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珊珊
(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廣西 桂林 541199)
代際關系題材電影是指圍繞著代際角色之間的代際互動展開劇情的影片,中國電影在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涌現(xiàn)出了不少代際關系題材電影(以下簡稱“代際電影”),比如《那山那人那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天國的來信》《心香》《洗澡》《變臉》《孫子從美國來》《我們倆》《海洋天堂》《漂亮媽媽》等。代際電影在代際關系中講述中國式故事,觀照社會現(xiàn)實,在影片內涵上彰顯出仁愛、和諧、義德、剛健有為等民族化內蘊,這些內蘊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一脈相承,又與當下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密切聯(lián)系,對于提升道德品質、弘揚民族精神、提高個人境界有著積極的作用。
中國代際電影的代際關系絕大部分都來自家庭代際關系,仁愛孝道在家庭關系中體現(xiàn)得相當明顯。仁愛是中國倫理道德最基本的部分,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之一,也是中國民族文化精神。仁愛觀念在中國社會歷史中的地位十分獨特,它對凝聚家族親情、固化家庭關系、穩(wěn)定國家關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代際電影的仁愛精神首先體現(xiàn)在家庭代際成員之間的親情上,不僅有晚輩對長輩的敬重孝順,同時也有長輩對晚輩的殷殷關懷。《紙飛機》里孩子通過紙飛機鼓勵感化吸毒的媽媽;《真情三人行》中的陽陽照顧患癌癥的父親,挑起生活的重擔;《背起爸爸上學》中的石娃背起癱瘓的父親繼續(xù)學業(yè);《一個獨生女的故事》中的獨生女鳴鳴邊繼續(xù)學業(yè)邊照顧患有心臟病的母親,這些影片都表現(xiàn)了在嚴峻艱難的現(xiàn)實面前孩子對家庭、父母的無私付出,他們的堅忍與擔當使影片具有濃厚的成長內涵?!秲蓚€人的芭蕾》中的女兒仙仙是母親德貴家的收養(yǎng)的孩子,母女二人對對方都勝似血親,母親對女兒傾情呵護,女兒對母親也十分眷戀,仙仙長大后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芭蕾舞演員也是圓了母親內心深處的芭蕾夢,是對無私母愛的深情回饋?!杜骸分v述的是一對非血緣關系的祖孫情。爺爺仁愛高尚,出于“不能見死不救”的樸素善念,他義無反顧地收養(yǎng)了小花;小花純真善良,她用最寬容和感恩的心去對待爺爺、叔叔以及嬸嬸。
其次,是體現(xiàn)在社會代際關系中的仁愛?!斗ü賸寢尅防镎x廉潔的法官安慧以無限的愛心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去關懷失足少年張帥,讓張帥感受到正義及愛的力量;《考試》中的曲老師面對孩子們?yōu)榱肆糇∷龀龅幕奶朴挚蓯鄣男袆樱罱K選擇留下,繼續(xù)教這些孩子?!逗⒆觽兊哪切┦隆贰段业木旁隆贰稜T光里的微笑》則塑造了一批對教育事業(yè)有著崇高使命感,對學生無限包容,能有效地教導學生并獲得學生敬重的好老師形象?!都倥媲椤贰缎腋r光》《我們的小花貓》《來不及道歉》等影片反映了陌生人之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愛之心。《假女真情》的王玉娟把從臺灣回大陸尋親的老人王福壽像對待親生父親一樣去照顧;《幸福時光》上演了善良的老趙和工友們費盡心思合伙做戲的故事,為的就是讓無家可歸的盲女能幸福地生活下去,展現(xiàn)了小人物身上樸實無華的溫情;還有《我們的小花貓》中老教授和康康之間的相互體諒、相互著想,《來不及道歉》中和藹可親的沈爺爺對四個幼稚頑童的寬容耐心,表現(xiàn)了普通平凡人身上閃亮的人性光輝。
