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取“縱橫”這么大氣的名字,勢必得有點名堂吧。在我把該機拿出盒子,剝掉塑料套的那一瞬間,我馬上意識到“它是真值得取個NB中文名的”——的確太漂亮太精致了!
該機為全金屬機身,A面依然有華碩的家族設(shè)計——同心圓金屬拉絲紋理。整體色調(diào)接近于黑色,官方稱之為“墨玉黑”,配上二次氧化著色的琥珀紅(類似紅銅色)飾邊,頓顯高貴精致。
當然,這種高貴感也少不了那塊3:2比例3300×2200超高分辨率高色域屏的功勞。這款嵌在四個超窄邊框中的100% DCI-P3高色域屏,亮度高達500nit,具備1500:1對比度,DC調(diào)光不閃,還通過了PANTONE(潘通)色彩認證,可勝任專業(yè)色彩領(lǐng)域的工作。正是它與墨玉黑主體和琥珀紅飾邊的完美結(jié)合,構(gòu)建起了靈耀X縱橫的完美外觀和視覺感受!再提醒一句:這款13.9英寸且屏占比達到92%的超窄邊框超薄屏還支持10點觸控,堪稱“完美全能”了!
提示:3:2比例的屏幕非常適合影像工作者和內(nèi)容創(chuàng)作者。目前相機照片尤其是專業(yè)相機的默認照片比例就是3:2,而照片沖印的默認比例也是3:2。另外,相對于16:9的屏幕,3:2的屏幕能夠同屏顯示的文檔、表格、網(wǎng)頁內(nèi)容會更多,這對于內(nèi)容創(chuàng)作者也非常重要。
該機不僅是外觀整體漂亮,精湛的細節(jié)也貫穿著始終。邊角的處理、細微之處的裝飾都非常精湛,就連電源鍵都有精致的修飾,同時也從視覺上進行了強調(diào)和區(qū)隔,防止了誤觸。總體來看,靈耀X縱橫是華碩輕薄本家族的“又一款超一百分顏值機型”(這些年來華碩推出的高顏值輕薄機型的確不少),顏值黨一定要多瞅瞅它。
靈耀X縱橫雖有超一百分的顏值,但這僅僅說明它有一副漂亮的軀殼,并不意味著這是一款好用、舒適的高端輕薄本。而該機C面左腕托區(qū)域的英特爾EVO標貼,才是該機高身價的最強力證明!
EVO品牌標貼意味著通過了英特爾雅典娜計劃第二階段認證。而雅典娜計劃的目的,就是提升筆記本的用戶使用體驗和感受。它的第二階段認證主要針對第11代酷睿機型,包含了大量項目,其中有些是硬件規(guī)格層面的,比如帶有Thunderbolt 4和WiFi6(這些靈耀X縱橫都具備),有些則是體驗要求層面的,比如:麥克風拾音距離需達4米;開機合蓋狀態(tài)掀蓋1秒響應(yīng);充電30分鐘可輕量級使用4小時;揚聲器音量在用戶位的聲壓要達78dB等。
為此,我們進行了部分應(yīng)用實測,來驗證該機是否“達標”:
●用戶距離靈耀X縱橫4.5米,打開微信網(wǎng)絡(luò)通話,對方表示通話聲音清晰。
●合蓋睡眠10分鐘后,我們快速掀開屏幕(支持單手開合),在還未達到90°時,屏幕就已瞬間點亮并進入了鎖屏壁紙狀態(tài)——絕對不到1秒。
●該機支持PD快充,充電30分鐘實測電量增加42%。而我們在“滿足室內(nèi)觀影需求的條件下”(30%屏幕亮度+60%音量),用系統(tǒng)自帶《電影和電視》APP全屏播放電影《LUCY》720P MKV本地視頻,正片部分可續(xù)航12小時9分鐘,40%電量意味著4小時50分鐘左右,也即證明了充電30分鐘,輕量級應(yīng)用可超過4小時。
唯獨揚聲器表現(xiàn)部分,雅典娜認證要求用戶位(距離機器50cm)聲壓達到78dB,但由于白皮書中沒提及使用什么歌曲或音樂,所以我們就以高音為主的女聲流行歌曲進行了測試,50cm用戶位聲壓為73.1dB~76.5dB。同時,該機的哈曼卡頓認證揚聲器的音質(zhì)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實,靈耀X縱橫在易用性上花的功夫遠不止以上這些,它還有IR紅外人臉識別攝像頭,支持Windows Hello人臉識別登錄;另外,預(yù)裝的MyASUS功能套件中還有“ClearVoice”功能,可使用AI人工智能過濾環(huán)境噪音,消除背景噪音,增強語音,以提升語音通話的音質(zhì)并保護隱私(而關(guān)于AI人工智能的性能,我們會在后面詳細介紹)。不過提醒一點,開啟ClearVoice會增加電量消耗。
最后,我們還要提到華碩為多設(shè)備互動打造的“Link to MyASUS”功能,這是一個類似于華為/榮耀的多屏互動的功能套件,不僅可以讓我們在電腦上操控手機,還能同步和互傳軟件,抑或是把筆記本的屏幕延展至手機。
“Link to MyASUS”在易用性和穩(wěn)定性上還有提升空間。但至少它讓多設(shè)備協(xié)同不再是少數(shù)品牌的專屬,從這一點來說,還是值得肯定和持續(xù)關(guān)注的。
說完了機器的外觀和體驗環(huán)節(jié),讓我們回到該機的“核心組件”——處理器上。作為首批上市的第11代酷睿低電壓處理器Tiger Lake機型之一,靈耀X縱橫搭載的這顆i7 1165G7的性能表現(xiàn)自然備受關(guān)注!
