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建云
摘要:城市建設直接關系著人們的安危,這就對土木工程建筑的建設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會直接對土木工程建筑質量產生影響,因此,科學選用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尤為重要?;诖耍疚氖紫葘Υ篌w積混凝土結構進行了簡介,其次對土木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重要性、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特點、大體積混凝土產生自縮的原因、大體積混凝土出現裂縫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優(yōu)化土木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措施,旨在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和借鑒作用。
關鍵詞:土木工程;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引言
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是較為廣泛的,不僅滿足了建筑業(yè)發(fā)展的需求,也是建筑業(yè)發(fā)展的技術支持和質量保證。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依然會出現裂縫等問題,對工程外觀、工程質量、工程建設進度等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對土木工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產生裂縫原因進行研究,同時優(yōu)化施工技術,實現土木工程質量保障。
1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產生裂縫的原因
1.1混凝土收縮的影響
土木工程應用大體積混凝土建設施工的過程中,為保障混凝土澆筑后凝結硬化的質量,這時,就應該確保其有約兩成的水分,然而,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時常會因施工人員不能對混凝土施工后,養(yǎng)護期間的水分蒸發(fā)進行有效控制而增大混凝土的收縮,這樣一來,很容易出現裂縫現象,進而影響施工的質量。除此之外,由于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通常情況下,會使用大體積混凝土,基于這一現狀,為了能夠確?;炷恋馁|量,一般而言,施工人員會加入適當的添加劑等,因此,這就對施工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應該有效控制混凝土水分蒸發(fā),這一環(huán)節(jié)會對整個施工流程帶來影響,因此,需要施工人員加以重視,以便減少不必要的問題出現,減少裂縫現象,確保施工流程的高效性、合理性。
1.2外部氣溫變化
由于水泥水化過程放熱,因此對于混凝土的溫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施工過程中大體積混凝土內部水化過程延續(xù)時間較長,如果外部氣溫過低或短時間內降低,都可能增加大體積混凝土的內外溫差,溫度應力不斷增加,進而造成混凝土裂縫的出現。溫差的存在會引發(fā)溫度應力的作用,溫度應力的大小與溫差成正相關。如果外部氣溫較高,會造成大體積混凝土更難散熱,其內部最高溫度可能會達到60℃左右,因此外部氣溫變化也是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產生的重要影響因素。
1.3混凝土自縮引起的裂縫
水泥硬化是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水泥在硬化過程中需要大約30%的水分,正常情況下,剩余的水分就會被蒸發(fā)掉,如果水分蒸發(fā)過程出現異常情況,就會產生自縮值,引起混凝土收縮,混凝土的收縮程度與自縮值存在很大的聯系。而導致混凝土產生自縮值的主要原因是材料,如在使用后期,由廢渣制成的混凝土自縮值會增大,在使用早期,由細材料制成的混凝土的自縮值較大。此外,還有大體積混凝土材料中礦物摻和比例、外加劑,如減水劑和膨脹劑,水灰的比例、骨料的類型及含量都會對混凝土的自縮產生影響。
2土木工程建筑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
2.1溫度應力控制的技術
①外部溫度控制。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需要注意外部溫度的影響,炎熱的夏季,混凝土澆筑溫度的急劇上升會產生溫度應力,從而造成混凝土穩(wěn)定性的變化。因此在澆筑時,要注意外部溫度,選擇適宜的天氣情況,進行混凝土作業(yè)。②內部約束力的控制。溫度是造成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內部約束力的關鍵因素,因此需要注重對溫度的控制,重視溫度應力的影響。大體積混凝土溫差變化較大的時間是澆筑結束后的72小時內,因此在此時間段內,要積極進行混凝土養(yǎng)護工作,實行現場值班的管理制度,對混凝土情況進行周期性測量,對測量過程進行詳細記錄,保證養(yǎng)護措施的跟進與及時。具體在大體積混凝土養(yǎng)護過程中,主要是為了保證混凝土的濕度、溫度情況處于適宜狀態(tài),控制內外溫度差在允許范圍內,這樣才能夠保證混凝土強度的有序增強,有效防治裂縫產生。養(yǎng)護過程中,應做到“勤保濕、緩降溫”。大體積混凝土在夏季和冬季的養(yǎng)護措施由于氣溫的不同而不同。夏季施工由于氣溫較高,一般采用蓄水或流水保護形式,而冬季則適宜采用麻袋覆蓋、碘鎢燈照射的養(yǎng)護形式。希望要根據混凝土材料以及添加劑的不同選擇適宜的養(yǎng)護時間。養(yǎng)護過程中要根據混凝土實際情況進行方案的選擇和調整。
2.2注重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提高
要想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①科學加入添加劑。在混凝土原料中增加添加劑是控制其自縮值的有效方式之一,目前常用的添加劑有減水劑和膨脹劑,需注意的是,添加劑的摻加需要嚴格按照混凝土外加劑的規(guī)范標準進行,這樣才能確保自縮值在規(guī)定范圍內,增強其抗裂性;②與時俱進,關注新型混凝土材料。目前新型混凝土材料主要有活性微粒混凝土、纖維增強混凝土、輕質混凝土等,這些新型混凝土都具有抗拉強度高、抗裂性能好的優(yōu)勢;③注重添加配筋合理性。合理添加配筋也是提升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有效途徑之一;④注重混凝土原材料的調配比例。科學配比混凝土原材料是提升其抗裂性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在進行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前,技術人員應該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比例進行原材料配比,如有條件可以先提前實驗,準確計算各種原料的比例。這樣才能保證混凝土的強度達到施工要求。此外,還需重視混凝土的攪拌工作,均勻攪拌,防止出現離析問題。
2.3科學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土木工程建筑當中的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重點是加強水化熱控制力度,水化熱主要來源于水泥材料,施工企業(yè)要科學控制大體積混凝土的配合比,從根本上減少水泥水化熱的產生。在選擇水泥材料的過程當中,盡可能選擇水化熱比較低的水泥材料,常見的主要有礦渣水泥與硅酸鹽水泥等等。例如,在本工程項目當中,施工單位采用礦渣硅酸鹽水泥為原材料,水化熱保持在42.5℃~52.5℃左右,與該地區(qū)的溫度差異比較小,使得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內部溫度與外部溫度差得到有效控制,降低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出現大面積裂縫的概率,真正達到提高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的目的。
2.4全方位動態(tài)監(jiān)控施工過程
一般而言,在澆筑混凝土的時候,相關的工作人員務必要在現場,對整個過程實施有效的把控,與此同時,要按照澆筑施工的具體情況,對那些容易出現問題的環(huán)節(jié)實施全面的把控以及相應的預防,進一步確保試驗工作的科學性、有效性,按照相應的檢測結果可知,在施工過程中,要對配比方案進行有效的落實,進而確保施工的質量,使整個施工流程更加高效。同時,施工企業(yè)也必須認真嚴格地落實混凝土振搗施工人員的實操能力培訓,開展針對性的技能培訓,以提高澆筑、振搗、養(yǎng)護施工技術水平,并制定完善的考核機制。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土木工程建筑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要點進行科學的分析,例如科學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加強混凝土施工溫度控制力度、做好混凝土施工工藝控制工作等等,能夠保證土木工程建筑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強度得到進一步提升,防止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出現較大裂縫。
參考文獻
[1]張子嚴.港口與航道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縫問題及控制[J].工程技術研究,2019,4(13):116,148.
[2]謝先軍.淺談高層建筑轉換層框支梁夏季施工混凝土裂縫的控制[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19):4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