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延高
靈感有鑰匙,但不在上帝的手里。詩人靈慧,是尋找和使用鑰匙的人。只是生活過于喧囂雜蕪,心性若被雜念填充得枝枝叉叉,與靈感情投意合的靈性易于丟失,靜空無塵的禪悟空間就真的空空如也。
所以癡迷于寫作的詩人會讓心性追隨有靜氣的定力,把浮光掠影的虛幻沉淀下來。給經(jīng)歷了大起大落的情感找一處厚積薄發(fā)的酵池。讓懂事的靈感把降尊紆貴視為接地氣。自覺接納日常生活中積累、發(fā)酵出來的普通情愫、心念和感受。然后在某種特定狀態(tài)下別具一格地脫穎而出。給詩歌寫作一種我行我素的篡改力。讀完詩集《枕邊情書》似乎能從字里行間找到這么一種左沖右突的行走軌跡。憑直覺判斷,詩人建國應(yīng)該是一個態(tài)度認真,對生活細嚼慢咽的人,所以他品嘗到了反芻生活細節(jié)的味道。以這種味道入詩,就耐讀,耐品,耐人回味。很多詩句和高深背道而馳,透出樸實、哲思、睿智、和被理智打磨后的一種有掣制力的靈性。是內(nèi)斂被想象力鍛造后的有節(jié)制迸發(fā),堪稱溫柔的致命,直擊人心。
當(dāng)我跟隨詩句進入建國的內(nèi)心,發(fā)現(xiàn)他是一個有故事,有情趣,有內(nèi)心反叛,又重情重義的人。我一直認為,無論是詩言志,還是詩言情。憑藉的資本,一定是詩人的思想深度和情感的真摯。這既是想象力對共鳴度精心揣摩的向?qū)?,也是自我把持力不為冒充人性的情欲摧眉折腰的精神鋼?gòu)。他詩性人生的獨白讓我相信,大凡重情重義之人,都是有忍耐和犧牲精神的。還是通過詩句做證據(jù)揭示一個詩人的內(nèi)心本質(zhì)吧:
“蘆花一夜白了頭,風(fēng)是壓抑的哭聲?!?/p>
“我們飲盡快樂和憂傷之后,把空空的杯底亮給對方看?!?/p>
“二月下了太多的雨,河道里落滿了悲傷。”
“目光所及之處都是傷口,我是你新的傷口?!?/p>
“春天百花盛開,是大地的受難日”
“年把真相指給我們看,全世界都團圓了,我們不在一起”
是不是感覺到一種自抑,克制,擔(dān)待和忍耐?
愛是真情和肉欲都會營造的陷阱,欲念是每個人的情感的慫恿者,所以當(dāng)局的人進或退都是選擇,這容易使人在迷茫和清醒的糾葛中徘徊。比如:
“今晚我想知道,沒有你會怎樣,
一個人的生活還有意義嗎?”
