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讓每一部具體的作品都陷于時代之中。時代自身未必可以驗證和完整地領略懸于時代上方的浩大時空。每一種具體的流淌都是潺湲或匆迫的,但每一種具體的流淌中都匿藏了完全意義上的死亡。注視時代時,我經(jīng)常產(chǎn)生深遠的惆悵之感,但是忘卻它卻可以使我心安。我不愿意讓我的注視與水流的速度完全重合,我只愿意適時地關(guān)閉我的心襟。這樣一來,時代之流才可以完全地覆蓋我,我才可以完全地覆蓋我。我未必愿意使全部的我裸露在外。所以,我有時會忽略時光的滴水。這使童年的我看起來未必幼小,這使老年的我看起來未必垂邁。我只想使我生活的意義變?yōu)闋T火——這么說吧,我曾經(jīng)擁有的命運未必記得我,我曾經(jīng)丟棄的土地未必失去我。在水流的背后,一定有隱約的愛的遮光。
我想寫一個沖動的故事并以此感受時間之進退。但此刻時間不在那里。應該返回的人群都在旅途中停頓下來。太多的沙塵襲擊你的頭顱。你以寂靜的草葉果腹。
單調(diào)的寫作和生活帶給我們邂逅萬物的錯覺,因為萬物并不充實,空虛和浮云游子意就是它的實質(zhì)。我一生都在復述一些句子,但從始至終都不是在加強它。我找了多重角度只是剔除了它的尖角,但它仍未露出表面的形體和雕塑般的骨骼。我并不認為這樣的工作就是完全無用的——在外面我視之為礦井和木石的部分,都是那些役使天地的蟲蟻在凝結(jié)和挪動它們。我們蝸居于一局部,如以空空寰宇之大蝸居于蟲蟻之穴的一隅。那些時間的漲溢加速了物體的更新,但它們所覆蓋的也只是解剖學意義上的一局部。較之我們?nèi)庋鬯姡鼞獮槲覀儽У?,當屬那無數(shù)不見于珍藏的荒曠人物的外形。
讀昌耀的詩,會覺得時間是通透的。曠古的草葉涌來,大地上慢慢地彌散出煙塵之氣。
昌耀使用渾樸、原始的語言,或許正是因為他使用了這樣原始、渾樸的語言,才使他的筆墨濃厚,有了山岳的青黛之色,有了沙漠的濁黃之色,有了使人一覽之下再也無法忘卻的泥土的顏色、滄浪之水的顏色。
最初蘊含在昌耀詩中的命運之感,不是平淡的逝水流年般的命運之感,不是蠅營狗茍的日?;拿\之感,不是我們現(xiàn)在才體悟到的糾結(jié)和不安,而是逼向云霧蒼蒼,植物婆娑,山巒層疊的天地之慨,而是詩人頭頂穹宇、扶欄遠眺時的命運之感。
天地的欄桿是腐朽的,粗糲的,因此從昌耀詩中可見之扶欄者的雙手也是不羈的,粗糲的,未知命運之所往的。
昌耀的詩歌不是精細的,但卻蠻荒,有力,如入浩瀚之地,苦思沉悶時的必然用語。他的行文天然地對應了西部的山川地理。因此,他是經(jīng)受了山川風雨的錘煉而寫詩的。
他寫下的是命運的和歌?
昌耀詩中氣韻最足,用語悠悵,但技藝的成分不濃。因此,他的詩不是平常的“寫下”,而更近于午夜夢縈時內(nèi)心撕裂的苦吼。
因此,他不低吟淺唱。他不是足夠的文藝,也沒有試圖建立詩歌學說。但他的詩歌是無可置疑的經(jīng)典。我覺得昌耀詩歌的錘煉之功與他對命運或命運對他的錘煉是直接相關(guān)的。因此,他是緘默的,隱忍的,“天地之悠悠”的詩歌最難復制。幾不可學。
昌耀詩不可學。昌耀不可學。
因此,我們只能以閱讀他的方式臨近他,但不能完全地“理解”他。我們無法看到詩歌的枝葉是如何在他這里萌芽、生長的。
因此,我們最該體驗的,不只是他的詩,不只是他的生活,而是他的命運與愛!
因此,二十年來,我每一次閱讀昌耀,都帶著苦悶和驚嘆。二十年來,我每一次閱讀昌耀,都帶著命運之感:我們的愛,命運,生活!
每次讀,昌耀總是生生不息。
每次讀,昌耀都重新活一次。
因此,昌耀是以他同步于命運的手,寫下了同步于時光的詩篇。昌耀詩的有效,正在于他的詩中生長著一條古老的天之際涯的河。
因此,昌耀命運的粗糲之感,正與殘缺天地同契同喻。
我想,生活就是這樣一首詩:緩慢而沉著的甬道。你激情的步履迅速在月牙的照射中蒼老。你幾乎從未圓滿?;蛟S,你天然有殘缺記憶,如一切偉大的詩人、藝術(shù)家所經(jīng)歷的?
