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平
首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在《致云雀》中,詩人雪萊營造出一個充滿真善美的詩歌王國。在這個王國里中,真相蘊含其中。“有人類心靈的真相”,這就指出了完美詩作的最終含蘊。一首廣為流傳的詩歌佳作,它不光有給人呈現(xiàn)具有真實感受之意象,其實更關鍵之處在于它能反映人類心靈的真相。在本詩中,人類心靈真相便是通過美好意象——云雀傳達出來的。雪萊對云雀發(fā)出發(fā)自內心的贊賞,實際上就是人類的心靈需要美好與希望。在革命動蕩不安的年代里,人類心靈的真相即是渴望光明、追求愛與自由。雪萊在詩中對這種美好心靈進行了由衷的贊美。
“像一片烈火的輕云,/掠過蔚藍的天心,/永遠
歌唱著飛翔,飛翔著唱歌?!麄€大地和大氣,/
響徹你婉轉的歌喉,/仿佛在荒涼的黑夜,從一片
孤云背后,明月射出光芒,清輝洋溢宇宙?!?/p>
通過云雀的歌聲,讀者聽到了雪萊的靈魂在吟唱。這吟唱,飽含來自普通大眾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未來飽含的無限希望。人類心靈中蘊含著一股深情、一種憧憬、一種愿景,黑夜將近,但曙光終將來臨,人類生生不息!
“雪萊畢生都站在勞動人民的一邊,大力支持反對統(tǒng)治階級的斗爭,積極參與各種解放政治運動?!睆倪@一角度而言,小小的云雀刻畫出人類心靈的真相——對愛、光明與自由的不懈追求與無限向往。正所謂“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在我看來,雪萊通過對小小云雀的贊頌進而體現(xiàn)出對人類美好心靈的禮贊,從而折射出理想之光,這光突破階級的裂縫,穿過革命的懸崖,到達人類理想的彼案。光在理想的海岸代表著愛、光明、自由和對幸福與和平生活的渴望,更代表了一種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直面困難一往無前的勇氣和追求理想中美好世界的決心和抱負。
這首詩一共二十一節(jié),從第二到第十一節(jié),七個比喻被雪萊用來刻畫云雀:“火云、啟明星、月亮、詩人、閨秀、流螢和玫瑰。”從火云到玫瑰,格調由高亢到幽婉,既表現(xiàn)出對理想中的美好世界的向往,又展現(xiàn)出樂觀向上而一往無前的勇氣與決心。雪萊具有反抗精神:
“然而我們如能消滅仇視、驕傲和恐懼,/如果我們
心腸如鐵,/不灑一顆淚珠,我們又怎能略嘗你的歡愉?!?/p>
“詩中所指的“仇恨”,是指對暴君、專制、奴役、壓迫的仇恨;“驕傲”所指的是對人的尊嚴;“恐懼”包含敬畏之意,是希望人們去惡從善;“淚珠”是指對苦難人民的同情?!闭驹趶V大貧苦人民的立場之上,雪萊認為愛是仇恨的升華,所以我們我們不應該因此而產(chǎn)生憂傷與悲哀的情緒。云雀之歌就是愛之歌、自由之歌,愛與自由能戰(zhàn)勝一切,這其中就折射出樂觀主義和理想主義的光輝、一股直面困難一往無前的勇氣,堅信充滿愛與光明的自由美好的理想世界終會來臨。
《致云雀》這首詩從性質上講不過是一首詠物詩,然而它又不是單純地詠物。雪萊頌揚一只普通的云雀,而這只云雀又承載著他全部的個性、氣質和精神,云雀接近了人類心靈的真相——對愛、對光明、對自由的不懈追求與禮贊,這又使這小小的云雀不平凡。馬克思稱雪萊為時代的戰(zhàn)士;雪萊去世之后,心臟和骨灰葬于羅馬,墓志銘是兩個拉丁單詞:CORCORDIUM——“眾心之心”。這一稱呼,雪萊當之無愧:《致云雀》表達的正是他心靈深處最真摯的內在情感,讓他“像眾人愛慕的那顆心一樣摯愛”。在一定程度上,云雀可以被視作為“眾心之心”的化身,它只想把自己心中最寶貴的東西奉獻給人類,卻把自己潛藏起來,其現(xiàn)實意義就在于一種對人類、對自然發(fā)自內心的熱愛和崇高的理想主義和至真至純的道德力量,鼓舞著處于逆境中的人們懷揣美好心靈去追求愛、光明與自由。
《致云雀》好似一首優(yōu)美的樂曲,具有擁有豐富的想象、超絕的意境和動人的旋律,不愧是雪萊追求理想主義的燦爛詩篇。詩中所表達的理想主義是積極的:一種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直面困難一往無前的勇氣和追求理想中美好世界的決心和抱負。詩人自己雖知自己已經(jīng)名揚天下,但卻仍懷著希望和同情去關心體貼別人,“隱沒思想光輝中”,用詩歌作為武器,為建立理想中的美好世界而戰(zhàn)斗。我們跟隨著雪萊在詩意的世界里徜徉,聆聽他的人生感悟,深深受到積極的理想主義的感染,看待世界的眼光將會變得更加深邃,思想境界不斷升華,最終成為一個對社人類社會進步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