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 安
第一次見陸忱是在瓦窯碼頭。
江畔售票處前面的黑色遮陽網(wǎng)上,薄薄地攤曬著一層白花花的小魚。幾個頭戴大檐遮陽帽的男女正手持竹竿一點點撥拉著,翻魚。我走過去,與其中一個女人搭話。她熱切地看著我。我的裝束、容貌、口音,像一把尺子,瞬間標(biāo)示出了我與她的差異。瀾滄江的陽光、空氣、泥土、水,生不出我這樣的女人。我一看就是外地人。
我不認識這種魚,就問那女人,大姐,這是什么魚???小銀魚 !她說。聲音敞亮。我抓起一把放在鼻子底下聞聞,一股暖烘烘的腥咸味。放眼望去,小銀魚鋪滿了整片水泥地,在上午明晃晃的陽光下閃著亮晶晶的光。曬這么多??!我說。多了嘛!一江底都是 ,撈不敗 !她指指江的方向,接著說,陸老板來之前,我們在江邊生活了幾十年了,知道江里有大波(白)鰱、小波(白)鰱、花鰱,不知道江底還有小銀魚 !這魚是陸老板的?我問。是 !他在哪里?女人停下手里的活,下巴一抬指給我。她黑紅的臉上,眼睛分外活潑明亮,有風(fēng)吹過江水時的粼粼波光。
我繞開曬著的小銀魚,朝水泥地邊上走去。一堆男人在打麻將。噼里啪啦,一會兒推倒,一會兒又碼起來。他們臉膛黝黑,身材墩實,只有一個,瘦瘦的,白臉。不用問,就是他了。他看了我一眼。在這里,云南瀾滄江瓦窯碼頭,兩個異鄉(xiāng)人獨特的樣貌,像江里兩條闖入某一類魚群的異類,彼此陌生,卻又心照不宣。
麻將打完,我簡單介紹了下自己,他會意。我們找個陰涼地重新坐下。雖是深冬,中午的天卻熱得很,和我故鄉(xiāng)山東的初夏差不多。近旁樹上,成嘟嚕地掛著青綠色芭蕉。有一株,半空里墜下一大穗絳紫的紡錘形大花苞。我面江而坐,看上去,那花苞正垂在瀾滄江的江心。
談話散漫而輕松,看上去,似乎相識已久。他沒有一點人們慣常以為的老板該有的樣子,倒像個文弱書生。江里魚多,他只撈小銀魚。他笑說自己是獵人。我跟隨他的敘述走進捕撈現(xiàn)場:銀魚向光,水面上吊一盞二百五十瓦的高壓鈉燈,燈下沉一個十米乘十米的網(wǎng)箱。晚上,燈一亮,穿透力極強的燈光像一汪熔化的金水墜進江水,江底的銀魚發(fā)生暴動似的迎著光往上游,進入漁網(wǎng)。網(wǎng)箱提出水,銀魚從黑暗抵達光明。大約兩三分鐘,離開水的銀魚紛紛死亡。趨光的它們從此陷入永恒的黑暗。銀魚用死亡,記住了人間。
他說他叫陸忱,安徽人。
陸忱不是一年到頭都待在瀾滄江。
五月中上旬,雨季如期來臨。一場又一場雨落在江里,沿途各支流也紛紛匯入。上漲的江水,黃湯一樣渾。燈光在水里被泥沙吞噬,不上魚,陸忱就轉(zhuǎn)去別的地方。
他去小浪底,江蘇濱海,金沙江,湖北與河南交界處的丹江口,吉林東遼河海域的二龍湖,黑龍江大慶杜爾伯特縣的連環(huán)湖——龍虎泡、火燒黑、阿木塔……哪里有水,他就去哪里。哪里有野生銀魚,他就去哪里。他像一條魚,逐水而居。他的眼里心里都是水,海水,湖水,江水,河水;水里都是魚,大銀魚,小銀魚,瘦銀魚,肥銀魚,成群結(jié)隊,密密麻麻,遮天蔽日。
