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總131期)
特 稿
怎樣才算“替”胡適“恢復(fù)名譽”?——向宋廣波等先生請教………王錦厚(1)
生平研究
郭沫若與內(nèi)山完造和內(nèi)山書店………蔡 震(5)
郭沫若、老舍為丹巖先生題詩………劉 銳(12)
《孔雀膽》研究
歡迎大眾的考驗——為《孔雀膽》在上海演出……郭沫若(14)
《孔雀膽》在觀眾中的反響……………陳淳耀(15)
《孔雀膽》及其演出……………………堵述初(17)
“嘗”《孔雀膽》…………………………方 白(18)
評《孔雀膽》的演出……………………迺 崇(19)
評《孔雀膽》的演出……………………林 林(21)
論演劇隊作風(fēng)——兼評二隊的《孔雀膽》并論今后的城市演劇……………………………………劉念渠(22)
《孔雀膽》的主題意識和演出效果……司空癡(25)
記劇九隊與《孔雀膽》…………………吳以群(27)
《孔雀膽》的版本變遷…………………段 煜(29)
作品研究
從自敘傳到自傳:論1928年前后郭沫若的自傳寫
作與自我建構(gòu)…………………………吳 辰(34)
郭沫若歷史劇《屈原》在前蘇聯(lián)的翻譯及傳播……………………………………于立得(42)
史料與版本研究
郭沫若《兒童文學(xué)之管見》的版本與修改…………………………喬世華 喬雨書(48)
郭沫若1946年演講鉤沉與補正…………………………金傳勝 何佩佩(54)
學(xué)術(shù)爭鳴
《郭沫若年譜》訂補二則………………李紅薇(62)
《未有天才之前》中的“說”字恐非“手民之誤”——與劉玉凱先生商榷兼及對2005新版《魯
迅全集》兩處注釋之補正……………孟文博(66)
書評
一本多點透視郭沫若的新作——讀《文化巨子郭沫若》有感……………………………………陳 俐(70)
揮灑自如寫“女神”——評李斌著《女神之光——郭沫若傳》……………………………………廖久明(73)
更正……………………………………………(75)
編后記…………………………………………(76)
毛澤東《關(guān)于〈紅樓夢〉研究問題的信》手跡…………………………………………(封二)
郭沫若《〈孔雀膽〉的故事》手稿及《孔雀膽》劇照…………………………………………(封三)
第2期(總132期)
生平思想研究
“還是自己埋頭苦干要緊”——郭老1946年前后與解放區(qū)文藝界陸定
一、周揚、丁玲等的互動………………王錦厚(1)
郭沫若又一首寺字韻詩考……………蔡 震(8)
天才的贊歌及其他——讀郭沫若題贊魯實先的詩與詞……………………………………慶 云(10)
郭沫若的文化價值取向………………桑逢康(13)
國學(xué)研究
郭沫若論商鞅評議……………………楊勝寬(20)
創(chuàng)作與傳播研究
1959年前后的歷史劇創(chuàng)作問題——以郭沫若十七日致巴金、靳以便函考釋
為中心…………………………………袁洪權(quán)(29)
郭沫若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個性氣質(zhì)與兒童視角……………………………………陳 俐(38)
郭沫若歷史劇《屈原》域外翻譯與搬演的“全景圖”……………………………………何 ?。?4)
同時代人
論郭沫若、魯迅對梅蘭芳的不同態(tài)度……………………………………張 勇(50)
閑說郭沫若《關(guān)于湯炳正十二支字審稿信》……………………………………湯序波(56)
佚文、史料
1940年代的四篇郭沫若佚文…………金傳勝(60)
郭沫若與《中國科學(xué)技術(shù)大學(xué)學(xué)報》……………………………………方黑虎(70)
書評·書訊
一部灌注了德、識、才、學(xué)的佳作——論劉奎著《詩人革命家——抗戰(zhàn)時期的郭沫若》………………………………廖久明(73)
書訊……………………………………………(55)
郭沫若作序推薦的解放區(qū)作品書影………(封二)
郭沫若詞《滿江紅·奉贊〈史記會注考證駁議〉》手跡…………………………………………(封三)
第3期(總133期)
生平思想研究
郭老為《徐孝穆刻竹》題寫書名………肖斌如(1)
郭沫若與《歷史研究》相關(guān)的書信解讀……………………………………李 斌(2)
郭沫若與老舍關(guān)于“蘭亭論辯”的互動——兼說對論辯發(fā)言者評價的新向度……………………………………劉 銳(11)
同時代人研究
《石頭記》研究史上的三大創(chuàng)舉——吳宓演講《〈石頭記〉追蹤》之四……………………………………王錦厚(15)
王康與梁實秋筆下的聞一多……………………………………王 立(25)
版本研究
《抱箭集》小考…………………………謝保成(32)
《我的幼年》版本批評…………………李 玲(35)
劇作研究
從編劇學(xué)視角談《屈原》的藝術(shù)生成……………………………………曾紹祥(42)
看汝魏王遺臭遠(yuǎn),如姬雖逝足千秋——東風(fēng)劇團豫劇《虎符》表演版本評價……………………………………郭俊亭(47)
青年論壇
天津《大公報》郭沫若研究資料綜述……………………………………陸遠(yuǎn)霞(53)
重慶《大公報》郭沫若研究資料綜述……………………………………黃 丹(58)
上?!洞蠊珗蟆饭粞芯抠Y料綜述……………………………………楊永山(64)
香港《大公報》郭沫若研究資料綜述……………………………………黃愛瓊(72)
書訊
黃淳浩著《創(chuàng)造社漫論》………………………(10)
郭老為《徐孝穆刻竹》題寫的封面…………(封二)
郭老致徐孝穆函手跡………………………(封三)
第4期(總134期)
特 輯
郭沫若頌揚志愿軍詩歌集錦…………………(1)
生平思想
從《戰(zhàn)旗》對郭沫若、成仿吾的采訪看日中無產(chǎn)階
級文學(xué)運動交流………………………單援朝(4)
郭沫若與中國科學(xué)技術(shù)大學(xué)校風(fēng)……方黑虎(13)
史學(xué)研究
改革開放以來郭沫若史學(xué)研究的走向與趨勢……………………………………周書燦(15)
郭沫若《題魯實先〈漢鴻嘉以來氣朔表〉》獻疑……………………………………楊勝寬(26)
作品研究
郭沫若早期小說與五四“人的文學(xué)”……………………………………余 玲(33)
小角色 大作為——《棠棣之花》酒家女形象解讀……………………………………劉 蓉(37)
試論郭沫若的題畫詩…………………徐 惠(41)
論“鳳凰”與“不死鳥”的文化交織……侯乃銘(48)
美學(xué)和歷史的統(tǒng)一——解讀郭沫若對《再生緣》的研究…………………………蔣飄逸 賈志鵬(53)
書評·會訊
《郭沫若年譜長編》指疵十端…………馮錫剛(59)
那一代人的風(fēng)致——從黃淳浩老師的新著談及那代學(xué)者的貢獻……………………………………冷 川(63)
第三屆魯迅、郭沫若、茅盾研究高端論壇在樂山成
功舉辦…………………………………陳 瑜(40)
緬懷錄
“一個真正的人,真正的學(xué)者”———緬懷丁景唐先生…………王錦厚(69)
千夫諾諾,不如一士諤諤——有關(guān)張恩和先生的記憶……魏建(73)
《郭沫若學(xué)刊》2020年總目錄…………………(75)
郭沫若《頌中國人民志愿軍》書法手跡…………………………………………(封二)
郭沫若為中國人民志愿軍題辭書法手跡…………………………………………(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