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斌/廣東金融學院
在宏觀視角下,金融是社會經(jīng)濟運作的一種經(jīng)濟活動,而這種經(jīng)濟活動通過一系列經(jīng)營、轉化,能夠起到推動經(jīng)濟發(fā)展的作用,由此可見金融的重要性。這一條件下,金融活動開始不斷擴張,現(xiàn)已與學生群體接觸,而這種接觸帶來的影響有利有弊,因此學生在接觸金融活動時要緊抓有利影響、避免弊端影響,但學生的金融認知普遍淺薄,明辨是非的能力也相對較弱,因此很容易陷入金融風險,這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做好相關的防控工作,旨在加深學生的金融認知、加強分辨能力,保障學生正確開展金融活動,而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義。
金融活動進入校園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了,因此在長期發(fā)展下逐漸形成了一種文化氛圍,對此感興趣的學生很喜歡聚集在一起討論相關的金融話題,需要將金融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來進行建設,其建設意義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即加強金融話題討論針對性、提升金融對學生群體的幫助效果、避免金融對學生的弊端影響[1]。
1、加強金融話題討論針對性
在自然形成的金融文化氛圍中,學生之間所討論的問題大多是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而這些話題未必具有客觀討論價值,學生在討論時也會比較依賴主觀,因此討論話題不具備針對性,且討論結果未必準確。但通過金融文化建設,學生在校園中將有渠道去了解金融相關的信息,提升自己對金融的理解,可以圍繞一些有現(xiàn)實意義影響、討論價值較高的話題進行討論,且討論中的思路也會轉變?yōu)榭陀^思路,由此金融話題討論將具備較強的針對性,有利于學生對金融的理解[2]。
2、提升金融對學生群體的幫助效果
事實上,很多學生之所以對金融感興趣是因為金融可以給自己帶來直接或間接的經(jīng)濟收益,但在自然形成的文化氛圍下,金融帶來的經(jīng)濟收益作用并不能完全發(fā)揮,原因在于自然氛圍下學生的金融并不了解,容易出現(xiàn)錯誤判斷,同時金融給學生帶來的幫助絕不止于經(jīng)濟層面,還能起到增長學生見識、拓寬學生視野等作用,而這是自然文化氛圍中不具備的,但通過金融文化建設可以將金融對學生群體的幫助發(fā)揮到最大。
3、避免金融對學生的弊端影響
任何形式的金融活動都伴隨著利益與風險,如很多金融企業(yè)在業(yè)務活動中都說過“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這句話就驗證了這一點,因此作為金融用戶,在金融活動中就必須抓住利益、規(guī)避風險,這需要金融用戶對金融市場有充分的了解才可以。這一條件下,學生在進入金融市場后成為了金融用戶,其因為在自然文化氛圍中沒有對金融市場有正確、深刻的認知,導致自身識別、規(guī)避金融風險的能力較弱,所以很容易被金融市場的弊端所影響,但通過金融文化建設則可以有效避免這一點。
1、學生主體
校園文化所針對的對象就是學生,且其形成的意義也是因為學生有相關的需求,因此金融文化作為校園文化時,學生才是文化中的主體。學生在校園金融文化中,其主要作用在于維系文化氛圍、發(fā)展文化組織等,是享受文化服務的主要目標。
2、氛圍媒介
在本質(zhì)上,校園金融文化氛圍并不會主動向學生提供文化服務,只能將相關的信息納入其中,待學生自主查閱,因此氛圍只能起到媒介作用。
3、教師客體
教師同樣是校園金融文化中的一部分,是文化服務中的“執(zhí)行者與引導者”,即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去查閱相關的金融信息,由此執(zhí)行文化服務,同時指導學生去深入了解信息內(nèi)涵,由此來充分發(fā)揮金融文化的作用。
1、均以學生為主體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學生樹立堅定理想信念、愛國主義情懷,提升道德素養(yǎng)、建設正確的政治立場等,可見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是學生,與金融文化主體相同。這層關系下,通過思想政治工作能夠改變、優(yōu)化學生的思想形態(tài),加深他們對新鮮事物(如金融)的理解,而通過金融文化,又能讓學生反思自身政治立場、社會觀念等,這樣能讓學生不斷完成自我優(yōu)化,實現(xiàn)育人目的。