你拒絕幸福?以全身心的力追求進而拋棄那圓滿而使人幸福的?
然而那只是幸福的片面。生命無法自鑄偉辭。只有離別和慘痛的苦難可以助力。你成為自己的精神而徑自發(fā)生時,樹葉枯黃已入秋冬。你看到它們的飄落了嗎?纖塵負重于落葉之身,大地承納你所有的壓力和病痛。你看到它們返春時歲月的踴躍了嗎?
你看到海洋的潮汐如母性的經(jīng)血涌動,也是綠葉在吸收天地精氣后所看到的。
它們濃郁如霧,又須臾凋零。它們都是自然的實體。但人類的精神有時空虛,你寫下它空虛的實體。
有一年新歲乍見,你寫下它新穎而將消逝的實體。
是的,生活就是這樣的詩:它的每一個四季都日達千鈞。你如負軛的耕牛。
而西部的山巒也在年年籌集善款。
森林之目光修葺了神的棲所。人之站立和攀登的峰巔孕育了神的脊骨。它們以高海拔將人類文明的種子藏之名山。你西行到了自我心靈和身體的極地。在那里,你要以高昂的呼吸證明你的健康。
時間是猙獰的,如獨虎拐過亭午。
你要以高海拔調(diào)試你心率的進退。而后,你以斷絕歸路的心年年扎營在故土之外的邊關(guān)。那里蒼山依舊,溪澗的深水噴涌灌溉田疇。
我站在西寧的街頭感受那些深水的灌溉。
在夏日的黃昏,我徘徊在你曾經(jīng)的居所一帶。
是的,生活畢竟是這樣的詩:它的銘刻以二十年為單位。我目睹那些勞役的句子長葉,長枝。二十年中你無法盡度世事滄桑變化,但你的詩句如養(yǎng)分充足的植木般長得很好。
那長天碧空上的鷹已經(jīng)飛得很高。你看到它們落入飛翔盡頭的樣子了嗎?在書寫和耕犁的指向中你看到未來的樣子了嗎?
我閱讀你的嘆息。如今世間寥寥數(shù)人閱讀你的嘆息。當吟詠之力聚集時,我所閱讀的就是你一世的嘆息。
后來我終于明白,昌耀并不僅僅依靠倏忽而來的靈感寫詩,而是追求靈感的合成。他將靈感變成壓榨和淬煉過的鐵石。
我終于明白,他那些句子的古老和傳統(tǒng)之處恰恰與其時流行的前現(xiàn)代、后現(xiàn)代大不相同。他是能夠依靠天地萬物的本來面貌而取得能量平衡的人。
他使用復雜而古奧的語言恰恰因為他是樸素的。他總在思考人生本來的問題,如人在時間中的隱秘,命運與生死。
昌耀的抒情詩是瞬間雨水和孤憤中的夜色合作的抒情詩,其中有汁液淋漓的舊日和心??萁叩慕裣Α?/p>
他為什么需要寫詩?不,他并不比我們更為需要。昌耀寫詩只是在對生活施加壓力,壓力促使他選擇新的挖掘生命的方式。壓力促使他選擇新的釋放生命的方式。愛與痛悔的責任與青海的夜色交織?只有寫詩的責任可以擴展他的幻覺和沖動。
因此,他是詩人,凸出于荒曠世界的詩人,凸出于禮貌的、混亂的俗世的詩人,凸出于苦難和精神靈魂的詩人。
他比我們很多人走得都遠。也比我們很多人走得都近。他就守衛(wèi)在家門口方圓十里之處。卻能看到、想到密西西比河的風雨?