五月中旬,奔赴小浪底。上游有三門峽水庫。黃河一半是水,一半是沙。泥沙日夜沉淀,淤積。到了七月份,三門峽水庫開閘放水,把沙沖跑。一沖,濁浪滾滾,捕不到魚了。陸忱在小浪底待到六月底。
七月初,趕往江蘇濱海。他守在濱海,同時把人派往金沙江。這里是海銀魚,咸的。七月,濱海有大小潮汛。魚網(wǎng)支在海里,什么也不用管,只等著海水倒灌。陸忱說這叫“歡捕撈”。我不知道那幾個字怎么寫,想象著,潮一波一波上來,魚一網(wǎng)一網(wǎng)留下,捕魚的人多么歡樂啊。一個月,大潮汛小潮汛過去了,海停止發(fā)情般的涌動,重新安靜下來。
八月初,轉(zhuǎn)至丹江口。待十幾二十幾天或一個月,長短看情況。燈光捕還是拖網(wǎng)捕,也是看情況。
幾乎是同一時間,陸忱自己,或者派工人,去大慶,去長春。以前,沒來瀾滄江之前,他在那一待就是兩個月。
各流域銀魚大小不同,產(chǎn)卵期不同。陸忱說,東北銀魚元旦產(chǎn)卵,八月一號就能捕撈,能長到十到十二厘米,最長的十五厘米,是大銀魚。大銀魚在南方養(yǎng)不活。黃河與長江流域的銀魚,正月十五產(chǎn)卵,五月一號捕撈,能一直捕到春節(jié)。瀾滄江元月份和八月份一年產(chǎn)兩次卵,全年都可捕撈。這些地方的銀魚長二到五厘米,最長六厘米,是小銀魚。小銀魚在東北也難成活。一方水養(yǎng)一方魚。陸忱說。
八月中旬,陸忱返回瀾滄江。這時,雨季結(jié)束,江水重又清透起來。網(wǎng)箱一支,二百五十瓦的高壓鈉燈一打,一江的銀魚,在對光近乎瘋狂的渴望中,從水下,從黑暗里,用鳥一樣飛翔的姿態(tài),一群一群,浩大而無聲地游上來。
我問陸忱,你一年到頭捕多少?他說,二百到三百噸鮮貨,干了的話,五十噸吧。
一條銀魚幾克重,二三百噸是多少條?天上的星星一樣多么?恐怕沒人算得清。夜空中有一條星的銀河,瀾滄江里有一條魚的銀河。星星一顆就是一顆,一顆星星不會生出另一顆星星,銀魚會。野生的銀魚,它們強大的繁殖力,為江里的魚類提供了豐美的食物,同時,也足以耗掉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說到底,人類在捕魚,魚也在獵取人類,誰都休想戰(zhàn)勝誰。
第二次見陸忱是春節(jié)后,正月十三,他從安徽老家回到瀾滄江瓦窯碼頭,開始他新一年的捕撈。
春節(jié)期間我去了別的地方。徒步翻越了原始的高黎貢。在山上,長到云彩里去的大樹杜鵑,頂著滿滿一樹冠碩大嫣紅的花朵,邊開邊落,落花觸地的瞬間,寂靜的森林里回蕩著花朵“噗——噗——”的吶喊。我從樹干上摘果子一樣摘走了一個鳥窩,并很快為此羞愧不已。后來又去了怒江。
陸忱一回去我就折回了瓦窯碼頭。
我到的時候是上午。十點多,銀魚剛打上來不久,太陽很好。碼頭的白色水泥地上鋪滿了一張張黑色遮陽網(wǎng)。一張網(wǎng)六米寬,五十米長。陸忱正和工人們一起,每人端一只竹編的簸箕或筐子,將水淋淋的鮮銀魚均勻地撒在上面。我走到他跟前,問昨晚捕了多少,他說一噸。來之前我們說好了,今晚,他同意我上船跟著工人打一晚上的魚。
