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靜 劉 靜/鹽城市特殊教育中等專業(yè)學校
推拿手法學是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最具代表性的學科之一,涵蓋了經(jīng)絡和腧穴、解剖學、診斷學,它被廣泛運用在內(nèi)科、骨傷科、兒科等臨床治療中。推拿教學的重難點在于手法,視障學生由于視力障礙,在穴位、經(jīng)絡、受傷部位等位置判斷中存在很多障礙,這也給教師推拿教學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中職教師要進一步優(yōu)化觸診教學,幫助視障學生了解人體骨骼結構、穴位、經(jīng)絡等,為判斷病因、推拿手法教學奠定良好基礎;積極開展多元化教學,凸顯學生“學”的自主性,例如利用多媒體、信息化教學模型、小組合作等形式,優(yōu)化推拿教學模式;落實推拿課堂“教”,積極尋求企業(yè)合作,帶領學生參與到盲人按摩中心實踐,積累實際推拿經(jīng)驗,提升推拿教學的有效性。
很多中職學校在視障學生推拿教學中,采取的是理論和實踐分離的形式,考慮到視障學生的特點,主要采取的是人體模型開展人體解剖、經(jīng)絡穴位等教學,很多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還是存在問題。雖然很多學生對人體模型上的穴位、骨骼結構等非常熟悉,但是學生在人體推拿操作時,還是會出現(xiàn)無法準確找到穴位、無法根據(jù)患者描述找到受傷位置,這嚴重影響了推拿教學的有效開展。
雖然很多中職推拿教學開始實施分組教學,視障學生主要是采取兩人一組的練習模式,推拿本身就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分組練習可以為視障學生提供更多練習機會,但是需要教師進行科學引導。目前教師在分組練習指導中存在觸診教學不夠深入,學生對搭檔穴位認知比較準,一旦更換搭檔會出現(xiàn)手忙腳亂的情況。此外,教師在推拿教學中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多媒體、情境練習等運用較少,學生實操能力不足。
中職學校主要是以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中醫(yī)康復保健專業(yè)也要貫徹這一理念,為視障學生提供見習機會,跟隨專業(yè)推拿師傅學習推拿技巧。但是目前中職學校推拿專業(yè)的視障學生缺少見習機會,大都是圍繞人體模型、身邊的同學和老師開展推拿見習,接觸真正患者的機會非常少,這對于培養(yǎng)視障學生觸診能力、推拿手法是非常不利的。例如同樣是腰痛的癥狀,由于患者病灶各不相同,可能是腰椎間盤突出、韌帶拉傷、慢性勞損等原因造成的,視障學生很難接觸到這些病例,多樣化的推拿手法難以施展。
觸覺是視障學生認識事物的主要方式,觸診是推拿治療的基礎,教師在推拿教學中要優(yōu)化觸診教學,可以采取由易到難的順序,先利用人體模特讓學生認識人體骨骼結構、穴位位置,先讓視障學生熟記每一塊骨骼、每一塊肌肉、每個穴位的位置。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觸診訓練,組織學生進行情境模擬,讓學生自主感知人體骨骼、肌肉結構,引導學生自主制定推拿治療方案。例如“患者”陳述肩膀酸痛,雙肩出現(xiàn)“富貴包”,“推拿師”通過觸摸、按壓患者肩部,感受肌肉軟硬程度,判斷是否患有肩周炎,進行下一部推拿治療,利用手掌、手指的配合,相對疼痛部位進行穴位按壓,促進血脈流通,讓肌肉和韌帶“軟化”,再利用特定指法和力度按揉兩肩的“富貴包”。這樣的觸診教學模式可以讓教師手把手指導學生認知人體解剖結構、穴位等基本知識,真正讓學生的大腦和雙手都“動起來”,提升視障學生觸診教學有效性。
