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摘 要:如何提升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效率,這是每個教育行業(yè)的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語文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作為這樣一門重要的課程,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使用讓語文教學逐漸走入學生的心靈。
關鍵詞:小學語文 小組合作 有效
在學生們步入小學前,幼兒園在教學方法上盡量采用有趣、生動的案例進行講解,在使用教材上都是選擇趣味繪本之類的讀物。在踏入小學后,學生們剛接觸小學課本時難免會有所不適應,怎樣利用課堂上的時間來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在此情況下,小組學習的教學方式逐漸被人們所認同。在課堂上,學生作為教師授課的對象,但是學生才應該是“主角”。小組學習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其中,不僅培養(yǎng)了團隊意識,也鍛煉了交際能力。
一、小學語文教學的特點
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學生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一、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從幼兒園進入小學,難免會有不適應階段,對新環(huán)境、新同學的面孔,老師不同的教學方式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好奇心很強,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很強,但是很容易情緒化。他們的模仿能力較強,希望得到老師的夸獎,老師在備課的時候要注意教學不要過于枯燥,課堂要充滿活力。
第二個階段是三、四年級的學生,他們開始進行選擇性的學習,比較有自己的主見,對自己不喜歡的事物會有小情緒,老師便要學會因材施教。
第三階段是五、六年級的學生,這個年紀的學生自尊心較重,過度的批評會傷其自尊心。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謹慎,對學生加以正確的引導。
二、小組合作學習產(chǎn)生的問題
隨著小組合作化教學方式的推廣,選擇這種教育方式的學校越來越多,但如何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還是一個難題。小組合作這一新興教育模式的出現(xiàn),對語文老師來說不僅僅是得心應手的工具,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老師應認識到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僅是將學生分成小組就可以達到合作的目的的。例如:語文老師將四個人分為一個小組進行分組學習,討論結束后,每個學生都發(fā)表了自己對于這節(jié)課體會到的中心思想,也總結了詞匯,摘抄了好的詞句,每個人都是在發(fā)表言論及看法。但是小組成員沒有互相交流、互相討論,沒有選擇小組長來總結大家的看法及意見。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只是一個空殼,沒有起到任何的作用,更加沒有達到教學目標,自然也提高不了教學效率,學生久而久之也會厭倦這種“空殼教學”。
三、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1.通過課前的充足準備有效開展小組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不能一成不變,要及時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情況及具體問題進行進一步的調整。老師還需要計算小組合作學習需要花費的時間,在規(guī)定的課堂時間內完成教學目標,所以需要老師在課前做好計劃,否則課堂效率也會大打折扣。此外,老師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要進行詳細的選擇,在分組的時候也要考慮到基本的情況,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個人理解能力不一樣,在內容的選擇上要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這樣教學的內容才能更好地讓學生吸收,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2.通過老師的監(jiān)督有效開展小組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案主要的合作對象是學生,但如果這個過程中老師采取一種不理不睬的狀態(tài),那么就會淪為“空殼教學”。語文老師是這個小組合作學習方案的主導者,在內容的準備以及小組成員的搭配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的時候不管不顧,不僅會讓老師的準備白白浪費,而且學生討論的效率也會降低。只有在學生進行小組學習討論的同時,老師參與到其中,才能清楚地了解學生們討論的內容有沒有跑題。在錯誤還沒發(fā)生的情況下及時進行控制。
在課堂上還可能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雖然有的學生對小組討論很有興趣,而有的同學性格內向不愛說話,語文老師在分組的情況下尤其要注意這一點,盡量讓性格外向的同學帶內向的同學,一起進步。學生時代的頭腦較為簡單,喜歡任課老師的時候會聽話,會積極回答問題,不開小差,相反,如果不喜歡這個老師,則會不好好聽講。學生一般只有上課的時候才會與老師進行交流,所以在進行小組討論的時候,老師走進每個討論的小組,與同學們進行及時溝通,了解學生的想法,促進師生關系,這樣的做法不但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更有利于達到教學目標,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3.根據(jù)學生的性格差異設置問題,使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思考
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就是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使他們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與提高。因此,由學習小組交流討論的問題,必須要有梯度性,能夠滿足不同學習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問題的設置,要根據(jù)學生的性格差異進行。外向性的學生一般腦子轉得比較快,但是他們的思考缺少深度。內向性的學生雖然反應不夠快,但是他們還是比較有思想和潛力的。因此,學習小組成員里必須要有想法新奇、喜歡創(chuàng)新的學生,使他們能夠帶動與引領整個學習小組成員進行深度思考,提高整體的思維能力。同時,也要有原則性比較強的學生,能夠保證小組成員的思考方向不偏離主題。此外,小組成員里面還要有知識面比較豐富的學生,可以帶動小組成員平時多讀書,博聞強識,增廣見聞,平時在課文預習時負責搜集相關的資料。
比如,在學習《為人民服務》時,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為什么毛主席要專門為一名普通的戰(zhàn)士開追悼會,還特意發(fā)表演講,有什么樣深刻用意?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會認為張思德和毛主席的關系比較好,他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擅長思考的學生,則認為毛主席是以小博大,要以一名普通戰(zhàn)士的死來教育全黨全軍。知識廣博的學生會根據(jù)搜集的相關資料,認為當時各根據(jù)地形勢比較嚴峻,需要進一步搞好團結,將全黨全軍都凝聚到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上來,使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這樣的問題,就能夠將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使他們互相促進與提高。
4.為小組成員合理分工,推動學習目標的達成
學習小組不是單純的人員組成,必須要有科學合理的內部結構,明確責任分工對于高效學習小組的建設至關重要。語文教師在給小組分工的時候,要根據(jù)他們的性格差異進行分工。優(yōu)異的學生負責組織小組成員進行討論,愛動腦子的學生負責引導小組成員思考的方向,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負責汲取他人的意見,并在他人的幫助下進行思考。這樣的小組分工,可以保證小組的良性發(fā)展,使小組成員之間能夠優(yōu)化組合,互相促進。比如,教師可以將語文成績表現(xiàn)優(yōu)異、組織能力強的學生任命為小組長,每個小組都保證至少有兩名語文學習程度較好的學生,并包括一名學習程度中等的學生,還有一名語文學習成績稍差的學困生。
在學習課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教師讓小組長引領小組成員自主學習課文的生字詞,對于意思不明白的詞語,由學習程度中等的學生負責查字典,供大家共同學習。學習程度好的學生,在學習方法上進行指導,使學習差的學生能夠受到啟發(fā)。教師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提問,讓各學習小組討論導致小女孩悲慘命運的原因。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會簡單地歸結為天氣的原因。教師要指導小組長對其進行及時肯定,使他有學習的自信心。對于深層次的原因,小組長和學習程度好的學生要引領組員們進行深入思考,學習中等的學生要及時進行記錄,最后大家進行歸納總結。這樣就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從中受益。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現(xiàn)代化教學的一次新的嘗試,需要得到學校的認可和社會的支持。要鼓勵更多的學校使用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快樂學習。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也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需要老師及時發(fā)現(xiàn),并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制定適合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計劃,以調動學生積極性為主,進而提升語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馬蘭英《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優(yōu)化探究》,《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年第2期。
[2] 郭志鵬《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生物課堂教學研究》,《成才之路》201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