時間還早,他讓我把半人高的大行李箱先放在路邊一家小客棧里,他們幾個人吃住都在那。
瓦窯碼頭地處籬笆山,附近沒有村莊,零星的幾處房舍,被常年過往車輛揚起的灰塵覆得灰頭土臉。無處可去,我只好先去陸忱說的小客棧休息。它在路邊,門前豎著一塊舊木牌,黑色毛筆字歪歪扭扭:力壩沙移民飯莊,包吃住。底下的小字:黃燜雞、木瓜雞、手撕雞、道人山苤菜、火腿涼片,各種山茅野菜。小飯店前排房子吃飯,后面一排平房,陸忱和他的連襟以及瀾滄江漁業(yè)公司的幾個人住在里面。飯客棧里給做,都是家常飯菜;住宿按床位算,一張床一天十塊錢。我讓小客棧做了點飯吃。飯后,客棧女主人提著箱子把我?guī)У疥懗婪块g門口。門關(guān)著,沒鎖。我推開進去。
屋子很小,兩張單人床分靠在南北兩面墻上,中間的過道只容一個人轉(zhuǎn)身。床上棉被團成蛋,衣服橫一件豎一件,鞋子?xùn)|一只西一只,床頭小桌上飲料瓶、煙頭、充電線,雜物更是到處都是。所有的東西都靜靜地蒙著一層塵。陸忱說過,這些年,他一個人,都是這樣。早先,妻子在家照顧女兒上學(xué),離不開;去年女兒上大學(xué)了,妻子曾跟他出來住過一段時間,無事可做,還擔(dān)心被紫外線曬黑,不到半年就回去了。他又逐魚而居,很少回家,從年頭到年尾,在家的時間也不過十幾天。他說,辛苦捕魚,就是想讓老婆孩子過得好點。我前一夜睡得少,困得眼窩像進了沙粒,澀澀地疼,我扯了扯被子,躺在陸忱床上一會兒就睡著了。這張承載著他的夜晚和夢想的小床,意外地,臨時安頓了一個陌生女人疲憊的身體。
這一覺像塊鐵板,睡得實沉。連個夢都沒有。老板在殺雞,說是陸忱為款待我專門囑咐他做黃燜雞。是一只母雞。剖膛后,掏出來一嘟嚕卵,葡萄大小的七八個,圓圓的,油汪汪的紅橙色;玉米粒大小的,黏乎乎的一堆,金黃色。種子,胚胎,太陽……生命的孕育都在黑暗中進行,寂靜,美妙,秘不可言。
看完殺雞,我去了江邊碼頭。夜里捕撈早晨攤曬的銀魚,下午干透了,攏成白白幾大堆。乍看上去,魚堆上撒著一層黑芝麻,走近了細看,原來是魚眼睛。每條曬癟的魚都大睜著兩只烏黑的眼睛。陸忱和工人們蹲在地上,撥拉著魚堆往外挑小魚、小蝦、小蟹子。這些東西摻在里面,賣的時候掉價。我問銀魚多少錢一斤。陸忱說,鮮的五十八,干的二百九。我掃了一眼,問這幾堆有多少,他說,二百公斤吧,這是旺季。我迅速算了一下,二百九十塊錢一斤,四百斤就接近十二萬。我笑著說,陸老板一天就掙這么多錢??!他頭也不抬地說,哪里,管理費,承包費,工資——沒魚捕的時候也照付,得養(yǎng)工人,電錢,油錢,維修費,醫(yī)療費,保險……七七八八,剩下的,他和連襟,兩個人一分,沒有多少。真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瀾滄江的野生銀魚,竟養(yǎng)活著這么多人。