20世紀90年代由張揚導演的《洗澡》是體現(xiàn)中國式仁愛人倫之情的典型個案,通過兒子大明與父親老劉之間由沖突隔膜到理解接受的故事,代表了子輩對父輩所倡導的“澡堂”文化精神的認同和傳承。澡堂是中國傳統(tǒng)人倫文化的隱喻,澡堂中有著大量的水,水是一種極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意象,《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水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和善意,能擯退惡難,影片中穿插的家庭危機、個人自信危機、夫妻危機,以及影片的主線父子認同危機都在澡堂的溫煦之水中得以化解。父親的澡堂正中央赫然高掛著的一幅“上善若水”的匾額,正是老劉所代表的傳統(tǒng)東方人倫文化的體現(xiàn),這是一種仁慈、和睦、寬厚、友善的人倫之情,澡堂成為街坊鄰里、遠親老少們獲得精神放松和撫慰的樂園。兒子大明目睹了澡堂的人情世態(tài),感受到澡堂的情感魅力,最終理解并接受了父親所秉持的和睦親善的澡堂文化,大明對父親從文化認同進而增進了親情認同。大明和二明在父親離世后對澡堂的共同經營,也喻示著這種承載著善意的澡堂文化的后繼有人,即便是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也不會使這種文化斷代。
和是中國文化精神中重要的價值取向,中國人在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對自然時,都希望達到一種和諧狀態(tài),尤其是在人際關系中講求待人接物和氣謙讓,與人相處融洽和睦,既能和諧共處又能和而不同,體現(xiàn)出中國哲學思想的辯證統(tǒng)一性?!熬碗娪岸?,一部影片的文化價值觀通常是通過其敘事方式來體現(xiàn)的”,中國代際電影在劇情上,往往采用了“相處—沖突—對抗—消弭—融合”的人情敘事模式,通過消弭“代溝”從而達到和。代溝“是指兩代人之間在信仰、價值觀、社會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差異、隔膜、距離,以及在此基礎上發(fā)生的矛盾沖突”,代際角色在相處后,雙方在觀念、行動等方面出現(xiàn)分歧對立,逐漸擴大或至不可調和,然后由關鍵事件、環(huán)境等因素引發(fā)轉變,或在日常中消解了對立、理解了對方,雙方消弭了對立矛盾趨于融合,達到一種互相和解、溝通、包容、成長的共情狀態(tài)?!赌巧侥侨四枪贰肥歉缸觽z消弭隔閡的故事。兒子高考落榜后回到故鄉(xiāng),準備子承父業(yè)做山村郵遞員,兒子對父親長期工作而對家庭帶來的虧欠有所不滿,父親也不放心兒子初次送信,于是父子二人一起踏上了工作交接之旅。在送信的過程中,父子二人慢慢打開了心扉,兒子體諒到了父親工作的辛苦,理解了父親工作的意義,同時也明白了這份工作的責任。在影片如畫的秀美風光中,這場送信旅程的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工作交接的意義,而成為父子情感上把酒言歡的一場儀式。《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里小金寶和水生之間剛開始劍拔弩張的主仆關系象征著城市文明和鄉(xiāng)村文明之間的激烈對峙,小金寶曾經也如“鄉(xiāng)巴佬”水生一樣擁有純善的人性,但是在上海的物欲大環(huán)境下她迷失了,在水生面前她就是一個驕縱刻薄的主人。