教學條件等因素的不同,靈活地選用評價方式。多元評價方式主要有以下幾點。
(1)根據教學目標設定評價內容。評價是檢驗教學目標達成情況的重要手段,因此,評價內容的設定必須與教學目標相對應。以成果導向的高職課程實施中,應該圍繞課程目標或者單元教學目標,針對課程特點和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差異,設計多樣化、特色化的評論內容,使每一個教學目標都具有具體的成效檢驗,從而達到檢驗教學目標和學習效果的作用。
(2)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形成性評價,即提高學生學習參與性、提高課堂示范、提供反饋、幫助學生有效調控學習過程。終結性評價是學習過程結束以后,把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有機相結合,形成課程的綜合評價結果。
(3)線上評價與線下評價相結合。線上評價是根據學生進行的所有線上教學活動,實時跟蹤,及時打分,反饋線上教學效果;線下評價是根據學生的作業(yè)情況、QQ群提出問題、問題解決情況,反饋線下教學效果。學習成果的呈現(xiàn)以數字、文字為主的方式更加人性化,體現(xiàn)了學生變化與成長的方式轉變。有利于教師掌握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進展,作為指導教學和改進方法的參考依據。
總之,空中課堂,既是考驗教師的課堂,又是考驗學生的課堂,在成果導向教學理念下的空中課堂教學,采用智慧職教的教學平臺和教學資源庫,選取適合高職教學的教學資源,圖文并茂、深入淺出、語言通俗易懂,便于學生自學。按照成果導向教學理念,有的放矢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更好地促進教與學,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深入研究所學知識,促進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設置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既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也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一定會取得教與學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