2、培育目的相統(tǒng)一
在國家教育部提出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方針基礎上,思想政治工作能夠起到間接性的育人作用,而這一點在金融文化建設中也是一樣的,即通過思想政治工作,能夠讓學生得到“德智體美勞”素養(yǎng)方面的提升,而通過金融文化則能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的能力提升,說明兩者在培育目的上相統(tǒng)一。如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學生會了解到身體素質(zhì)的重要性,隨后開始關注體育信息,并注重鍛煉,而金融文化的引導能夠使學生從體育信息中發(fā)現(xiàn)體育行業(yè)的金融發(fā)展,利用自身體育知識去分析對應金融市場的變化。
1、金融文化建設對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①通過金融文化建設,能夠讓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即金融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本質(zhì)上就是思政工作的特殊體現(xiàn)形式,可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通過金融文化來陶冶情操、樹立觀念。如金融文化中不乏一些道德敗壞的事件,這些事件的結果能夠讓學生感到警惕,通過氛圍引導讓學生了解到此類事件主導者的道德缺陷,再警示自己不要犯相同的錯誤,同時通過對此類事件的討論,能夠培養(yǎng)學生“用于批判”的精神;②金融文化建設可以給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堅實的平臺,即首先當校園內(nèi)形成了良好的金融文化氛圍后,金融文化無時無刻不會對學生的思想造成影響,而通過金融文化與國家政治的關系,能夠引發(fā)學生思政思維,由此實現(xiàn)思政工作目的。其次金融文化氛圍下,教師的思政教學行為將會得到明確方向,借助教師的引導作用,能夠更好、更快的實現(xiàn)思政育人目的,全方位落實思政教育任務要求。
2、思想政治工作對金融文化建設的作用
①金融文化是否能夠在校園內(nèi)建設,取決于學生是否對金融文化感興趣、是否認為金融文化有意義,而決定這兩點的原因就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即在思政工作中,教師可以借助思政理念來分析一些金融案例,這些案例對于學生而言比較新穎,因此學生對金融文化的興趣將得到提升,同時隨著案例分析的不斷深入、增多,學生會深刻體會到金融文化的魅力,此舉保障了學生興趣的長效性,在自身閑暇之余會討論相關的話題,這樣才能推動金融文化建設工作落實,說明高校思政工作是保障金融文化建設的主要原因;②在金融文化建設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引導建設方向、保障文化氛圍正確性的主要因素,這也是思政工作在金融文化建設中的主要作用體現(xiàn)。即通過思政工作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而在正確的觀念作用下,學生面對金融話題時的思維將得到優(yōu)化,且明辨是非的能力提升,這樣學生就可以正確理解金融問題,此時金融文化建設方向即可得到引導,不斷朝有利方向發(fā)展;③高校思政工作能夠讓金融文化建設變得多元化,即通過高校思政工作,能使學生群體對金融文化感興趣,同時對這層文化有深入的理解,這一條件下學生會細化自身的興趣,針對金融文化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來構成不同的集體,這樣金融文化就呈現(xiàn)出了多元化的結構,每個學生的思路、觀點、立場都具有自身特點,這樣對金融話題的討論將更加深入,更能發(fā)揮金融文化的育人作用。
綜上,本文對金融文化建設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作用進行了分析,通過分析可知,金融文化早已進入校園內(nèi),但早期文化氛圍是自然形成的,其育人功能發(fā)揮受到了多方面的限制,而金融文化建設的意義就在于突破現(xiàn)狀,實現(xiàn)全面育人。同時通過兩者的相互作用可見,無論在金融文化建設還是思政工作角度上,兩者只有相互結合才能落實育人目的,說明兩者有必要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