“如果你是一個為情所困的人,
會看到鳥兒飛上飛下,像一聲聲嘆息?!?/p>
所以自控是需要定力的,自控作為無外科行為的自剖或斬斷。等于在無麻醉條件下任由一種疼痛啃噬自己哀感頑艷的幸福和情欲。盡管詩人一時的勇敢或懦弱是始作俑者,但迫于世俗和現(xiàn)實的境況,要為比愛更重要的愛退避三舍。守定干涸,把一顆自求風(fēng)干的心晾曬在不見沙礫的自設(shè)的戈壁上。祈求自滅的情感近于癡。
反過來,動物般放縱人性,很容易墮落成被情欲支配的信馬由韁。我喜,我樂,我刺激的揮霍私欲,真摯的情感就會和無情無義情欲勾搭成奸。相反,能給喜出望外的情欲打上鉚釘,就等于給流淌成一條大河的情感安上了剎車。讀罷詩集,感覺建國是在自我精神世界里御駕親征。本該有所專制和任性的他,給自己的性情勒了一根讓任性無法游刃有余的韁繩。
這其實是詩人壓制的內(nèi)心情感的自我博弈,有時越壓制證明情感越強烈。
“在一個小小的修道室沉思,數(shù)一數(shù)自己的心跳。”
“今晚沒有月亮,所以不要遠方,不要想遠方的人。”
“我把春天寄給你之后,留給自己的就只有冰天雪地了?!?/p>
“對立面已經(jīng)形成,掙扎或纏綿將歸于平靜,像青苔和大地講和?!?/p>
這不僅是自我壓抑,也是自我對過錯的理智譴責(zé),這就是境界。只有讀懂了詩人甘愿做出的犧牲,才知道他為什么能寫出這樣美好的句子。才知道為了愛不是口號,他甘愿為愛過的人豎起一道墻,把自己隔離在沒有鑄城的城外。他甘愿在心里為愛過的人永遠留出一座空房子,讓品嘗過滋味的疼和痛成為懺悔的守護神。
美的綻放很多時候來自于痛點,當(dāng)真情實感鐘情于一個人,幸福會孤光獨照。但時光行走的次序和情感被情愫鎖定的次序不會相濡以沫。于是就有了選擇的背逆。當(dāng)人要為一種道德和秩序的自省負責(zé),并親自用自己已經(jīng)伸出的期盼擁抱的雙手,把連筋帶骨的相依相許武斷地撕裂或拽開。血滴腥紅,怕人看見,只能讓它在悲痛中轉(zhuǎn)化成痛心疾首的淚滴。這時的淚最重,每一滴都能把沉重砸出一個坑。悲苦的人讓本體自我折磨,自陷于深坑底部,自責(zé),自省,懺悔。讓靈魂脫胎換骨,洗心革面。
所以不要簡單地說悲憤出詩人,悲憤的出口總對著客觀主體。建國是反其道而行之,時常把不懂得韜光養(yǎng)晦的矛頭指向自己。我只能說他把打擊自己作為了一種砥礪心性的內(nèi)修??纯此凇爸涟禃r刻”里寫出的詩句:
“今晚詩人已無力飛翔,
他那雙翅膀已經(jīng)融化。
今晚他將在黑暗的大地上行走,
每一步都是一小節(jié)苦難”
此時此刻詩人的痛絕對比常人重,否則不可能有后面的句子。
“你的淚打濕了我的手臂,
你有多少眼淚,
我的身體就有多少窟窿?!?/p>
可以想象,這淚有多大的沖擊力量。我不知道詩人有多大的過錯,但我可以想到這種過錯是因為愛,洗心向善的改過更是為了愛。他所承受的痛,其實是要為所愛的人討回一種補償。但他要愛到??菔癄€的人畢竟是知己而不是自己。這就叫揭開血痂為犯癡的愛去痛,痛到無法忘記。這即是忘我才可能生發(fā)的真情,為紀(jì)念真情寫下的詩句就一定具有核力量。閱讀的眼睛不管有無淚水,都會讓一種驚詫直抵自己大腦皮層。可以叫閱讀興奮,也可以叫閱讀共鳴。
