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苑茵
一個雨后的晴天,只道是尋常。我偕同一眾親友第一次來到貴州的梵凈山。梵天凈土,名不虛傳,這神秘而獨特的山水風(fēng)光給我留下了太深的震撼。時值5 月,以個人的渺小身軀站在山腳下,翹首仰望,眼前的宏偉山巒向四方綿延著山波,而遠(yuǎn)處的山體橫臥,偶爾隱現(xiàn)在朦朧的云霧間,讓人頓感敬畏與向往。
沿著斑駁石磚砌成的山道,一路拾階而上,時而開闊明亮,時而兜轉(zhuǎn)曲折,每一步我都走得很踏實,映入眼簾的一幕幕都是自然的饋贈。邁步走在這條路上,雖與熙攘的游人擦肩而過,但我的心境卻變得格外寧靜。透過叢林遮蔽灑下的光輝,素淡的花添上了一抹光彩,飛鳥婉轉(zhuǎn)的鳴啼吱吱喳喳地傳來,我卻捕捉不到它們在樹梢上躍動的身影。偶見潺潺溪流在山間亂石中流淌,突然從高坡下落,如一條銀色飄帶,濺出一團(tuán)水霧,奏響一首清脆悅耳的樂曲。沿途的風(fēng)光讓我忘卻了自己到底走了多少步臺階,只覺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卻不愿停下步伐。終于,當(dāng)我跌撞地踏上老金頂?shù)呐_階時,一股清爽的山風(fēng)撲面而來,讓人感到心曠神怡。這是怎樣一幅山河畫卷??!云天相接之處霧靄繚繞,飛瀑溪流、奇峰峻嶺盡入眼底,一股“會當(dāng)凌絕頂”的豪情也油然而生。
萬跡云蹤,風(fēng)里挺松,隱于蒼茫翠綠中的一點紅與青灰,在頂峰之下是一座廟宇。步入其中,香堂外搖曳著佛香,濃淡、輕重、緩急,仿佛無形中有一雙素手鉤皴點染著一幅水墨畫,氤氳著滿堂清香,香不醉人人自醉。行人緩緩,除卻草木簌簌,一片寂然。跪者五體投地,拜者誠然坦蕩,僧人披著樸素的袈裟,平和泰然,談?wù)Z間盡顯禪意。堂內(nèi)一尊尊佛像莊嚴(yán)矗立在深紅金絲幕布后,深邃的瞳孔直直洞破人心,仿佛能指出人隱藏在最深處的善惡。
我虔誠地注視著這些歷經(jīng)歲月滄桑的佛像,它們面色肅穆,堅守著與這座古剎共進(jìn)退。承恩寺屹立在歷史的長河中,從來不是一帆風(fēng)順的,而是經(jīng)歷了一次次破壞與修復(fù)。它曾在戰(zhàn)火中遭到摧毀,也曾殘垣斷壁、遍地荒蕪,所幸最終在艱難險阻中浴火重生。遙想幾百年前,古人只靠手足攀登上高聳的山峰,在這里開拓平地,搭建廟宇,也在此天地靈境供奉信仰,與天地對話。佇立在恢宏的大殿下,我閉上眼睛感受流過指間的風(fēng)、沁入心脾的芬芳,我的心也在慢慢歸于祥和的圓滿。
跋山涉水而來,我無比慶幸自己能夠踏足這片勝地,一覽山河壯麗,一掃往日繁心,皈依自然。此時,從寺里隱隱傳來一陣誦經(jīng)聲,縹緲而神圣,或許是在期許來人能從中獲得自身靈魂渴求的答案,爾后輕裝上陣,邁向希冀中的遠(yuǎn)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