“做學教合一”教學模式的核心就是讓視障學生在推拿操作中學習,教師要積極開展多元化教學,讓視障學生掌握基本的推拿手法、力度。例如教師在人體骨骼結構認知教學中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和示范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首先利用多媒體放大人體解剖圖,使用教學模型,分區(qū)域進行觸診訓練,教師手把手指導學生認知骨骼和肌肉組織。例如教師可以在視障學生身上按壓肱二頭肌短頭肌腱位置,分別展示指按法、掌按法、點法、壓法、摩法等基本推拿手法,注意不同力度的把握,讓學生進行自我感知。教師還可以優(yōu)化當前小組互助學習模式,針對不同類型病癥,制定不同的推拿治療方案,例如肩周炎、腰肌勞損等病癥,每一個小組制定相應的推拿方案。肩周炎患者存在明顯疼痛感,嚴重者會蔓延到手臂,并且肩部軟組織比較僵硬,這類患者在推拿過程中,學生要先采用滾法、揉法、拿捏法等按摩肩膀的前部、后部等,彈撥三角肌肌束,放松患者肩部肌肉。學生在小組推拿訓練中輪流扮演患者,盡快熟悉肩部相關骨骼和肌肉組織,掌握肩部推拿技巧。
中醫(yī)康復保健專業(yè)視障學生主要就業(yè)方向是盲人按摩中心、養(yǎng)成會館等,中職學校要為視障學生積極爭取見習機會,一方面是邀請專業(yè)推拿技師參與學校教學,為學生傳授一些專業(yè)化的推拿手法、不同病癥的推拿治療方案等;另一方面是組織視障學生到盲人按摩中心、養(yǎng)生會館等進行崗位實踐。專業(yè)按摩技師可以彌補學校專業(yè)課設置、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不足,例如針對不同病癥的推拿手法、不同類型患者推拿治療方案的制定等,推拿技師可以手把手傳授視障學生推拿手法、力度掌控。學??梢匝堃恍┟と送颇眉紟煋沃笇?,這些盲人推拿技師更了解視障學生的特點,可以把提升手部觸覺、力度掌控、推拿手法的竅門教授給學生,激發(fā)視障學生自主就業(yè)、自強不息的斗志。學??梢越M織視障學生參與崗位實踐,例如在盲人按摩中心、養(yǎng)生會館等進行實習,真正接觸到不同病癥的患者,把自己在學校學習到的推拿技巧運用在工作中,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不足,向?qū)I(yè)推拿師傅取經(jīng),不斷提升視障學生的崗位勝任能力。
傳統(tǒng)推拿教學評價體系對觸診訓練、推拿手法、見習體驗等環(huán)節(jié)重視度不夠,很多學校以學期末考核為主,只要視障學生順利拿到合格證即可。筆者認為中職學校要積極建立“做學教合一”教學評價體系,提升對學生推拿操作、見習等環(huán)節(jié)的重視,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從視障學生對人體解剖結構、穴位等理論知識的掌握、推拿指法、推拿力度掌握等進行考核,結合學生在盲人按摩中心、養(yǎng)生會所的實習表現(xiàn),對視障學生進行綜合性評價。這一教學體系要凸顯出學生自主推拿操作的重要性,以培養(yǎng)視障學生推拿能力為核心,結合當前推拿按摩市場需求,豐富推拿觸診、推拿指法、推拿見習等教學內(nèi)容,為視障學生提供一個更加專業(yè)、更加全面的學習環(huán)境,為我國特教事業(yè)貢獻一份力量,為視障學生就業(yè)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職教師在視障學生推拿教學中要開展“做學教合一”,把學生“做”放在第一位,細化觸診教學步驟;通過多元化教學融入專業(yè)知識,讓視障學生更加了解人體解剖結構、經(jīng)絡腧穴,掌握不同推拿手法;重視就業(yè)和教學的銜接,為視障學生提供更多推拿見習機會,讓他們可以向?qū)I(yè)按摩技師學習,掌握實用的推拿技巧,為后續(xù)就業(yè)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