影片最后,水生和小金寶之間的由對峙到和解,水生經歷了成人世界的殘酷,獲得了人生啟示,小金寶也找回了未泯的人性,完成對自己的救贖,達到了與自己的和解,兩人都有成長的意味?!蹲兡槨分械淖兡樛跤蓪吠夼⑸矸莸目咕芘懦?,到放棄偏見徹底接納狗娃,與她共享天倫之樂,是剔除偏見獲得親情的情感圓滿?!段覀儌z》中租房老太太和房客小馬在磕磕碰碰的拌嘴生活中漸漸建立起了真情,從雞毛蒜皮的歡喜冤家變成冰釋前嫌的祖孫倆,體現(xiàn)了生活的溫度?!短粕酱蟮卣稹分械哪赣H在地震的危急時刻,在是救姐姐還是救弟弟的兩難境地中做出了無奈而殘忍的抉擇,給姐姐帶來了巨大的情感創(chuàng)傷,母親亦無法原諒自己。之后兩代人之間的關系終于得以修復,代際之間化解了心結,重新找回了失去的親情,是一場血濃于水的和解。
和包含著中國哲學的辯證統(tǒng)一思想,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提出了“和而不同”的理念。和而不同,求同存異,尊重事物的多樣性,合理地看待差異化的存在,是達到和諧的關鍵。《我和爸爸》是一部關于“學習”的影片。影片中的爸爸是一個吊兒郎當又活得任性通透的另類父親,他曾拋棄妻女,缺席于女兒的成長歷程,女兒對他無感情可言,甚至將他視為仇人。當他和女兒正式生活在一起后,他開始學習如何去做一個父親,女兒自己有了孩子成為母親之后,也明白了父親的愛,兩代人經過為人父母的人生之課最終達到互相理解。女兒看到了父親的處事哲學,看到了其性格缺陷,雖然之前對父親有明顯的排斥,但也明顯感受到父親對自己本能的愛,她終于接受了這個曾經不優(yōu)秀不稱職的父親。
中國代際電影里還表現(xiàn)了中國人自然和諧的處事之態(tài)?!哆^昭關》是農村爺爺李福長騎著三輪帶著孫子寧寧去看望老友的故事,是一部具有中國鄉(xiāng)村風格的公路電影,在這一路上通過各種事件,塑造出爺爺仁愛滿懷、義氣滿襟、寬容豁達、處事沉穩(wěn)的形象。爺爺能從容地應對處理一路上發(fā)生的各種問題,他勸慰了失意青年,幫助了貨車司機,滿足了孫子的釣魚心愿,資助了乞討的人。爺爺是一個有著大智慧的人,他總是在不急不躁之間把事情一一解決,雖然辦事節(jié)奏舒緩但卻穩(wěn)健扎實。爺爺?shù)男蜗笥兄袊幕小盁o為而無不為”的超然,也有著篤實厚重的一面,是一種自然和諧、內外統(tǒng)一的人生境界。
對基本道德原則、行為準則的遵循堅守,是中國代際電影民族化內蘊的第三個特征?!白袷厝藗惓G闃嬛楦惺澜绾徒柚藗惽楦衼戆H判斷,成為中國電影常見的情感支撐點”,中國電影自誕生以來就具有強烈的倫理性和道德性特征,在此基礎之上,中國代際電影也具有了崇義守德的內涵,傳達出立身處事中樸素的道德觀,體現(xiàn)出最基本的普世價值。義指義氣、承諾、信用,指承諾者對諾言的誠懇,不能背信棄義,不能失信于諾言;德是指基本道德行為、道德原則,在中國文化精神中,義和德是評判人們行為和思想的標準。電影《千里走單騎》講述的是一位父親為患病兒子圓夢的故事,故事中“義”的內涵是明顯的。影片中的“義”包括兩層,一是為子圓夢,高田為了幫兒子完成中國儺戲研究的心愿,去麗江找尋民間藝人李加民,因為兒子曾對李加民承諾說會再來麗江,二人約好到時將會拍攝李加民最拿手的《千里走單騎》的劇目。為了幫兒子獲得研究中最關鍵的資料,高田只身一人前往中國,經過重重困難,最終拍攝到了這出戲。二是為友尋子,在尋找李加民拍攝的過程中,高田幫助李加民找到了從未見面的兒子。兩種義的出發(fā)點都是兩個父親尋覓親情,獲得自我心靈的救贖,高田替兒子完成心愿的“義”包含著深沉的父愛,替李加民找兒子的“義”則有著對朋友的善意相助,同時也是出于對父愛的感同身受。兩層“義”之中,都包含著隔閡而又深沉的父愛之情,對親情回歸的期盼。
