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莉莎
◆摘? 要:英語繪本的使用,在當今小學英語教學中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其越來越多地被作為優(yōu)質(zhì)的學習資源廣泛使用,成為英語教學中一大亮點。但是,筆者通過對當前教學中使用情況的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仍存在許多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因此,本文通過對英語繪本使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提出一些相關(guān)的教學對策。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英語繪本教學;發(fā)展對策
英語繪本作為一種上課工具,為英語教學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英語繪本教學也符合當前兒童對世界認知的特點,其以圖文并茂的方式為學生營造相應的語言環(huán)境,大大提高了兒童對輸入語言的理解能力。繪本對小學的英語教學不僅起到學習上的補充作用,同時也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語言學習的興趣,從英語閱讀能力上提升閱讀素養(yǎng),持續(xù)性地為學生構(gòu)建綜合的學習能力。然而,英語繪本教學在我國才剛剛開始發(fā)展。繪本作為主要的教學材料之一,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應該不斷思索科學的教學方法,提升繪本在教學中的教學效率。
一、目前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對繪本教學特點認識比較片面,學生參與度低
現(xiàn)在小學基本上在英語教學中都實施了相應的繪本教學模式,繪本教學的優(yōu)勢和重要性都比較清晰。然而,有很多教師對繪本教學特點的認識比較片面,更多地是將繪本作為一種輔助手段。部分老師只是單一地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將繪本教學作為英語句型和詞匯教學的補充,繪本教學流于形式,導致學生的參與感低,不利于繪本教學價值的呈現(xiàn)。還有些老師一味地追求繪本數(shù)量的閱讀,從而忽視了學生對繪本的解讀能力,沒有呈現(xiàn)出繪本教學的樂趣所在。
(二)教師缺乏相應的理論指導,自身研究不夠深刻
在繪本學習過程中,新課改要求學生能夠掌握根據(jù)圖片敘述相應故事的能力,同時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進一步拓展思維,提升學習能力。然而,目前的現(xiàn)狀是,繪本教學時間較短,部分老師對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的理念比較缺乏,處于不斷的前行摸索中。在教學中,教師沒有找到一種適應小學階段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展現(xiàn)繪本教學所能帶來的樂趣和閱讀素養(yǎng)。同時,教師自身的理論知識積累程度較低,缺少相關(guān)教學方法的培訓,沒有一個全面的教具和場景進行學習,加大了繪本教學的難度。
二、繪本教學的發(fā)展對策
(一)加深教師對繪本教學的認知和特點
不論在繪本教學還是在其他教學中,教師自身對教學學科和教學工具的認知,深深影響著整個學科的教學質(zhì)量。因此,加強教學質(zhì)量就要求教師能夠運用科學正確的教學方法和理念進行授課。教師可以學習由臺灣亞洲大學應用外語系主任張湘君等編著的《英語繪本創(chuàng)意教學》、王英華老師主編的《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實用指南》等關(guān)于英語繪本教學的著作,提高自己在英語繪本教學方面的理論水平,培養(yǎng)英語繪本教學能力。教師在授課中要充分利用繪本圖片和故事,有條件的情況下開展課堂對話或者情景再現(xiàn)等方式,讓學生深層理解,以更加直觀、生動形象的敘述方式帶給學生對多元文化的認同和體驗,以更加簡潔實的語言輸出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
(二)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理念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更加側(cè)重詞匯和語句的練習,而繪本教學的學習,更加側(cè)重教師對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觀察、分析。在當前教學中,教師可以有創(chuàng)新性地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分散與整合。例如,教師可以將整個繪本進行拆散,并按照不同的主題進行內(nèi)容的整合,強化學生在某一情景下的練習。教師可以有效地利用替換、改編等方式,對教學進行方法上的補充,同時也可開展流行的拼圖閱讀法、圖片環(huán)游法教學,結(jié)合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層次地進行教學。教師通過對繪本中不同的圖片進行引導閱讀和提問的方式,引領(lǐng)學生不斷地思索,不斷地尋求答案。另外,學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每組同學學習不同的故事片段,最后通過拼圖閱讀法,將故事片段進行重組,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該方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們的團結(jié)合作和分享的能力。有條件的學??梢圆捎糜新暲L本,以更加生動有趣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圖開口說話,將陌生難懂的語言以小學生樂于接受的形式展現(xiàn),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境,提升其口語能力。
(三)注重繪本選擇、建立多元化的反饋機制
繪本的選擇應根據(jù)學生不同的認知階段,針對低齡兒童,可以選取比較具體形象的教材,例如《Peppa Pig》《Baby Crocodile—Carters Good Friends》等。而針對高年級的同學,教師可以選用較為抽象的閱讀讀物,例如《Magic Tree House》《My Weird School》等。該選擇應嚴格依據(jù)相應的評價體系。繪本的選用應與教學教材相配合,與教材的主題相對應,豐富繪本的多樣性,從不同方面拓展學生的開放性思維。與此同時,教師要建立良好的教學反饋機制,實時評價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吸收和消化能力,以建立閱讀興趣和提升閱讀能力為目標,科學地實施相應的考核標準。在課堂上,教師要有意識地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善于對繪本內(nèi)容進行提問,引導學生理解繪本中故事的發(fā)展過程。教師可以采用引導、猜想式的提問,激發(fā)起學生思考的欲望和在閱讀中尋求答案的興趣,發(fā)展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提問過程中,教師可以獲取學生對于內(nèi)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學習方法的正確性。教師也可以從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方面入手,采用科學的考核手段,有效評價學生的閱讀行為和態(tài)度,在不斷探索過程中,為更加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的建立奠定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李曉燕.簡析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9,387(03):41-42.
[2]王惠菲.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校園英語,2017(47):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