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娟,張林英,陳 芳,許慧麗,錢 昌,周愛紅
(昆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江蘇 蘇州 215300)
胃腸黏膜隆起性病變是內鏡檢查時常見的疾病,常表現(xiàn)為胃腸黏膜、胃腸道息肉炎性、增生性隆起,甚至有癌變的情況。內鏡下黏膜切除術是首選治療胃腸黏膜隆起性病變的治療方式。該手術方式具有創(chuàng)口小、操作較為簡便、費用較低等優(yōu)勢,患者接受度也較高,但是部分患者會在術中發(fā)生穿孔、大出血等不良情況。因此,在手術期間配合具有針對性的優(yōu)質護理是確保手術順利進行的重要工作。我院以490例行內鏡下黏膜切除術的胃腸黏膜隆起性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就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對治療胃腸黏膜隆起性病變的護理配合要點進行研究,結果如下。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進行內鏡下黏膜切除術的490例胃腸黏膜隆起性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有107例患胃黏膜隆起性病變,383例患腸黏膜隆起性病變?;颊吣挲g30~79歲,平均(55.67±1.32)歲,男339例、女151例。比較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職業(yè)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胃腸黏膜隆起性病變診斷標準,且符合內鏡下黏膜切除術手術適應癥,病灶直徑<2 cm,病變局部未合并潰瘍,病理類型為分化型腺癌,且在內鏡下判斷其癌細胞浸潤深度僅限于黏膜層處,均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凝血功能異常、有手術禁忌癥以及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藥物者。
所有患者均行內鏡下黏膜切除術,在手術期間給予優(yōu)質的護理配合:
(1)術前護理配合:①術前腸道準備:告知患者術前1日以流食為主,晚22點開始禁水禁食,胃鏡下治療的患者術前禁食8小時,腸鏡下治療的患者術前口服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融水進行清潔腸道。②準備器械:術前將手術用到的內鏡、高頻電發(fā)生器、圈套器、注射針、止血夾等備齊,術前檢查儀器設備是否正常,確保手術能夠順利進行[1-2]。③術前檢查:陪同患者進行術前檢查,如血常規(guī)、凝血常規(guī)、心電圖等,確?;颊吒黜椫笜朔蟽如R下黏膜切除術適應癥,簽好手術知情同意書。
(2)術中護理配合: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與心電通道,協(xié)助患者取舒適的手術體位,密切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用溫和的態(tài)度指導患者配合進鏡,觀察患者的反應,與手術醫(yī)生密切配合以便及時的發(fā)現(xiàn)病變組織,給患者插鏡時動作要輕緩,避免對患者胃腸壁黏膜造成損傷。協(xié)助醫(yī)生進行黏膜下注射1:10000腎上腺素鹽水,根據患者病灶大小調節(jié)注射劑量,配合醫(yī)生將收針狀態(tài)的注射針送入活檢通道,并遵醫(yī)囑出針。如果發(fā)現(xiàn)患者病變部位表面有血管顯露,則注意避免針頭刺入時對血管造成損傷,當針頭刺入粘膜時邊注射邊退針,充分抬舉病變組織,同時還應注意注射過淺易在粘膜層內出血或者形成血腫,若注射過深,當其進入肌層或者漿膜外容易損傷腔外器官而造成病變組織無法抬舉。根據病變的大小來選取適宜的圈套器用以固定病變粘膜。配合手術醫(yī)生將病變組織收進圈套器中,將其收緊、抬起,讓病變處懸于腔內,使被套入的肌層復位,防止發(fā)生穿孔或者遲發(fā)性穿孔。在操作過程中避免過松,電凝不足使得電切困難或者有出血癥狀;過緊會造成機械性切割出血而影響后續(xù)治療。病灶切除后,觀察病灶處是否有病變殘留或者出血現(xiàn)象,可使用熱活檢鉗對創(chuàng)面進行處理,配合手術醫(yī)生處理完創(chuàng)面后再進行通電電凝。
(3)術后護理配合: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患者術后3~7天內臥床休息,特殊觀察患者是否出現(xiàn)嘔血、便血、活動性出血癥狀,術后2周內避免體力勞動、熱水浴以及屏氣運動等[3]。
將收集到的數據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以(±s)、[n(%)]表示計量型數據以及計數型數據,用t檢驗計量型數據,用x2檢驗計數型數據,P<0.05表示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
490例胃腸黏膜隆起性病變患者,均采用內鏡下黏膜切除術進行治療,所有患者腫瘤或息肉均成功摘除,術后未發(fā)生穿孔、殘留、遲發(fā)型出血、局限性腹膜炎等不良反應。
表1 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情況(±s)
表1 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情況(±s)
觀察指標護理前(n=490)護理后(n=490) t值 P值焦慮情緒 38.6±9.5 32.3±8.4 10.9971 0.0000抑郁情緒 38.2±8.4 31.6±8.2 12.4456 0.0000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情況(±s,n=490)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情況(±s,n=490)
組別 認知功能軀體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護理前 59.7±4.3 61.4±3.7 64.1±3.9 57.9±4.4 63.2±6.1護理后 68.8±5.6 69.4±4.5 70.4±2.5 67.8±3.1 70.7±5.2 t 28.5303 30.3970 30.1039 40.7154 20.7120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近些年,臨床常用內鏡黏膜切除術治療胃腸黏膜隆起性病變,雖然該手術方法創(chuàng)口小、操作簡單、患者痛苦較少,但術中仍有發(fā)生大出血、穿孔等風險,為了減少術中及術后并發(fā)癥,在治療期間配合有針對性的優(yōu)質護理可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保證手術順利進行[4]。我院以49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采取針對性的護理配合,觀察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患者護理前后不良情緒以及生活質量評分進行比較。結果顯示,所有患者均為發(fā)生穿孔、大出血等不良反應,經優(yōu)質護理后,患者不良情緒以及生活質量均得到顯著地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結果與呂曉翠[5]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對胃腸黏膜隆起性病變患者在行內鏡下黏膜切除術期間配合優(yōu)質護理有助于降低術中及術后并發(fā)癥,對改善其不良情緒以及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值得臨床推薦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