我也蹲下來幫著揀了會兒。終究是生手,揀得慢,看其他人,唰唰唰,動作干脆麻利,似乎有一種韻律在里面。我突然想起梵高。1882年7 月23 日,他在寫給哥哥提奧的信中說,“……即使有人來騷擾,我也可以保持漠然。我太熱愛繪畫,不愿意為其他的事情分心。研究畫面透視給我?guī)淼臉啡?,遠勝于與人交流……”他在同年10 月1 日的另一封信里也說,“……只要我拿起筆畫畫,世界上就再也沒有比這更幸福的事了?!币苍S,每個人都有自己最熱愛的事物,但多數(shù)時候,不得不與現(xiàn)實妥協(xié),只因活著實在不易。我希望眼前忙碌的人們,手里做的,是生計,也是他們喜歡的。
忙里偷閑,抬頭看看,瀾滄江似乎凝固了,一江綠水如玉,靜靜鋪在不遠處。
干完活,陸忱和我還有幾個人一起回小客棧吃晚飯。黃燜雞端上來了。據(jù)說,要正宗的黃羽黃爪黃喙的山區(qū)三黃土雞做出來味道才足,不知這只是否就是。我啃了幾塊,肉不是很爛,但很香,湯里隱隱有草果香。結(jié)草果的植株,我前些日子徒步翻越高黎貢山時見過,葉子又大又綠。陸忱埋頭吃得很快,偶爾說笑幾句。這邊吃著,那邊天漸漸黑了。
吃完飯,陸忱回了趟宿舍。一會兒,他會跟著小游艇把我送到江上的捕魚船上。今晚,我要跟著捕魚師傅捕一晚上的魚。想來,這將是一個難忘之夜吧。
天黑透了。山黑透了。江水黑透了。星星和半輪白月亮出來了。
坐二十幾分鐘船到了捕魚區(qū)。兩條小船??吭诮?。陸忱把我交代給船上的男人后就走了。
兩人有點意外。大概,捕魚這么多年,還沒有哪個女人上到船上待過一夜。
他們是爺倆,舅舅和外甥。舅舅五十多歲,姓高;外甥四十多歲,姓顧。舅舅從小打魚,外甥也從小打魚。
兩條船,一條住,一條工作。都小而簡陋。住的船由幾個空汽油桶托著,橫豎交錯的鐵桿上罩著淡綠色的油布。船頭除發(fā)動機外,散落著塑料水桶、煤氣灶、高壓鍋、炒瓢、油桶、醬醋瓶子、鹽袋子、水壺、碗、臉盆。綠色的臉盆底朝天扣在船板上。低處的船艙也是搭起的架子,四面裹著油布,像個小矮窩棚。這是睡覺的地方。固定油布的繩子綁得左一根右一根。毛巾衣服隨手搭在桿上。工作船上只有發(fā)動機和幾個空泡沫箱。我抓著鐵桿和繩子在兩條船之間趔趄著走了個來回,一走一晃,踏空了就會掉進江里。在大地上走慣的北方人,的確不習(xí)慣乘船。
這兩條船,就是我今晚的陸地了。
要去起網(wǎng)了。外甥顧師傅開船,舅舅高師傅吸煙。小船“噠噠噠噠”地響在空曠的江面上。高師傅伸手遞給我一支煙。我接過,打火機“吧嗒”一聲點著,煞有介事地吸起來。此刻,“吸”才是重要的,會與不會,不重要。
江上沒有燈光,眼前渾然漆黑一片。天空鋪滿灰色云彩。月亮與星辰在上,依稀可見的江水在下,墨黑的群山,清冷的夜風(fēng),響亮的馬達聲與沉默的我們,充斥在天空與江面中間。我們?nèi)齻€存在的方式,顧師傅是一團模糊的背影,我與高師傅是兩粒紅煙頭。夜拿走了我們的真實面孔,只留下魔幻的一面。
四五分鐘后,前方有了光亮。一盞白燈,一盞黃燈。遠遠的,燈光涌動著從水里鋪過來兩條長路,一條白,一條黃,像是真的能走。小船停在燈下。這里支著一架網(wǎng)箱。我第一次看見網(wǎng)箱,原來是個焊接的十米乘十米的正方形鐵架子,浮在八個油桶上,漁網(wǎng)固定在四根鐵架子上,底下垂到水里去。捕魚就是起提前下好的網(wǎng)。兩盞燈,一盞照明一盞捕魚。照明的白熾燈五百瓦,挑在網(wǎng)箱一角的竹竿上;捕魚的高壓鈉燈二百五十瓦,四根繩子四下里牽著,吊在網(wǎng)箱中間,垂向水面。燈外都是黑的。炫目的金黃的燈光像一汪金子向江水里墜去,銀魚循光而來。