他能風雨無阻地生活下去。愛下去。死下去。他也能風雨無阻地做凸出于眾親友兒女的夢。他是孤單的。無人同他守歲的孤單。
他總是孤單的。無人識別他的孤單。無人擁抱他的孤單。寒夜獨垂淚的孤單。午夜或白晝深睡卻未知睡時時辰幾何的孤單。
后來我終于明白昌耀詩歌的砝碼了。他將自己全身瘦骨嶙峋的重量壓在詩歌天平的這頭,將漢語句型之力和美壓在詩歌天平的另一頭。
因此,他精細地醞釀著稱量詩歌時自我感覺的平衡。他的生活化的精細也是他的詩歌寫作的精細。他有效地把握著它們彼此間的平衡。
因此,昌耀只是一個隱蔽的、潛在的詩人。我們沒有認出他來,就像沒有認出日光下的新事,就像沒有認出我們的祖父、鄰居那么簡單。
因此,他只能默默地選擇“用語言支持自己”。用過時的恐懼填補歲月的空虛。那些瑞雪豐年的日子,是他默默用雙手寫下的。
兩鬢蒼蒼十指黑的昌耀?天真得像個孩童的昌耀?暴虐的父親:昌耀?單戀的情人:昌耀?因此我終于記得并且能銘刻他的詩了。
我終于可以忘掉并保持自己每如新讀的驚奇。我終于可以既有深睡的休憩又有愛的休憩。我終于可以再次寫關(guān)于他的詩了。
他是人間事物涌現(xiàn)。他是時間煙火涌現(xiàn)。他有寫詩的大力但沒有扛起生活的大力。歲月蹉跎,他終于變成了鐵石之重在人間的存在和消散。
煙云四散。整個宇宙澄澈如藍。
讀昌耀,其實不僅僅是讀昌耀,其實是在讀“我們命運的層次”。隨意翻卷的冊頁,猶如固定下來的青山,我們抬頭俯首,皆遮不斷的青山。
隨意的翻卷……但逝水湯湯,但青光明媚……空闊和一望如碧的青山,高高大大的青山,詩人、牧人、過客匆匆,但又沉寂萬年的青山。
千萬種凝視,但已大體如是;籠罩在萬眾矚目之下的青山。詩人皆已作古的青山。青山埋沒了詩人之魂,但還是讓春季的綠色“輕輕地劃過去了”。
煙云四散。時代的曠古之意……
需要以一種特別的力寫出“時代的曠古之意”?不,那青色的墻壁也從未描畫。那天穹的“顏色的名字”從未描畫。時代感只是一輪“兒時之月”。
輕輕地劃過去了,春天的蔥蘢的顏色。
輕輕地劃過去了,“時代的曠古之意”。在那些古鎮(zhèn)的街頭,流水的波紋也從未固定地形成。山巒的顏色澄碧……
輕輕地劃過去了,我一眼望去揚塵如霧的青山。我一眼望去揚塵如霧的此刻青山!
無怪乎我會喜歡他的詩作,實在是于此大有心會。我不喜“詩之薄技”,但時時令我得啟示的是——我從來都極珍視詩的“發(fā)掘”和“氣息涌流”。
如果注意力過于集中在世俗的方向,結(jié)論是顯而易見的。我們不會痛悔自己的無知,反而會熱衷于嘲笑那些借故走開的人。田畝的闊達、鷹隼的飛翔,早已激不起我們的興趣了,唯一使我們感到有意義的就是受百毒之侵的“人間”。
大詩人是一個自我的“整體”,切不可“尋章摘句”地看待他。
事實上,我如果能夠不展開想象力,我就成功了。陽光的逼視如儀,正是如此從容地證明了這一點。
優(yōu)秀的詩歌總會穿越時間的阻隔,就像專為無數(shù)的后來,無數(shù)的今天寫下的。
很多時候,我們生命的局限性昭然在目。我們需要以突破自我的方式來突破它的防堤,需要以一種理想主義的方式(文學的)來突破生死之間的逼仄?;蛘呖梢哉f,使我們的足跡變得闊大的一個根由便是我們誕生和存在的渺小。我們不會滿足于自我的本位而不思奔走,無論是地理時空上的挪移還是心靈內(nèi)在的狼奔豕突——這種帶有時間性的變遷填補著我們生命中不足語人的精神空缺。書寫,正是在這個維度上使我們的力量(須臾和虛無)得以呈現(xiàn)。很多年來,我都將西部詩人昌耀視為我精神旅途上的一個“僧人”,面對他的書寫進行念誦,成為我寂寂長日中可以久久思之和憧憬的一類功課。但是,日常生活的紛繁忙碌,使我對他的閱讀少之又少;即便如此,我也還是通讀了他的全部詩卷,通讀了關(guān)于他的傳記。他的一切精神的昂揚和蟄伏都使我服氣。(“我從文學的角度來讀他?!保┰谶@片土地上,我能感覺到他的氣息離我如此之近。昌耀詩歌對于命運的吁求與一切杰出的藝術(shù)家心靈是相似的。尤其是在他生命的后期,他一再地向著自我靈魂的邊境進行沖擊,他用盡了他有限的呼吸和力。由他所書寫的這片隆起的西部高原是超越時空的;他的不朽正由此而奠定。(我讀昌耀如此,讀卡夫卡如此,讀佩索阿和策蘭都是如此。在他們對于自我的深究和無以遣懷的“愛的狂熱”中,一種我們看不見的,卻更為張大的“時空”正是以另外的方式存在和建立起來的。)昌耀或許是我們這個時代罕見的高峰。他沖破了板結(jié)的地塊,深挖出歷史和時代裂隙中“詩”的涌流。
