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景
建立適應時代發(fā)展需要的師生關系是所有教育教學活動進行的基礎。新課程改革提出師生之間的主導作用和主體地位相結合,師生關系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被給予了嶄新的涵義。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改革實現(xiàn)的保障。在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中,教師是教育教學的指導者,課堂的主導者。因此,創(chuàng)建民主的師生關系脫離不了老師的導向作用。教師確立全面的教育理念,才有利于建立起民主型師生關系。思想政治課學科本身的特色,決定了在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建立民主師生關系,它對思想政治課教師提出了更高更多的素質要求。
一、加強師德修養(yǎng),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
首先,思想政治課教師要熱愛教育事業(yè)。思想政治課教師應明確本學科在社會發(fā)展中的地位并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在教學過程中,用自己對本學科的知識和熱情去感染學生。有些學生在確定自己人生目標之前就是因為受到教師熏陶才下定決心。其次,“感人者,莫過于情”,教師要具有無限的愛心,感情是心理健康的根本因素。從教育心理學角度分析,情感是信念的催化劑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夏丐尊先生說過,“教育如果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同池塘里沒有水一樣”。所以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幫助學生是思想政治課教師道德權威形成的保障。思想政治課教師要以豐富的情感和美好的師德去愛護學生,才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進而得到學生的尊敬。如果政治老師在教學中忽略了這份情感,就相當于拋棄了本學科教學的根本。不管教師的知識講授的多么精彩,學生只會停在感性能力上,不會產(chǎn)生共鳴。如果這種情感消失,學生的理性認識建立不起來的。思想政治課教師必須重視在課堂中關愛學生,這樣才會給學生帶來聽課熱情,提高說理性,進而收到良好的效果。思想政治課教師要用真誠的情感去觸動學生,師生才能引起共鳴,才會“親其師信其道”。
再次,思想政治課教師要有頑強的愛崗敬業(yè)精神。在當前教育改革形勢下,思想政治課教師更需要愛崗敬業(yè)。思想政治課教師必須擁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和師德,熱愛我們的教育事業(yè),全心全意為我們的教育事業(yè)奮斗終生,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認真學習和認真教學,不求名利。提高自身的責任感,心甘情愿為教育事業(yè)而奮斗,從而受到尊重,成為榜樣。
二、完善教育思想,加強對建立民主型師生關系的認識
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存在什么樣的方法論,思想是行動的方向,思想問題決定改革的方向,它是改革的指導方向,任何改革的成功都要進行思想上的變更。因此改變教師的教育理念是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必要前提。在建立民主師生關系當中,我們必須認識到民主師生關系是建立在教師和學生相互交往的感情基礎之上,是一種真實的心靈交融,是人與人相互關愛的成果。在民主師生關系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和指引者。教師應從以前簡單的傳道授業(yè)者轉換到現(xiàn)在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創(chuàng)新能力為中心的教育軌道上來。思想政治課能培養(yǎng)人的創(chuàng)新思維、愛國熱情以及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方法,所以思想政治課教師必須轉變教育理念,恰當?shù)靥幚砗脦熒g主導和主體的關系,才能建立起民主型師生關系,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性。
三、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識素養(yǎng)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類的進步,無論從學校還是社會環(huán)境對老師自身素質要求越來越多,作為一名教育者只有不斷加強知識的積累,緊跟時代步伐。才能滿足多方面的要求,才能更加從容地面對學生,才能在講臺上發(fā)揮的淋漓盡致。作為一名教師只有擁有豐富的知識才能更好的發(fā)揮老師的指導作用,從而有利于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應該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關系,這樣才有利于建立民主師生關系,中學政治課作為思想教育課,對于學生的塑造尤其重要,學科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走在教育最前沿,所以思想政治課教師不僅有要有雄厚的學科文化知識還要具有現(xiàn)代意識和時代精神。
其一,現(xiàn)代意識是指人對社會、政治、科學、文化等具有現(xiàn)代化的理解、掌握以至運用的一種思維方式。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代意識的內(nèi)涵也在不斷變化。時代精神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中心,具有發(fā)展的概念、共同集體意識、集中表現(xiàn)于社會的各種意識形態(tài)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總結時代經(jīng)驗,把握時代的脈搏,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識素養(yǎng),掌握緊隨時代的知識,更好地應用于教學過程中,才能更好與學生溝通,互相促進,共同進步,從而給民主師生關系帶來新的時代氣息。
其二,思想政治課教師應具有雄厚的文化知識。教師的勞動要求具有更靈活的創(chuàng)造性,教育是一種培養(yǎng)人的活動,是一種有意識有目的的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就必須掌握學科知識的特點對自己所任教學科的內(nèi)容有深入的了解,教師應當知道所教內(nèi)容出現(xiàn)的由來、對本學科產(chǎn)生的影響、內(nèi)容的可創(chuàng)造性。
第三,思想政治課教師還應具多種學科知識。走進二十一世紀,我們進入了一個信息化的社會,各種知識來源途徑豐富多彩,學生的知識量不斷擴大,求知欲不斷提高,他們無形間希望老師的回答更加完善和完美?,F(xiàn)代社會學生的知識越來越多,提出的問題也千奇百怪,如果教師不提高自身知識儲備量,是滿足不了學生的求知欲望,我們應該不斷更新自己知識緊跟時代步伐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隨著高考模式的不斷更新,各學科之間的交叉點越來越多,要求我們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注意在掌握專業(yè)文化知識的基礎上不斷的豐富自己,不斷的學習除本學科外的知識,如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等,作為政治老師要努力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對學生的吸引力,培養(yǎng)學生具有時代知識、時代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