起網(wǎng)了,兩人各站在網(wǎng)箱一側(cè),每人提著網(wǎng)的一角往一邊趕,邊趕邊抖落掛在網(wǎng)上的魚,最后把兜在網(wǎng)底的魚倒在白色泡沫箱里。銀魚都差不多大小,兩三厘米或三四厘米長。這一網(wǎng)五六斤,密密麻麻的,不知有幾萬條。剛出水的銀魚呈淡青色——該叫黛魚,這才是它的本色——不停地蹦跳。我捏一條放嘴里,它在舌尖翻滾,一時間滿嘴里都是魚,難以忍受,趕緊吐掉了。兩三分鐘后,魚不再動,青色像一件衣衫迅速褪去,整條魚成了透明的白色,像一段凝固的江水。我挑了一條最長的,用黑夜做背景,一手拎著,一手拍照。被定格的銀魚像是做了X 光掃描,一條白骨縱貫全身。魚死了,這時候我試著吃了幾條,咯吱咯吱,脆,軟,滑,涼,微咸。有一條,還沒嚼,自己滑下去了。
網(wǎng)重新布好,船向另一片江面開去。
這條船管著四個網(wǎng)箱。我們從晚上十點多開始,不停地來回奔波。中間會抽空喝口茶,抽支煙。
草原上,天空與草原一樣,圓的,扣下來,草原多大,天空多大;草原多圓,天空多圓。人出草原,得把天空掀起一個角。江上,天空與江一樣,長的,壓下來,江多長,天空多長;江多寬,天空多寬。詞語有時就像莊稼,有地域性。都說月朗星稀,也不對,要看哪里。今晚,此刻,2019年2 月14 日凌晨兩點十六分,在瀾滄江上空,半輪明月外,還有半天空碎星。那星星像江底的銀魚,小而稠密。隨著漁船的行駛,月有時在青藍的天空正中,有時在黑漆漆毛茸茸的山頂上。有次收網(wǎng),我一抬頭,半盞月正仰面朝上,如一只白鳥,斂起羽翅,靜靜地憩在兩山之間的低凹處。而另一次停船收網(wǎng),我抓著船頂?shù)呐癫紳M天空找月亮,只有大大小小明明滅滅的星星,遍尋月亮不著,水里也沒有。江上的月亮,像一條魚,逃走了。
有一刻,唇齒間繚繞著一股陌生的說不出的滋味。我想起來,那是我先前吃下去的幾條生銀魚的味道。它們升騰起來了。不是酸、甜、苦、辣、咸。那氣味輕,淺,隱約,飄渺,模糊,曖昧……我極力捕捉。終于,它像一條游走的魚被我一把抓?。菏切迈r的、銀白色的味道。顏色,是有味道的。
到底是冬天,凌晨以后明顯冷了,船一開,江風(fēng)撲面,冰碴子一樣冷。帽子,圍巾,大衣,捂嚴(yán)裹緊,還不行。高師傅看我手掌總貼額頭上,便把他雷鋒式的棉帽讓給了我,我的羊絨編織的毛線帽戴他頭上。我暖和了,他看上去就有幾分滑稽。我們閑聊。一天之中,黃昏和黎明魚最多,魚餓了,紛紛上來覓食。捕魚最好天黑水靜。天黑燈光才集中。每月月半,月圓前后那幾個晚上,月光均勻地灑下來,整條江澄明一片,銀魚滿江里跑,不去網(wǎng)箱。這時候,師傅們索性休息,工錢照舊,一天二百,只是沒有了平時每捕到一斤每人一塊五的補助。圓月,給師傅的勞作畫了一個句號,他們終于有了自己囫圇的白天與夜晚,曬個囫圇太陽,逛個囫圇街,喝頓囫圇酒,睡個囫圇覺,做場囫圇夢。圓月,讓該黑的黑,該白的白,該隱秘的隱秘,該亮堂的亮堂。它把師傅殘破的日常變得和自己一樣圓。