好詩是蘊意無窮的。你不能只從一個單一的角度讀它。那樣,就把它讀死了。須知,它有無窮的活。
珍奇的詩也都有光芒的棱角。你每次讀,都可以抓住一點,當完整的閱讀完成,光芒就會匯集起來,如長虹貫日,真是罕有其匹。
珍奇的詩的豐富性,又是精簡到極限的。它光芒的棱角所在便是他珍奇的極限(因此有跡可尋)。但是,陌生的初讀仍是最佳和至高的閱讀。(因為,人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所以,初讀好書尤其需要屏息凝神,最好在黎明初起時。好書的豐富,當與日出時潔凈的光芒和晨露凝霜同質(zhì)。
寫詩亦如是。思維如電,它不會去去復來。形影難覓,因此你要力爭保持自我清明的視覺。
光芒不會太多,它總有盡時。那全范圍的覆蓋是假的,你不要信它。我有時走到過路人待的那個路口,看到斜陽荒草,就像走到生命的盡頭。我不知道我的愛與生命有多長,但時間精確的點距卻一天比一天固定下來。衰老和疲憊襲擾我的心。我只能告訴你,光芒是四角的怪獸。它到處都有,向四面八方,綻放涌動的花環(huán)。如果你真的能夠理解那漸漸泯滅的光,就一定不會悲傷。你在生命河流中的水量尚且充沛,那需要重新劃分的句子還沒有爬上你的額頭。但你也得明白,戲的后半場已經(jīng)開始了。你早年射出的光線總得收回。你需要繪制你的現(xiàn)在。在大半寂靜、只有極少喧囂的角落里,你需要繪制你的語言和色彩。你需要為你的羽毛裝一只疾動的盤子。時間向天際運行但你從不自知。那稠密的人叢中只有你還耽于光芒彌天的審美。你事實上已經(jīng)遠遠地離開了但你從不自知。匆促而空蕩的夜色中帶有時間漸變的征候,水瘦山長,你提燈行路而孤身四望。那場面上的星辰大海都有一個曲線書寫的未來,你應該將你的徘徊銘刻隴上……那里春花靜悄悄地綻開,你頭頂?shù)脑律桶酌C5难?,都在靜悄悄地綻開。
那是臥牛的場地。那是風雨剝蝕的天空。那是披頭士的舞。那是一枚韌性而彎曲的錢幣。那是黑土包。幾個孩子走過它的腳下。誰還認得它呢?
彎枝條低月亮都在聚集。那最美的孩童扯起黑土包。山峰和美都在聚集。低吟的苦詩和荊棘的引路都在聚集。
那些虛幻的碎影子并不堅實。那些石頭都是怪物轉(zhuǎn)化。他們出落在這里的大地間,融入凡塵的落花。他們慌亂的腳步將早晨的風也踏亂了,等不來那些觸目驚心的友人,也等不來失魂落魄的熾熱之光。他們抓捕著什么,卻空無一物。在整個世間,遍布了那種灰色蔓延的小路,塵煙滾滾,他們的睡眠和走動都修飾著戰(zhàn)爭(日復一日的塵煙滾滾)。我跟你講,不識者都很榮耀,是很好的人。那些花叢中種植和埋葬的蚯蚓也很榮耀,它們經(jīng)過的大地在被開墾過后再度恢復平靜。沉浮無極的只是那些虛幻的碎影子。僅僅時隔百年又有什么要緊?當紫色的鸚鵡回頭,他們跳躍著鉆到三個大人的背面。一切都如同昨天。當跳躍的鸚鵡回頭,他們跳躍著進入胡同狹窄而深廣的日常里去了。我曾經(jīng)目睹他們的生死,能想象到他們在眠床上酣睡的樣子。那是在爺爺安詳離世那年,春水泛濫,柳葉嬌媚,行者并無疆界。當然,時間被限定在那種清奇生死里并不回頭。你垂目四顧,時間多么寧靜而小啊,它照射著但并不回應。隔過山去,又是一番人流涌動的街景。黃昏時分,那帶頭入夜的人也翻越峰巒去了。
不要擔心有蚊蟲吸你的血,不要擔心天氣陰晴不定。你無須知道:只要駐扎營地,你的心就會隨日出日落一次次翻新。你無悔改的惆悵春天記得你,你瀑布前的裸體記得你。山中遨游的時間只是一棵棵蔥蘢青草。它們落在灰上?你無須知道:大夫們住的樹梢就長在尖山頂。迎客松的樹皮被刮削盡了,你浸濕自我的血落在元月。你醫(yī)治百病的圣手如今已蒼老如古。你優(yōu)游如歲月,山中有大夫。那些事沉積在無人放牧的黃昏。大熱量的廚房流出濃油。你看啊看啊,就是這些日子。黃蜂盛滿燈油謝謝你。密雨、迷霧、泥污中的森林:一排雨后新筍謝謝你。