依此解讀詩歌藝術(shù)的感染力,情感的真摯就和品格的質(zhì)地有了關(guān)聯(lián)。珠聯(lián)璧合的聚點應(yīng)該是藝術(shù)審美想從骨髓里粹選的一種真。真,可以讓不同形態(tài)的美在自造或他造的疼痛反映中實現(xiàn)為解脫而掙扎的自我破繭。于是審美出世的姿態(tài)定然多姿多彩,各形各色:有的沉迷于意境,有的顯現(xiàn)于畫面,有的潛心于語言別有用心的陌生。但咬破共鳴的本源力量一定是詩人的詩句里的真情實感。建國的《枕邊情書》里有太多能夠咬疼讀者思維的、用情感點石成金詩句。盡管詩人試圖用內(nèi)斂和矜持掩藏其錐心刺骨的力道,我還是能從中讀出“道是無情還有情”的犧牲和隱退氣度,這更讓人從一種反省后的自我扼殺中看到一種為愛犧牲的高尚。這種高尚相對于肉長的人心,真?zhèn)€是無堅不摧。
寫詩的至高境界應(yīng)該是詩人的靈性和讀者的共鳴在不約而同處無意幽會。是一種靈心慧識的共同奔赴。共鳴是雅的說法,俗一點說就是一見鐘情。但凡作者和讀者對眼的詩和句子。一定是靈感點化過的經(jīng)典。比如:
“你不在我身邊的時候,我在每一朵花里看到你?!?/p>
“三月在二月的肚子里行走”
“伸出手拉進一片雪花,像拉著一個虛無的朋友。”
“我們把家安在夢里,夢里沒有斷橋?!?/p>
“思念總比身體更早抵達,身體總走在思想前面”
靈感的點化是有魔性的,笨拙和通靈分道揚鑣所咬定的比喻、情境、畫面和意向抵達到驚心動魄的極致,語言組合就具有了聰明性。此時大智無巧。大拙藏慧。常常出現(xiàn)“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好句子。
用什么方式只是寫作手法的選擇,詩的力量在于揭示,而最酣暢淋漓的揭示在于情感的真實。情感可以讓沒有七情六欲的漢字學(xué)會眉目傳情。但情感的有效表達需要物象的藝術(shù)化,這就要借助想象力。建國是一個活在想象中的人,也是一個能夠憑借想象激活靈感的高手。這就給他的詩歌增加了靈性。想象力不僅需要生活的底蘊,還需要膽略和智慧。能想到“石頭是失去翅膀的鳥?!本湍芟氲健傍B是長出翅膀的石頭?!钡氲健笆^是老年的鳥,鳥是年輕的石頭”,制造想象力的靈感就要學(xué)會腦筋急轉(zhuǎn)彎。所以就靈感的青睞度而言,建國是一個手里握有鑰匙的人,否則很難在綁架靈感,或者被靈感綁架的維度里左右逢源。也就很難在一年內(nèi)圍繞一個愛的主題輾轉(zhuǎn)反側(cè),寫出這么多相別詩濺淚,情癡淚驚心的詩句。
由此可見,詩人能用想象力點亮思維,孤光獨照的靈感就會別開生面地跳出來,有電弧一般的曝力,無以抗拒的共鳴感會直接標(biāo)榜出詩人對情感進行引爆的能力。盡管詩人文靜,不懂得摳動扳機。但意境,畫面,情愫,都會成為子彈,讀者的直覺和感覺會瞬間被詩句擊中。詩就有了力量,可以讓閱讀者在潛心閱讀的孤寂中觸電般生發(fā)出一種情感的貫通。但電磁般的彈射,一定來自于作者掏心掏肺的真情實感。這種激活,使非物理性的靈感于零基點瞬間鷂式彈跳。
我尤其偏愛這類詩句:
“你的淚水打濕了一個夜晚?!?/p>
“兩顆心之間只有兩層皮距離,即使擁抱也很遙遠?!?/p>
“想到你時一只小船會駛來,載我過河?!?/p>
“把你拉進屋里或者夢中,說了很多話也許一句話也沒說?!?/p>
可以說這些都是詩人想要藏到時空以外另一個抽屜里的秘密。
當(dāng)然我更驚嘆于詩人出語的意外,也可以叫語言的陌生性。能讓閱讀者的眼睛和思維觸及一種別開生面的想象、意境和畫面。比如:
“不是每滴水都能流入大海,更多的水變成淚流進心里?!?/p>
“你的臉色過于蒼白,像夾在書頁里面的一朵干花?!?/p>
“疼是存在的必要證據(jù)嗎?”