有段時間,水流大起來,銀魚沖跑了,網(wǎng)上來些小白條,外甥直接倒進了江里。他說,白條也是瀾滄江里野生的,長不大,最長十五厘米,小的,油炸還可以,大了就不好吃了。這條江里,沒人專門搞這種魚,幾塊錢一斤,劃不來。他們老家安徽這種魚更多,幾毛錢一斤。當(dāng)舅舅的說,先停停,等水不動了再起網(wǎng)吧。說著點起了一支煙。外甥則哼起了小曲。我聽調(diào)子好,就問是什么。他說是他們安徽這種魚老家的《打麥歌》。我說,哼多不過癮,唱唄,反正沒魚,嚇不著。當(dāng)舅舅的吸完那支煙,倆人果然唱起來:
打起麥來就唱歌——嘞,哎咳喲,哎咳喲嘞
你一下來我一下,哎咳喲,哎咳喲
打下麥子一擔(dān)擔(dān),哎咳喲來哎咳喲
今年的麥子好收成,小娘子!
海棠花開喲,開喲
為了好日子過——嘞,哎咳喲,哎咳喲
一場麥來又一場,哎咳喲,哎咳喲
一餐中飯麥場蒸,小娘子!
海棠花開喲,開喲
……
我坐在船中間,聽兩個男人扯著嗓子吼。他們嗓子不好,唱得倒也不難聽。在外給人打魚,一年在家待個十天半月,每次唱到“小娘子”,聲音里都有一股蜜意。他們不是唱給夜空和瀾滄江聽的,不是唱給我聽的,是唱給自己的吧。他們在歌聲中找尋自己的女人,并靠近她們想象中欲望飽滿的肉體。
又起了一網(wǎng)。這次,連小白條也沒有,只有一條二兩多重的魚。當(dāng)外甥的抓起來就扔了。我說,多大啊,怎么不留下?他說那不是野生的,是人家投放到江里的花鰱魚苗,不能要。說完看看我,笑著說,要能捕到條大的,中午就給你燉燉吃。我忙問,能網(wǎng)到不?他說,看你運氣。
水下暗流更大了。船索性開了回去。煤氣灶“啪”一聲擰開,煮了一大炒瓢面條。關(guān)火時,抓了把銀魚和菠菜葉進去?!白屇銍L嘗鮮?!本司苏f。塑料桶里有白酒,外甥給舅舅和自己各倒了小半搪瓷缸,兩個人蹲在一只倒扣的泡沫箱兩邊,一口口抿。面條給我盛了尖尖一碗。蒸騰的熱氣中,湯果然不尋常,有了剛出水的銀魚的參與,“鮮”像一群魚,在我毫無防備中,游進并攪活了我的修辭系統(tǒng),先是唇齒間醒來一個濕漉漉的春天,接著,百味倏忽而至。故鄉(xiāng)之味。異鄉(xiāng)之味。深冬之味。午夜之味。晴空之味。星月之味。群山之味。深峽之味。江風(fēng)之味。江水之味。燈光之味。馬達之味。漁船之味。童稚。誘惑。清泠。幽魅?;煦?。明燦。驚惶。消散。迷離。濕潤??彰伞Pv。頹舊。它們纏繞,疊加,掙脫,彼此獨立,又彼此掩蓋。
許是在水上待久了,兩個人都不怎么主動開口,問一句,答一句,不問不吭聲,像兩個葫蘆,我要什么,得自己往外掏。當(dāng)然,他們首先好奇,我一個女人家家大晚上的怎么會來到這里。我告訴他們,我從山東來到云南保山,翻越了高黎貢山之后,來游瀾滄江,看到了江邊曬著的小銀魚,從而認識了他們的老板陸忱。聽說打漁都是在晚上,于是,在我的要求下,陸忱把我送到這條船上。
打漁有什么好看的?外甥說。然后,他又問,你是干什么的?