●高頻率帶來CPU性能的明顯提升
提示:也正是由于i7 1165G7的頻率高,尤其是單核性能生猛,所以開始有廠商用它做GTX顯卡游戲本了。
而實際應(yīng)用方面,讓我們從提升最小的應(yīng)用說起:
在這個項目上,由于處理器核心/線程數(shù)量變化不大,提升僅來自核心優(yōu)化和頻率的提升,所以提升幅度相對有限。與之對應(yīng)的強性能釋放第10代酷睿處理器i7 1065G7,Cinebench R15得分在725cb~790cb,R20得分為1690cb~1777cb。而開啟了性能模式的靈耀X縱橫的i7 1165G7,在R15和R20上的得分分別是842cb和1900cb,領(lǐng)先幅度為:R15 6.6%~16.1%;R20 6.9%~12.4%。
(再次強調(diào),以上對比數(shù)據(jù)都是取的性能釋放較高的機型,如聯(lián)想S940,并非“弱雞機型”,下同)
那么,在目前人人都在學(xué)、人人都在用的視頻處理方面,i7 1165G7的性能表現(xiàn)如何呢?我們還是以熟悉的Media Encoder視頻轉(zhuǎn)碼為例,來看看Tiger Lake的性能提升!
視頻轉(zhuǎn)碼領(lǐng)域,英特爾依托于所有軟件對其集顯的出色支持(注意,這不是獨顯加速,依然是純處理器方案),一直都能輕松碾壓AMD平臺,基本情況是:4核的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可輕松碾壓6核的AMD Ryzen 4000處理器;而6核的酷睿處理器則能輕松掀翻8核的Ryzen 4000處理器。
不過到了第10代Ice Lake平臺,得益于Iris Plus集顯性能的大幅提升,4核的i7 1065G7已無敵手(都指純處理器方案,也就是選擇“Mercury Playback Engine軟件”,這也是兼容性最好和穩(wěn)定性最好的方案)!而第11代酷睿Tiger Lake處理器,在第10代Ice Lake處理器的基礎(chǔ)上更進一步,《4K烤鴨》轉(zhuǎn)碼為FHD@24fps的視頻,轉(zhuǎn)碼時間已壓縮到了3分鐘以內(nèi)!大家注意,這一成績已經(jīng)輕松掀翻了35W性能輸出的6核12線程Comet Lake i7 10710U(14nm)處理器,相對于第八代酷睿U i7處理器更是提升了近一倍的效率——依然是4核8線程喲!所以,千萬別以為核心/線程數(shù)量沒有變,應(yīng)用效率就沒提升。
●秒殺AMD集顯,叫板MX350的Iris Xe集顯
Tiger Lake處理器的全新圖形核心Iris Xe不僅采用了新的Xe圖形架構(gòu),且大幅提升了執(zhí)行單元(EU)的數(shù)量,i5搭載的G7集顯EU數(shù)量提升到了80個,而i7搭配的G7集顯EU數(shù)量飆升到了96個(Ice Lake的Iris Plus最多才64個,UHD最多才32個)。與此同時,Iris Xe還提升了頻率至最高1.35GHz,而常見的i7 1165G7也有1.3GHz的頻率(之前的UHD最高1.15GHz)。
由此,Tiger Lake終于讓英特爾集顯有了質(zhì)的飛躍,無論是UHD還是Iris Plus,抑或是競爭對手Ryzen 4000系列的Radeon Graphics,都直接被它秒殺,它甚至有了叫板MX350獨顯的實力:
3DMark Time Spy項是比較適合輕便和輕薄本的,靈耀X縱橫的綜合得分1731分,其中Iris Xe顯卡的圖形得分1558分;對應(yīng)的AMD陣容里面的最強顯卡,Ryzen7 4800U搭載的Radeon Graphics(8單元)得分為1333分,其中圖形得分1170分。英特爾平臺的領(lǐng)先幅度分別是:30%和33%!
即便采用平衡模式,不開啟最大風扇轉(zhuǎn)速(最大性能),Unigine Valley也能跑出46.7fps的好成績!
開啟風扇“高效模式”后,Unigine Valley可以輕松跑49.9fps!這是什么概念呢?看看右面這個表格就明白了:
是的你沒有看錯,在Unigine Valley成績項上,i7 1165G7搭載的Iris Xe集顯,實際性能表現(xiàn)已成為當下移動處理器集顯領(lǐng)域的王者,甚至超越了25W性能跑滿的MX350獨顯!對于AMD集顯,那優(yōu)勢就是碾壓級的了!