離天亮還有一段時間。但我已經(jīng)醒來。這段時間習慣了早醒。無論夜里多么晚睡,早晨一旦蘇醒便睡意全無。我在書房里,黑暗敞開后的黎明看起來多么浩瀚啊。我知道曙光在前,但我只是身處日光升騰前的書房,它自身并不生產(chǎn)日光。時間之核里,幾乎沒有什么可以播報。仿佛,“記憶收縮的枯井,早已裝不下一滴淚水”,而“人心紛紛如牢獄”,而書房的陽臺永遠朝向“時間的外面”。書房面對大千世界,書房面對如云的廣漠。我從一數(shù)到十,再數(shù)到百。我并不喜歡這虛偽的、寧靜的羅列。黑暗中透著人造的亮光。機械;綿延;持久。它們能把你驚動,從夢境里將你拽出。它們還只是守候在此刻的亮光。不保證時序在五百萬年后仍如此守恒。你想象的萬物是靜悄悄地發(fā)生的,肉眼看不見的。你所注視的點滴,也并不是擁被圍爐的昭示。我承襲先人既死的意志,并無守候之心地自處。它們,那些紋絲不動的黑暗,在五百萬年前就是這樣了。但是書房的建立、破敗和流散卻等不到五百萬年的風云。云層深厚,它們只是一些微小的粒子。它們無法自我保持持久的動力和此刻的恒定共在……我突見晨曦滲透在黑暗中的灰蒙蒙的光在涌動。此刻,晨曦帶走的露水和苦澀正一點一滴地找回來。你大可不必迷戀那些在晨光中叫囂的人……
每一刻的鐘聲都不同。每一刻都有新旋律,寄居于它唯新的,不設限的未來。世界之大,但每一刻的鐘聲都不值得傾聽,它的流逝——只是為了占有虛空。但你會有更多的,更多的鐘聲?
我仍留戀風,瞬息而過的云層和短暫的劍刃。我經(jīng)常會想起詩人雷預謨的荒唐一生。剪刀,鋒刃,前往阿爾卑斯山脈路上的雷鳴電閃。時間是一柄尺子,令你蹲下,測出你彎腰時的靈魂之深。雷預謨是上古時間中最荒唐的詩人,他從不曾寫出半個句子,但他的嗓音神鬼莫測。“要寫,要寫出那種句子?!蔽胰粤魬?,覺得自己瘋狂的心才是對的。想起你時已是夜深。我緊緊衣領渡過河去——“要寫,要寫出神鬼莫測的句子?!蔽覇栠^他此行向西多遠,你忘記了吧?在葬禮的高處,有一個空心雷預謨在獨舞指路!
黎明的蘇醒像一個正直的匪徒所為——就這樣,我陪伴他終生,直到他溘然逝去。
秘密的水攜帶著秘密的紅花、記憶的種子般的清芬、山崗上層巒疊嶂的事物——直到一切涌現(xiàn)的力沖決果蔬的防堤,直到一切爆破的力使夜晚的三原色冷凝下來。秘密的水攜帶著秘密的紅花……
我多么愛這人間啊,無比精粹和杰出的愛,可以不羅列而達繁富與濃烈的愛!
獨坐于黑暗中的未必是孤魂。孤魂是不朽的,但黑暗里的獨坐卻是浮云般的濁物。沒有清風送別,只有黑暗里的、靜止的、過于頻繁的獨坐。
生命只是夢想一刻的誤食。生命只是一枝火焰的秀麗紋章。生命只是窮盡上帝之思的屋宇。
我與你相別,已然盡年盡月。我沒有沉默,但卻一直無言。我將自己沉默的疤融匯在了我的無言里面。
談論思想的人心頭總會奔騰著“思想的駿馬”,但曠野無盡——談論思想的人,將最大可能地與枯竭和單調(diào)為伍。駿馬的奔騰沒有止歇,但枯萎的河面卻長存世間。嘉禾的生滅和離別長存世間。
如果時間夸大其詞,我們也能沉浸其中。你理解錯了“草木凋零”,但燥熱的水分子在發(fā)出聲音。你秘密的旅行建立,但空虛的時間在發(fā)出聲音。
從那條通往舊日山頂?shù)男竭~過積雪上山,你看那些骸骨因為饑餓而變得消瘦,他們存在于舊日秩序的內(nèi)部而慢慢變得消瘦。
你此行的目的地未必同于萬物。為此你驚呼時間的旅行,反復經(jīng)歷那些花兒的綻放。去年今日的晨光奔騰,它將那些余暉作為利息向你償付。你懵懂而熱烈地面向它……
你懵懂而熱烈地,完全沒有頭緒地向前走去。
讀它們遺留在風雨中的經(jīng)卷吧。他們勁健的骸骨守護他們的經(jīng)卷。在高山烈日下……
一些集體性的思緒在運行。旅途中同步趕工的建筑之聲嚶嚶嗡嗡地響著。你熱烈著,懵懂著。
祈禱之聲也變得空曠。
那些用意志力筑成的劃痕也變得空曠。
你瞧瞧那些帝王。他們拖帶輜重的旅行。你瞧瞧詩人們含辛茹苦的旅行,哲學家孜孜以求的旅行。
沒有終結(jié)之地和出發(fā)感覺的旅行。隨處揚鞭奮蹄的旅行。這是一種特殊的旨意:便以此旅行來成就吧,在你發(fā)出呼救之聲的下午,你聽聞雷雨疾呼痛斷腸,而天涯故土同在。
那些斜倚土墻、攀上屋梁的草木目睹你的旅行,它們沿著萬物固有的軌跡復蘇,年年繚繞盤旋,生之旅行的光潛隱在那里。如一陣陣風聲蔥蘢,真實,寫下萬物本有的句子。
這些年你奔走于外,任田園荒蕪。式微,式微,胡不歸?那些屋脊上的草木負重沉浮,露于青天一線。
這些年你奔走于外,你看到那些時或陰晴不辨的青天了嗎?
