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江華 歐玉蘭
南華大學護理學院神經內科,湖南 衡陽 421001
腦卒中是臨床常見腦血管疾病之一,具有較高的致死率、致殘率,常使患者出現頭痛、嘔吐、昏迷、意識障礙等臨床癥狀,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1]。目前臨床認為康復訓練是腦卒中康復的重要治療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延緩其認知功能障礙,但傳統(tǒng)康復訓練法對于損傷較重患者康復效果不佳,具有一定局限性[2-3]。奧塔哥運動訓練是一種新型康復訓練法,可改善患者平衡能力,增加肌肉力量,康復效果較為滿意。但目前臨床對其研究并不多見,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給予腦卒中患者奧塔哥運動訓練干預,對其神經功能及運動功能的影響。具示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87例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經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根據單盲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42)及實驗組(n=45)。其中對照組男24例,女18例;年齡54~75歲,平均年齡(65.12±2.13)歲。實驗組男27例,女18例;年齡53~75歲,平均年齡(65.16±2.10)歲。統(tǒng)計學分析2組一般資料,差異無意義(P>0.05)。研究具有可對比。
1.2入選標準
1.2.1納入標準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4]中腦卒中診斷標準,且經CT、核磁共振等檢查確診;患者及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無精神疾病或認知功能障礙者;均為首次發(fā)病。
1.2.2排除標準 合并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病變者;合并惡性腫瘤者;既往存在腦血管疾病或者遺留功能障礙者;合并嚴重血液系統(tǒng)疾病或器質性疾病者。
1.3方法
1.3.1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護理康復訓練。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神經內科常規(guī)護理及治療干預,主要包括常規(guī)健康宣教、密切檢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用藥指導、飲食指導及預防并發(fā)癥等干預措施。肢體功能康復訓練:①超早期:若患者發(fā)病時間不超過2h,給予其被動訓練,主要包括肩關節(jié)、髖關節(jié)、踝關節(jié)等訓練;②早期:于患者入院1周左右,待其生命體征恢復平穩(wěn),對其肘關節(jié)、肩關節(jié)等實施屈伸活動,活動度由小到大,20~30min/次,2~3次/d;之后給予患者翻身訓練、起坐運動及橋式運動等創(chuàng)傷活動;協(xié)助患者將手臂伸過頭部,并保持雙側用力,指導患者10下/次,6次/d等。③穩(wěn)定期:患者發(fā)病2周后,評估其認知功能,若無障礙,可給予相應主動訓練,指導患者進行交叉雙手指,拇指帶動患側手指舉過頭頂,并給予雙腿屈曲及雙腳交叉移動等訓練,3~5s/次,每次重復10~15次。
1.3.2實驗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奧塔哥運動訓練干預。該訓練由5名護理人員及1名醫(yī)師共同指導。(1)首次干預:護理人員評估患者軀體功能、運動量及能接受的強度等,給予其個性化干預方案。向患者介紹疾病及奧塔哥運動訓練相關內容及干預具體方法等。(2)確定方案:護理人員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訓練方案,主要包括熱身訓練、肌力鍛煉及平衡訓練等。其中平衡訓練難度分為A~D級4級,D級最難,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適宜難度。(3)訓練具體內容:①熱身訓練:取患者站立位,頭部盡可能大幅度從左至右緩慢旋轉,重復5次;指導患者頸部自然放松,一只手緩慢向上推下頜部,使得頸部仰伸,并歸位,重復5次;取患者站立位,兩腳適當分開,雙手緩慢將軀干向左或者向右旋轉等。②肌力訓練:主要包括膝關節(jié)壓床訓練、臥位直腿抬高訓練、膝關節(jié)伸展以及膝關節(jié)屈曲等運動。③平衡訓練:主要包括倒退行走、屈膝運動、左右側方行走、“8”字行走、腳尖-腳跟站立、單腿站立、腳跟或者腳尖走、腳尖-腳跟倒退行走、爬樓梯運動等,30min/次,2~3次/周,均干預3個月。
1.4評價指標 ①對比兩組神經功能情況: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5]評估患者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神經功能缺損情況,該量表總分0~42分,分數越高,患者神經受損越嚴重。②對比兩組運動功能:采用功能綜合評定量表 (FCA)[6]評估患者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運動功能情況,該量表主要包括運動功能及認知功能兩方面,其中運動功能包括自我照料、括約肌功能、轉移、行走4個維度,共包括13個條目,每個條目1~6分,運動功能總分為13~78分,分數與運動功能呈正比。③護理滿意度對比:患者通過填寫本院自制護理滿意調查問卷對護理人員護理滿意程度進行評估,該表重測效度為0.786,量表總分為100分,其中非常滿意(90~100分)、滿意(60~89分)、不滿意(0~59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2.1神經功能對比 干預前,兩組NIHSS評分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干預后,兩組NIHSS評分均有所下降,且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NIHSS評分對比分)
2.2運動功能對比 干預前,兩組FCA評分比,差異不顯著(P>0.05);干預后,兩組FCA評分均有所升高,且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FCA評分對比分)
2.3護理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n(%)]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隨著我國老齡化不斷加重,腦卒中發(fā)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故給予患者安全有效干預方式至關重要[7]。目前康復訓練成為腦卒中患者接受的常規(guī)治療程序之一,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肢體功能及神經功能[8]。奧塔哥運動訓練是一種新型康復訓練方式,其主要針對患者下肢肌力及身體平衡能力進行鍛煉,經過給予患者14周科學、系統(tǒng)、個性化訓練,不僅可提高機體感受器的敏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機體運動能力,改善其軀體功能,進而提高生活能力等[9]。研究表示,平衡能力是指身體重心偏離穩(wěn)定位置時,機體可通過意識恢復自身穩(wěn)定能力,這也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經功能[10]。腦卒中患者中樞神經系統(tǒng)常受到阻礙,易導致其平衡能力下降,給予其奧塔哥運動訓練可在恢復患者平衡能力同時,改善其運動功能及神經功能。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3個月后,實驗組FCA評分高于對照組,且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較高,提示給予腦卒中患者奧塔哥運動訓練干預可改善患者神經功能,提高運動功能,利于提高護理滿意度。分析其原因在于,奧塔哥運動訓練從熱身訓練、肌力訓練、平衡訓練等對患者進行全面系統(tǒng)康復鍛煉,首先其要求護理人員對患者運動量及所能接受強度進行評估,并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適宜訓練難度,給予其個性化康復方案,可保證訓練過程安全性及訓練效果。
綜上所述,腦卒中患者給予奧塔哥運動訓練干預,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神經功能,提高運動功能,結合有效護理干預,可進一步提高護理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