下面再來個游戲?qū)崪y:
國民游戲《英雄聯(lián)盟》。為了橫向比較,我們使用的FHD@最高特效(這時屏幕上面有黑邊,但畫面完全正常無拉升)。這次Iris Xe終于為英特爾“翻盤”了!大亂斗模式,開局204fps,3V3的小團戰(zhàn)可達130fps~136fps;7~8人的團戰(zhàn)在126fps左右;9~10人的團戰(zhàn)110fps左右;最低瞬間也有100fps左右。這個成績遠遠超過了Ryzen7 4800U的Radeon Graphics(8單元,最高規(guī)格)的“平均八九十fps”的成績。
當然,由于總體散熱功率穩(wěn)定上限在30W左右,所以成績還略輸給那少數(shù)幾款能跑滿“15W CPU+25W MX350”高性能釋放獨顯輕便本,但對于市場中絕大部分只有20W~25W散熱功率的MX獨顯本,靈耀X縱橫就秒殺它們了!
前面展示了靈耀X縱橫強勁的處理器/顯卡性能,包括強大的AI性能,那么一個問題自然而來:這些表現(xiàn),是基于何種處理器性能釋放的呢?該機的散熱表現(xiàn)和溫度表現(xiàn)又如何呢?
●CPU單負載最高穩(wěn)定30W
室溫19℃,單獨針對CPU部分給負載,持續(xù)30分鐘,i7 1165G7的CPU封裝功率穩(wěn)定在30W左右,全核頻率3.12GHz,不同核心的溫度在82℃~93℃波動。
也就是說,如果單獨針對CPU部分的應(yīng)用,其穩(wěn)定最高功率輸出為30W左右,當然短時爆發(fā)功率會更高,可達到38W。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該機的CPU功率曲線實際上有一個先下降再提升的過程,在單獨針對CPU的應(yīng)用時,初期38W,而后隨著CPU溫度的提升,功率不斷降低至25W(此時風扇轉(zhuǎn)速依然很低)。而再過一段時間,內(nèi)部的熱量聚集到一定程度后,風扇才會啟用高效模式,轉(zhuǎn)速大幅提升,然后CPU部分的輸出功率也會隨之從25W左右提升到30W左右并一直保持穩(wěn)定。
●CPU+GPU雙考溫度更低
在雙考之前,我們先進行了GPU(Iris Xe集顯)的單負載測試,用Furmark跑滿GPU,使之達到最高的1.3GHz頻率,此時功率為22.8W,也就說明i7 1165G7的96EU Iris Xe集成顯卡要發(fā)揮最大效能,僅需22.8W上,比MX350的25W還略低一些。
而后我們進行了30分鐘的CPU+GPU雙考。在前26分鐘,處理器的整體封裝功率在31.5W附近,CPU部分10W,GPU部分20W,CPU的溫度與單負載時類似,91℃左右,GPU部分77℃。
不過在26分鐘后,處理器的整體封裝功率略有降低,降低到了30W左右,與CPU單負載的穩(wěn)定功率一致了,此時CPU部分8W左右輸出功率,1.7GHz,不同核心的溫度在74℃~87℃波動,比單考CPU時還低一些;而GPU部分17W左右,但頻率依然保持在1.2GHz,性能損失并不大,溫度77℃??傮w來看,在玩游戲時,只要CPU/GPU的功率分配與雙考機類似,那么GPU部分是基本跑滿了性能的??傮w來看,該機的性能釋放還是很棒的。
●C面溫度不高,整體運行安靜
這是持續(xù)考機測試1小時后的C面溫度圖,溫度較高處在C面頂部左中區(qū)域以及主鍵盤區(qū)左側(cè)中上部區(qū)域,最高也就43℃。而WASD按鍵處溫度在33℃~36℃,基本無熱感。鍵盤的右側(cè)區(qū)域溫度甚至不到30℃,非常涼爽。腕托和觸控板也只有20多℃。
而在噪音控制方面,該機的表現(xiàn)亦非常出彩:在40dB的環(huán)境中,開啟風扇的高效模式考機1小時,鍵盤位噪音55dB,但只是轟轟的風扇聲,毫不刺耳;而用戶位噪音只有44.5dB,僅比環(huán)境噪音高出4.5dB,絕對算是低噪音。如果采用標準模式(不開啟風扇的高效模式,犧牲一點點性能),考機1小時用戶位甚至聽不到明顯噪音——異常安靜!
整體來看,靈耀X縱橫是一款非常安靜,且C面溫度表現(xiàn)很出色的輕薄本,而且其性能釋放很給力,機身底部甚至沒有很大面積的進風口——能有如此好的散熱表現(xiàn),可說是超乎想象了!
在經(jīng)過詳盡的測試和較長時間的體驗后,我們決定給予華碩靈耀X縱橫這樣的評價:它是一臺具備超高顏值,且在性能和體驗(包含易用性和功能)層面基本無可挑剔的優(yōu)秀高端輕薄本。如果你希望有一臺特有面兒又特好用、特強勁的高端輕薄本,全新的靈耀X縱橫絕對是值得重點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