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賽男
(南通大學附屬醫(yī)院,江蘇 南通 226000)
喉癌是頭頸外科比較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病癥,臨床研究認為,這種病癥的發(fā)生率占全身腫瘤的3%。還有臨床研究認為這種病癥多發(fā)生在40歲以上的男性群體中,目前喉癌的治療手段是以手術為主,輔以放化療及生物治療[1]。在臨床實踐當中喉癌患者一般選擇采用組合治療手段,手術切除是對患者進行治療的主要治療手段,之后對患者進行頸部的永久性造瘺,患者主要通過氣管造瘺口呼吸,使得患者失去重要的器官和發(fā)音功能,因此導致患者的負面情緒嚴重,而且生存質量不高。本文主要分析將激勵式護理模式應用在對全喉切除永久性氣管造瘺患者當中的效果,現(xiàn)將主要情況進行如下的論述。
選擇2019年1月~2020年1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20例喉癌全切除永久性氣管造瘤患者按隨機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例。兩組患者均為男性,觀察組患者年齡52~73歲,平均(62.52±7.34)歲,對照組患者年齡51~72歲,平均(61.55±7.06)歲。本文所有病例經過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和認可,而且簽署知情同意書,臨床資料完整,經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一般資料檢驗之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為對照組患者通過常規(guī)的護理進行干預,觀察組配合激勵式護理,具體的護理手段如下:
①術前護理:患者入院后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及家庭支持系統(tǒng),傾聽主訴,對病人的心情和感受表示理解和認同,安慰病人,鼓勵家屬多陪伴病人,給予情感支持。告知疾病的相關知識,介紹手術成功案列,幫助病人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2]。
②手術準備:手術前一天教會病人全麻術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及注意事項,使病人配合手術順利進行。告知病人術后無法進行語言交流,評估讀寫能力,準備寫字板,紙筆等交流工具,教會病人簡單的手語,以便于手術后的溝通交流。
③術后護理:手術后24小時要嚴密觀察病情,每30分鐘監(jiān)測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的情況;觀察氣道分泌物的顏色及量的情況;觀察傷口敷料情況,有無滲血滲液;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及量的情況;準確記錄24小時尿量;如有出血及時匯報醫(yī)生,保持氣道通暢,建立靜脈通道,遵醫(yī)囑使用止血藥物,必要時手術止血。防止呼吸道阻塞:向病人講解新的呼吸方式,氣體不從鼻進出而從頸部氣管造瘺口進出,不可遮蓋或堵塞造瘺口;病室保持適宜的溫濕度,定時氣道濕化,及時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吸痰時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鼓勵病人深呼吸和咳嗽,保持氣道通暢,防止肺部感染。語言交流障礙護理:評估病人的讀寫能力,使用寫字板、筆紙等工具;對不能讀寫的病人,使用圖片進行交流。鼓勵病人表達感受,交流時給予病人足夠的時間,表示耐心和理解。告知術后一段時期可以采取電子喉、食管發(fā)音方式進行交流,鼓勵病人,增強病人的信心。監(jiān)測體溫變化,每天測量體溫三次,根據(jù)醫(yī)囑準確使用抗生素。吸痰時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每日消毒氣管套管一次;氣管紗布墊污染后及時更換。積極的預防患者出現(xiàn)感染。
①通過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所有患者經過不同護理以后的負性情緒進行評價,滿分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患者的負性情緒越嚴重。
②對所有患者經過不同護理以后的生活質量選擇SF-36量表進行評價,滿分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通過統(tǒng)計學軟件IBM SPSS 25.0對所有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進行檢驗和驗證。以P<0.05表示數(shù)據(jù)之間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否則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以后的SAS、SDS、SF-36評分進行比較,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結果。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s,分)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s,分)
項目 n SAS SDS SF-36觀察組 25 32.16±5.34 33.85±5.46 89.78±5.64對照組 25 38.97±8.15 39.78±8.64 82.44±6.47 t/ 3.4946 2.9010 4.2758 P/ 0.0010<0.05 0.0056<0.05 0.0001<0.05
喉癌在臨床上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臨床病癥,有臨床研究表明最近這幾年喉癌的發(fā)生率在不斷的攀升,占全身惡性腫瘤的3%之間,因此這種病癥也開始引起臨床的重視和關注。臨床對喉癌全喉切除永久性氣管造樓的患者在護理的過程中通過激勵式護理手段的干預能夠發(fā)揮理想的護理效果,這種干預手段在護理過程中可以對患者的心理過程進行激勵,通過正向的激勵手段應用確?;颊邫C體始終處于高度興奮的狀態(tài)之下。這種護理模式是一種將激勵形式應用在患者機體上的護理干預手段,在護理過程中可以充分的對于宣傳教育手段、指導加以應用的一種情感支持護理,對促進患者身心健康的康復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使患者始終維持良好的心理質量來積極的進行一系列的康復,總體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