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 麟
鱗甲目穿山甲科穿山甲屬,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極危物種。
中華穿山甲
Manis pentadactyla
2020年6月5日,為進一步加大對穿山甲的保護力度,中國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提升至一級,這標志著當前在中國自然分布的中華穿山甲,以及據(jù)文獻記載中國曾有分布的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將受到嚴格保護。
大家對于穿山甲的印象以及好奇之處,應(yīng)該就是穿山甲是不是真的會“穿山”。“穿山”二字雖然讓大家感覺到有些夸張,但是穿山甲的確是挖掘洞穴的能手,“鉆山”還是沒問題的。根據(jù)測驗結(jié)果,穿山甲每個小時可以挖掘3-5米,洞直徑為20-30厘米,所以通常我們看到穿山甲挖洞的時候很快就消失在洞穴中,可見它的挖掘速度之快。作為哺乳動物的一員,它沒有大多數(shù)哺乳動物的毛,但是它卻擁有一身金屬質(zhì)感的鱗甲,這副“鎧甲”使它在挖掘洞穴的時候威風(fēng)凜凜。
據(jù)《本草綱目》記載,穿山甲古稱“龍鯉”“鯪鯉”“石鯪魚”,屬于哺乳動物,也是僅存的鱗甲目哺乳動物七種之一,主要分布在亞洲和非洲南部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穿山甲的體形比較狹長,一般身長40-50厘米。全身覆有鱗甲,四肢粗短,尾巴較長且扁平,大約有30厘米長。背面略微隆起,體重在1.5-3千克之間。頭部是圓錐形狀的,眼睛小,嘴部尖,舌頭長,且沒有牙齒。穿山甲的腳部有5個比較發(fā)達的趾。前足的爪比較長,特別是中間的第三爪尤其的長,而后足的爪比較短小。從額頭的頂部至背、四肢外側(cè)、尾背腹面都有好像房屋的瓦一樣的鱗甲,呈黑褐色。鱗甲從背部的中央向兩側(cè)排列,呈縱列狀。
不要小看它金屬質(zhì)感的鱗甲和鋒利的肢體,這可是穿山甲用來挖掘的主要工具。它的爪子是比較發(fā)達的,鋒利并且十分有力。穿山甲用前爪挖土,而后爪配合往后刨土,這樣的前后搭配的效率是很高的。此外還有其他方法,就是運用它金屬般的鱗甲進行挖掘。首先它會用前爪把土刨的松一些,然后它會鉆進疏松的洞內(nèi),緊接著豎起身上的鱗甲,就好像是無數(shù)把“工兵鏟”,最后通過身體向洞外后退把土拉出洞外,這樣就可以把土直接運出洞外。它在洞穴中挖掘的時候,堅硬的鱗甲不斷在洞穴內(nèi)壁中摩擦,這樣可以讓洞穴結(jié)構(gòu)更加堅固,簡直是天生的“挖掘大師”。
穿山甲是特化物種,視覺基本退化,尤以嗅覺靈敏。 穿山甲的肝臟不大,肝解毒功能弱,免疫系統(tǒng)弱,屬于單室胃,胃中披著角質(zhì)膜,胃腺部的黏膜處密布許多呈“S”型的皺襞,借吞食時吞進胃中的小砂石將食物磨碎。穿山甲腸管表面平滑,小腸長。穿山甲喜歡吃白蟻,通過它那項挖掘的神技,對付深藏在地下的白蟻或者螞蟻們,那真的是得心應(yīng)手啊,挖掘蟻穴是分分鐘鐘的事。根據(jù)調(diào)查統(tǒng)計,一只成年體的穿山甲就可以保護約250畝的林地不受白蟻的威脅,穿山甲是真正的“森林衛(wèi)士”。
穿山甲的棲息地不是十分的固定。因為穿山甲還會上樹下水,所以它的活動范圍不再拘束。穿山甲棲息于丘陵、山麓、平原的樹林潮濕地帶。生活于各種各樣的棲息地,包括熱帶森林、針葉林、常綠闊葉林、竹林、草原和農(nóng)田。因為它喜歡打洞,所以住在潮濕洞穴會多一些。穿山甲習(xí)慣在剿滅了蟻穴后,把那里當做臨時住處生活幾天。夏天喜歡住在涼爽通風(fēng)的高地洞穴。冬天喜歡住在向陽背風(fēng)的低地洞穴,并且蜿蜒曲折十幾米,在較為溫暖的洞穴深處居住,有時還會連通幾個白蟻巢穴,方便作為它冬季的“口糧”。
穿山甲有自己的捕食“套路”。穿山甲身上有腐爛腥臭的味道,它有時裝成腐爛的“死尸”來引誘那些蟲類。等螞蟻和小蟲們靠近的時候,穿山甲就用舌頭把他們吃掉。所以說,如果穿山甲“不想努力”了,只需要躺下扮演“尸體”,就可以“飯來張口”了。此外穿山甲也會張開鱗甲吸引昆蟲進入間隙后閉合鱗甲,然后游到水中后打開鱗甲。讓櫥子門漂浮在水面上,方便穿山甲“任君多采擷”。
出于營養(yǎng)、醫(yī)學(xué)和享樂主義的目的,導(dǎo)致穿山甲保護的形勢比較嚴峻。穿山甲作為奢侈的野生肉類大量被奢侈消費者用高價格獲得。在傳統(tǒng)醫(yī)學(xué)文獻中,傳統(tǒng)藥物中使用穿山甲鱗片治療哺乳期婦女的皮膚問題,改善血液循環(huán)和刺激乳汁分泌,所以國家有關(guān)部門也在嚴格控制穿山甲鱗片的消耗量。由于需求量很大,進口也無法滿足需求,承受了巨大的采集壓力,但是我國依然嚴禁非法貿(mào)易。規(guī)?;t(yī)用,非法捕獵和非法貿(mào)易,成為穿山甲面臨生命威脅的主要原因。為了更好的保護穿山甲,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未被繼續(xù)收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