當你逗留于外,而故土草木橫長,你看到那草木之畔、寓人靈慧的青天了嗎?
寫作者在觀察生活,但這僅僅是表象。在語詞所能夠做到的最深的承載中,寫作者不僅能夠看到被寫者在擊鼓,而且能夠?qū)λl(fā)出的壓迫心臟的力度感同身受。也可以這樣說,寫作者只有擁有了被寫者作用于寫作一事上的明晰的鼓舞,寫作的意義才能得以彰顯。但是,山水之繪,上帝的創(chuàng)世都難以僅僅通過寫作的時刻加以描摹。它們所擁有的最奇幻的高潮部分一定還有他物介入。
將寫作的令人迷戀的部分集錦為云蒸霞蔚的創(chuàng)世紀應該是詩人中的詩人的事。他們在廣漠上筑屋,并隨著流沙消逝,隨著廣漠浮于原野。堅定的根被埋藏在數(shù)丈深的沙塵的底部。那一點一點的時間細紋就是詩人的頭顱。它精巧地裝飾著灌木和青草。
他物也是雜質(zhì),是測繪師心中突兀涌動的風云,是上帝的手足,是那些臉朝天空的人仰頸所感受到的天暈地眩感。他物是夢境里的赤松子。
時間,在詩歌中最為堅實而不容破碎。那司法神面對時間發(fā)明者的肆意渡河也會發(fā)怵。司法神難以明白時間運行的訣竅,他只是經(jīng)常面對一些真實的故事而心有戚戚也。
眾人奮力寫出的丹青詩往往住在廣漠和天穹的句子里。但風云激蕩,它們年復一年地被沖刷。眾人心頭環(huán)繞的星球轉(zhuǎn)動之聲介于瞬息和瞬息之間,那些寫作者,他們哽咽著失去重力,那種空虛感,是他們始終不泯的鄉(xiāng)愁。
他砌了最后幾塊磚,使他的院落最后成型。在此之前,一切都亂得不成樣子。院子多小啊,如果不是他及時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他相信院子還會繼續(xù)小下去,直至小到無形。他沒有等來援軍,也看不到日光起落時的金黃色。他相信就是為了達成這樣無視日光升落的目標,他才搭建了這所院子。在村莊的外圍,他是孤零零的建筑師。他的院子左側(cè)便是懸崖,那里雞鳴狗盜共度時日。院子外面也有孤零零的荒草,如果他夜游出門,也有一番好走。他有時會看到旅人夜渡,從懸崖的底部上升,變成荒草孤墳中的一顆星辰。灰突突的夜色中,有時也會看到他夜渡離夢,從院子的上空降落,變成一個羈旅于故土的游子?;牟葑R別舊物,流寓邊關(guān),潺湲如一場徐迂大戲。何處?何物?他砌筑院落的樣子和鳥兒筑巢相似,他們都沒有株瓣的輝煌,但同有一日兩矚目的感光。
我必須拋開你,讓世界保持驚異。我流河里的血,隔斷同你的聯(lián)系。我們向來不相見,但我閱讀你,用眼鏡吸收。除去上坡的短路,我們只剩下一葦蘆草,一座花蕾之距。那里密密麻麻地安排了查詢的人群。你落座吧,一旦落座你便是我們的了。現(xiàn)在就是這樣,說什么也不能再讓你回到斜陽那里??粗汩_開心心,這是對的。蠻牛也會首肯我們的做法。那山上的云霧也還記得我們,它們首肯的白色就是時間的正宗。那里自我們下樓后落雨。白色的夜晚,雨水打到了窗玻璃上。我們聆聽窗外,紅花綠葉之后,窗外一片潔白。
要相信萬物心靈自持的智慧和感覺的敏銳。不一定要,甚至千萬不要追求完整和圓融——在那遠天的輪廓線上,充滿了峭巖和齲齒,它們沒有來自造物之功,它們只是自身的生成和抵達。在那遠天的輪廓線上,重裝的黎明光芒萬丈。它們有一種準確的黎明特性:荷負大地之重而有遠天的光輝。但它們都不兼?zhèn)淅杳髦靼荡蔚诘耐暾?,它們只是黎明燦爛之極的片面。