打漁有什么好看的呢?我回答不出這個問題。為什么到船上,這有很多原因。比如,我好奇。我一向?qū)δ吧奈粗挛锍錆M了熱切的興趣,想一探究竟。比如,多年的一成不變的生活讓我心生厭倦,某一天,我突然醒悟,不能再畫地為牢,我要沖破固有的藩籬,像一頭小獸一樣,走出被習(xí)慣豢養(yǎng)的籠子。比如,這一生我最大的癡迷就是像農(nóng)民把種子一粒粒播進泥土一樣,把一個個精心挑選的詞語種入語言的土壤,看它們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成句子,成篇章,成為光,照亮我蒙塵的心與蒙垢的世俗的生活。比如,我想靠近這個夜晚,靠近他們,看起來是一個人一時的心血來潮,甚至有幾分荒誕,但,卻是我實現(xiàn)理想必不可少的一個夜晚,是我理想生活的一部分,因為,我有理想。
我把這些如實告訴他,顯然不合適。我只是籠統(tǒng)地說,我當(dāng)老師,同時寫作,記錄與我平時不一樣的生活。當(dāng)然,這簡單的回答,也是真實的。
他明白了。畢竟,誰都有野心,大小而已。
斷斷續(xù)續(xù)地,我從他們口中掏出一些生活碎片。先說舅舅。家:農(nóng)村;女兒:上大學(xué);兒子:讀高中;老婆:沒工作;父母:跟著老婆;他:掙錢養(yǎng)上面五個。外甥幾乎與舅舅一樣。只是女兒初中,兒子小學(xué)。沒有驚心動魄,沒有大苦大難大富大貴,沒有傳奇,只是眾多生存者中兩個普通男人,擁有著普通男人的瑣屑與日常。
有一陣子,我沒說話,看著他倆,像看著不同時空里的同一個人。外甥是幾年前的舅舅,舅舅是幾年后的外甥。外甥在過著舅舅過舊過破了的日子,舅舅把外甥的日子提前過了。他倆面對面,看見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日子像一條簡陋的船,一覽無余。
——那么,誰在過我已經(jīng)穿舊的衣服一樣的舊日子,我又在過誰的舊日子呢?我與誰,正在成為彼此的替身?
作為交換,我把自己的日常,也一一如實掏出來呈給他們。那是另外一些詞語,它們指向陌生與遙遠,也指向一個空洞——他們有父親,而我沒有。我們彼此羨慕。我們都一樣卑微。
不說話的時候,兩個人像在演啞劇。舅舅手一伸,外甥遞過去了面條;外甥手一伸,舅舅遞過去了酒桶;兩人互望一眼,同時舉起缸子碰一下。他們本就是一個人,語言在這條船上,不如一條繩子有用。
舅舅的手機進來一條微信,他隨手點開了,是一條語音,一個女人在里面說,你個鬼,怎么還不來澆花???都快旱死了。女人還在說,舅舅一下關(guān)了,有點慌。聲音黏稠,濕熱。在這樣的夜晚,一朵花渴望“澆”這個動詞,或者,明確地說,是渴望當(dāng)舅舅的那個男人“澆”這個主謂詞組。曖昧的聲音如一只手,掀開了舅舅另一面生活的一個角。它私密,局促,生動。他年年在瀾滄江上捕魚,有一條大白魚,只屬于他自己,在他出現(xiàn)的剎那,它嫵媚,熱烈,通體發(fā)光。他的夜晚,除了星月,還需要另一種光,如食物,哺喂他,安撫他。我相信,他靈魂孤獨,像我們所有的人。
只有兩只碗,我和外甥一人一只,舅舅沒有東西盛面條,直接端過炒瓢用筷子撈著吃,頭幾乎埋進炒瓢里。我看了舅舅一眼,外甥看了我一眼。夜深了,風(fēng)真涼啊,那些開在深夜盼人澆灌的花朵啊。