“一張紙的厚度也是界線,我看到的正面是你的背面?!?/p>
“故事里裝著我們的一段時間,時間將會長成一個傳說?!?/p>
讀這樣的句子,思維和審美意識都會進入無節(jié)制的亢奮。會有一種妒忌。怎么出來!但最終還是為詩句的美所臣服。所以要說:能夠?qū)懗觥斑@一天戴著面具,跳一種失傳已久的舞蹈”,是詩人對生活的擬人化描寫,但寫出:“屋檐兒掛滿了凌霄花,草地上格?;ǎ鷩探烫美锝K身時隱時現(xiàn)”的詩句,就要有敢于讓時空折疊才能跳躍的思維。因為這本是花開有本,各表一枝的景致。一處在江南,一處在高原,一處則在異域它邦。但因為作者靜靜的凝視,東方和西方的景致都被窗簾內(nèi)的世界鎖定為秘密?!岸阍谏畎櫦y里的一天”,就可以根據(jù)不同的身份去打扮。詩人不肯暴露自己時,可以煙籠寒水月籠紗地應(yīng)付你。但景致隨人心性時,就可以信手拈來。靈感居然奢侈,“仿佛是偷來的”。所以許多詩句不僅奪人眼神,而且是藝術(shù)審美最具權(quán)威的詮釋。
更多的時候,詩人是直言不諱的,比如:
“今晚我要想一個人?!?/p>
“金字塔的紀(jì)念碑是權(quán)力的任性,
流金淌銀的一天是財富的傲慢,
神在天堂的門檻扶墻而立,
含笑看人間這一幕小小的戲劇?!?/p>
特別是涉及到現(xiàn)代城市建設(shè)中的藝術(shù)蒼白,詩人把直白的意見說的非常白話:
“今晚沒有月亮,
工業(yè)社會的天空沒有星星,
城市沒有螢火蟲制造的浪漫。”
此刻,無地自容的霧霾,如果有自知之明,應(yīng)該在天體中尋找黑洞,馬上鉆進去。
詩集共有六部分,詩人一直在用第一人稱言說,把主觀對客觀的感知細嚼慢咽后,在不同的心境下反芻,回味。然后把如泣如訴的情感雕刻成詩句。我能感覺其情感的內(nèi)斂,含蓄和矜持。在飛速發(fā)展的時空中,存在被主觀意志和技能變著法兒提速。此時內(nèi)斂、含蓄和矜持是心理自控的剎車。讓情感平靜,有價值的內(nèi)心存儲才可以演變?yōu)椴粍勇暽闹v述。講述其實是記憶憑借思維口若懸河。就特定的情感表達而言,記憶是站在愛的“抱柱信”旁,錙銖必較般梳理,然后潺潺流水般講述。此刻的真情實感一定被一段癡情雕刻過。那種刻骨銘心的憂傷是愛和痛的同衾共枕,曾有的海誓山盟,絕不是虛幻的“千里共嬋娟”。作為有切膚之痛的言說,盡管千方百計把淚轉(zhuǎn)換成唯美的詩句,讀詩的人還是把詩句解讀成淚。也算是各得其所、相得益彰。
所以有人說:“枕頭要常曬,因為里面裝滿了辛酸的淚和發(fā)霉的夢?!逼鋵嵃褍?nèi)心的美和丑展露出來就是陽光心態(tài)?!墩磉吳闀防锏闹v述,其實是多愁善感的情感借一個自省靈魂,晾曬出來的語句。
詩稿落定,還是憑空打坐。然后徘徊,于走紅和淹沒邊際承接時間的打磨。好詩往往是幸運的,總碰到心為藝術(shù)睜眼。他們認為不追求市場價值的詩最昂貴。是無價的有價。
為情感捐軀的漢字一但被詩人崇尚的靈感擱在直抵人心刀尖上,想象力就進化為噴口,跟隨悟性沖鋒陷陣的詩句就變得心有靈犀、天姿聰慧,詩句的非力學(xué)殺傷不披掛盔甲,也不借丈八長矛去心的疆域攻城略地。但脫穎的詩性無比純粹,借助詩人的情感去人性的命門上尋找撞擊,強大的共鳴必然一擊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