在遠天的輪廓線上,唯時間是空蕩蕩的寰宇的巨子。但有時我們賦予時間某種具體的形態(tài)。它們是峭巖和齲齒的閃耀?是割裂和銜接了你我的萬物聲調(diào)。上帝雖然混融其中,但他以自我的容顏凸顯了某種存在的局限。所以,上帝應該是無傳記的人,但是,上帝有時又播下了某種文明的種子。
上帝的視角其實只是某種文明之神性的視角。上帝的視角中帶有某種特殊的強調(diào)。上帝甚至對蠻荒之世心存怨恨,因此他才造出了人世的滄桑流變這一無限小的黎明。
唯造物是神之秘密命運的凹凸。但是人世的黎明無限小,人世的泥濘過于短暫,它沒有生成鐵銹的磅礴而肆意的閃光。
但是遠天的輪廓線可在遠眺中存在。它有獨立的山峰、齲齒和峭巖般的美。它有雪霽后無可辯駁的白色形容。它有完全無悲喜和記憶的時間寥廓。它的時間寥廓才是自然天成。它沒有落下任何人世的泥土的種子。在人世的山峰中觀察遠天的輪廓線,“吾自按捺不動”,才是最獨立無羈的天地曠遠和時間寥廓……
織造物叢生,在五月的迷霧中……
一開始,“神看著這存在”,后來才有人出面,將其放歸人間。謝謝這些顧客,他們都心懷理想,唯有我,離開了最初的意志力,變得渾渾噩噩,“只知道一天中最早的晨曦的到來”。幸好有神的惠顧,他完整地沿襲、承納了我的夢境。這是我最初的領地,夜色撩人中濃密的霧是我的夢境。那些人物都來自神的授意,他們盤踞了七個小時,為我的萬古長夜涂抹沉重顏色。幸好有神的到來——今古轉(zhuǎn)圜,他們制造了天地之間空茫茫的杯盤。
致意這些偉大的靈魂可以讓我深察世事如云的本質(zhì)。從某種程度上講,我們?nèi)缃竦纳罴词撬麄冊?jīng)的靈魂圖騰在此世和未來的延續(xù)。造物任憑語言和文字積存,因此造物是公正的。我有時會覺得自己的喘息的韻律離他們?nèi)绱酥_@也是造物的公正所賜予我的某種神秘的征兆。我深信自己的思考中有虔誠的信服之念,因此我深信詩會去除和收納一切。詩具備造物中以萬物為芻狗的恒定表情,因此詩是人之信和天地間的公正。詩完成了我們所有不可能的情感,因此致意這些曾經(jīng)以靈魂鑄造詩篇的人也是致意浮云,也是向夜色致意,也是致意酷寒中的烈日在天。蒼穹遙望,與我們晨曦中漸次抬升的目光互為造物的兩端。
天空晴朗,我用泉水洗滌。那眾山聚集的穹星,像一顆顆珍珠被洗滌。我付出我愛惜的頭顱和血液,用我的付出去洗滌。你當明白物體的指歸即刻出發(fā),來到當年那些群蟻的守衛(wèi)之地,那地上的青草被洗滌。語言織造的綢布蒙上有靈的神圣,那是他們羞澀的眼神需要被洗滌。除去阻擋視線的灰塵,才是人間煙火里的城樓,那最高的十字語言被洗滌。除去眾生有愛的悲傷,你食不果腹的夢寐語言被洗滌。2020年,你攀山越嶺來到了這個世界,你的前躬的身軀是恐龍時代落下的灰燼之羽,你的恐龍時代廣場需要被洗滌。眾山抽搐無盡,靜如磐石,滋潤和托舉眾山的星球需要被洗滌。任憑星際運行于軌道,賦予它們秩序的宇宙被洗滌。上帝有時會發(fā)出瓢潑的語言,上帝張開的雙唇需要被青草和花卉洗滌。那藤蔓攀援的柱子,需要被建設者須發(fā)張大的神情洗滌。此地人稠如海,從天空飄來,那惆悵而死亡的世紀之血需要被供奉和洗滌。
我有時會感激我猙獰而無畏的內(nèi)心。我有時會感激我畏怯如鼠的內(nèi)心。我有時會感激我高高大大的內(nèi)心。我有時會感激我浩瀚如日月的內(nèi)心。我有時會恐慌于我內(nèi)心的落寞和靜止。我有時會聆聽并勸說我的內(nèi)心。我有時會忘卻,但更致力于平抑我的內(nèi)心。我或許并無一顆徹徹底底的內(nèi)心,我提出的所有內(nèi)心中存在的愿望都是錯的。我事實上只有一個澄澈的臟污之念。我內(nèi)心的許多夢寐和愚鈍都凸顯了它在本質(zhì)上的虛無不存。