吃完,兩人鉆進小矮艙里囫圇著躺下了。這條船就是他們的家,常年在外,全部家當(dāng)都在上面。只有在江上飄著,他們才能穩(wěn)住陸地上的家。根扎在漂泊里。外面冷,我也下到艙里,縮著身子,蜷在他們腳邊。微醺的兩人很快睡著了,連呼吸的起伏都一致。艙里黑暗,這讓我恍惚以為,跟前睡著的,不過是兩個倦極了的孩子。附近的江上只有我一個女人和兩個男人。我醒著,他們睡著。這樣的夜晚,純粹而天真。我依然不能確定,在通向我夢想的途中,這個寒冷的夜晚,這條涌動的江水,這艘逼仄的小船,這個低矮的船艙,這兩個陌生的男人,是否和驛站一樣,必不可少。
過了會兒,我鉆出來,抓著繩子走到相連的工作船上。已是夜里四點半,月亮不見了,星星還在。近處的燈光下,江水一涌一涌,泛著清澈的豆綠的光,船在水里的影子,隨波輕晃,忽短忽長。稍遠處,仔細辨認,能看到山體巨大的毛茸茸的黑影,有些嚇人,幾粒星星,亮在山頂上。
睡了不到一個小時,兩人爬出來,繼續(xù)開船去起網(wǎng)。我還是跟著。我依舊接過了舅舅無聲遞過來的香煙。他嘴邊紅紅的煙頭,是常年亮在這條江上的星星。我想與他聊聊那個盼著他去澆花的女人,但終于沒有。秘密的魅力在于秘密本身。那是他生活的背面。如果秘密都像掏口袋一樣全翻出來,又有什么意思呢?我愿意他擁有自己的秘密,這個今夜像我兄長一樣的沉默的男人。
每當(dāng)船靠近一個網(wǎng)箱,兩人的身影就從水里伸到岸邊的山上,由平鋪變?yōu)橹绷ⅲ蟪鋈ピS多倍,像兩個巨人。他們收網(wǎng)的每個動作,都映在山上,像是大山一晚上都在播放幻燈片。
水不動了,魚多起來。每一網(wǎng)都有七八斤。近凌晨五點,月亮不見了,星星滿天。我出神地望著星空。山中的星星都很鬼,一看它們,它們就會動起來,再一顆顆落進江里。
快七點,天還沒亮,舅舅和外甥都說我跟了一晚上了,讓我回船艙睡會兒,這會兒上魚了,他們要多起幾網(wǎng)。他們一說,我才覺出自己也真是乏了。捕魚船開走,我聽話地留了下來。
江上越發(fā)冷了。鉆進他倆先前睡覺的艙里,也看不清什么是什么,隨便拉過一床棉被蓋上,一躺下就睡著了。在這樣一個夜晚,這樣一條江上,有這樣一條小船可以安放我困頓的肉體和無邊的夢境,真好啊。艙里是臟是凈,是香是臭,都不管了,管不了了。我是誰,我的身心,本就可以屬于這樣的船艙。
我是被人叫醒的。起來一看已經(jīng)上午九點,我睡了整整兩個小時。夜?jié)O結(jié)束,收魚的船來了。 陸忱一共十個工人,五組船。我們這條船,一夜捕滿了三個大泡沫箱,三百多斤。其他四組船也都差不多。大家都很高興。一晚上工錢二百,一斤魚補助一塊五,每個人,這一夜能掙四百多塊。捕魚人,每賣掉一個夜晚,就離他們的理想生活近了一點點。
與舅舅和外甥告別,有點不舍。他們看著我,不知說什么。我看著他們,也不知說什么。整整一個夜晚,像一根長針,把我們的一段平凡的生活縫在了一起,成為兄妹、姐弟。跟著收魚船回碼頭,太陽上來了,照亮了半條江和半面山。江山一半明,一半暗。光影里的江水,清透平滑,鮮美如露。山映其中,清晰得像是時間回到了最初,天地剛剛誕生。滿載著十幾箱銀魚的小船,“噠噠噠噠”穿行在高山深峽里,詭異,魔幻,像要駛出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