某日,大河泛為金色。而薔薇花園的折光都集中在東墻角那里。如此明亮!我走過它外面的街區(qū),仍能感到玄幻而明亮的折光。強大的種子被他們運載到地里,東墻角挖不倒它們,也無法埋葬它們。但是因為折光的存在,河流如同一口古鐘,它沉悶而悠揚。我們走過街區(qū)的外面,廣場上人聲鼎沸。是誰在那里玩鬧?那發(fā)聲的大人也有他虛無的苦楚。在須臾之中露出胯骨的胖子,是他們的領袖?他一個人走來走去。時間的力量他已經(jīng)忘記了。東墻角的光現(xiàn)在集中到幾束花的花瓣上,它飛快地成長,集中了妖媚和芳醇。東墻角還曾經(jīng)生長過數(shù)枝梅花,但記得它的人已經(jīng)不多。現(xiàn)在只有一些無名花朵如虛幻的火開放在凡間。我們顫顫巍巍地前往旅行地,中途遇到了一些露營的人。他們都聽說了那次戰(zhàn)爭。你瞧,他們都聽說了。如果日出渡河,而東墻角的光可以升騰而至,那你便不必有任何擔心。你起得雖早,但入睡得很快。你隨時隨地都可以挽回你所失去的。是的,隨時隨地,在古東方的花園里,你右擎蒼,左牽黃,心神奔突,肢體伸展。你還需要命令一只烏鴉返回它簡陋的巢穴嗎?獨處無所長,我們要憤而離地。
關(guān)于寫作。其實我可能始終停留于起點上,以一個助跑的姿勢度過終生,我始終沒有真正踏上去往他鄉(xiāng)的長路。但萬物的光芒因為凝聚而突出,那最為凝重的露珠是不朽的。
關(guān)于露珠。正是一種求之不得的晶瑩易逝,促成了它們的安息和不朽。
樓層下的陽光(金銀大地上)涂滿了異獸。它們俯瞰天空的時候正是時間的倒立泛濫之機。那些陰沉沉的草木影子、山水面容都在通天徹地的宇宙中漂浮。宇宙的空闊是我們所看不到的珍奇花束。
每一個人的寫作中都充斥著對自我寫作的辯白。這是他的思維得以運轉(zhuǎn)而不停滯的必然。在我們?yōu)榻⒁徽贝髲B而努力的途中,萬千星云圖像集中在你的上空。正是它們在開啟一種新生命:你寫作的目的是為了看守那些音速極快的囈語。
關(guān)于囈語。你匍匐得足夠低才能看到它。你需要緊閉雙目,才能逼近那個虛空中的圖像。那些溝壑里有嬰幼兒尸體。事實上,你見識過的死亡太多了。你軟弱的同情心不足以解救,但它們反復地打開你的夢幻之門。你需要以什么樣的方式造出夢幻語言的句子呢?
你軟弱的同情心不足以解救……
關(guān)于重復:你要知道,寰宇周而復始,它并非一徑地前趨而不回頭。你記憶里有猛虎,它在荒寒的黎明中嘯傲長空。那些涌流而來的猛虎聲支撐他度過了七十二年?;孟刖褪沁@樣誕生的。
那些被驅(qū)趕著離開原始森林的人群就在我們眾目睽睽之下生殖。他們分轄著季節(jié)、水流、狂風和雷霆。你沒有領受密語,你當然不知道他們以寧靜的方式狂飆突進了一億五千萬年。
那奔跑在前的人也有錯誤。那暗自存蓄悲傷和欣悅的人也有錯誤。那逍遙而游的人也有錯誤。熾熱的聲色蒸騰著原始森林。那些噴涌而至的原始森林?
在我們視線的一個逼仄的空白處,隆鼻的祖母作圖勾繪前生:那些繁盛的扭轉(zhuǎn)乾坤的耕耘之鋤。那些峰巒枝節(jié)……當然,她是萬千人的祖母,集柔情的絮叨和霸王之氣于一身。你見過她,在我們視線的一個逼仄空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