《那山那人那狗》中展現(xiàn)了平凡工作中的敬業(yè)之德,影片中父子之間從隔閡到化解,其轉折點來自兒子被父親工作態(tài)度、責任意識和人文情懷的深深震撼。在父子那一趟共同的送信之旅中,父親對工作的點點滴滴都被兒子看在眼里,兒子目睹了父親盡職盡責,明白了鄉(xiāng)人們期盼父親的眼神,明白了郵包中每一封信送達的價值和意義,兒子為父親執(zhí)著堅守的敬業(yè)精神所感動,從對工作的認同進而又增進了對親情的認同,父子之間的關系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融洽境地?!蹲兡槨氛宫F(xiàn)了中國道德中樸素的“知恩圖報”的觀念。愁于后繼無人,變臉王買了一個叫狗娃的男孩來繼承自己的絕活,相處之下他并未將狗娃當傳承的工具,而是待狗娃視如己出,一老一少報團取暖,讓狗娃真切地感受到天倫親情。但不想狗娃竟然是一個女孩,這讓有著深厚男尊女卑觀念的變臉王苦惱不已。狗娃明白爺爺?shù)目嘀?,心疼爺爺,天真地將照顧的男孩送給爺爺以報答他,沒想到又再次害了他,最后狗娃以死相救,終于救回了爺爺。狗娃對爺爺義無反顧的付出,是對爺爺真情待她的回饋,這中間雖然隔著一層男尊女卑的傳統(tǒng)思想,但是爺爺對狗娃質樸真實的愛是難以遮掩的,狗娃以孩童式幼稚的方式來彌補爺爺?shù)娜焙?,是樸素人性的展現(xiàn),狗娃“知恩圖報”的行為體現(xiàn)了溫厚親善的人倫關系,體現(xiàn)了中國式的道德良知。此外,《百鳥朝鳳》里兩代嗩吶藝人對技藝的匠心精神,是對純良藝德的捍衛(wèi),也是傳統(tǒng)文化在傳承的過程中對藝術尊嚴的堅守?!缎南恪分袪敔敽蜕徆弥g相互體諒相互尊重的遲暮之愛,對比年青一代京京爸媽之間任性恣意的現(xiàn)代之愛,更顯出傳統(tǒng)婚姻觀念的厚重之德。
剛健有為是中國人積極人生態(tài)度的體現(xiàn),亦包含著中國人堅忍、豁達、進取樂觀的精神,對于個人境遇,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積極調整好心態(tài),應對人生的各種挑戰(zhàn),“是人們處理天人關系和各種人際關系的總原則,是中國人的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的最集中的理論概括和價值提煉”。中國代際電影也有很多表達剛健有為人生態(tài)度的主旋律價值觀影片,尤其是展現(xiàn)逆境之下的堅忍力量?!秼寢尅分械膵寢屃旱っ鎸ι畹闹刂卮驌?,始終對大腦殘疾的兒子不放棄?!镀翄寢尅分械膵寢寣O麗英同樣面對接連的打擊,以堅忍的母愛撐起殘缺的家,展現(xiàn)出一種強大的女性精神?!吨袊鴭寢尅分械膵寢屚跣闱賹β犃τ袉栴}的兒子慈母加嚴母的關愛,使兒子以積極的態(tài)度應對人生?!断螺呑舆€做母子》中的媽媽面對兒子患絕癥的事實,依舊用積極陽光的心態(tài)來對待,讓兒子也獲得了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使兒子也像其他健康孩子一樣,擁有自己的理想,感受到了充實和快樂,在有限的生命時間里體驗到了生命的質量?!逗Q筇焯谩肥撬劳鲫幱跋碌母笎哿辽?,父親老王因患病不久將離世,對于患有孤獨癥的兒子大福他甚是堪憂,老王在離世前竭盡所能地為兒子日后的獨處生活預先安排,教他做飯、搭公交車、打掃房間、打電話、開門,老王與大福之間關于海龜?shù)募s定,更是顯示出父愛的偉大。老王用最基礎的日常教育來為大福的未來保駕護航,用最正確的方式來積極引導孩子未來的人生。
相比之下,《全能囧爸》《那年八歲》則是以一種輕松的草根式的故事來表現(xiàn)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全能囧爸》中的父親李國富以樂觀甚至厚臉皮的人生態(tài)度來應對囧人生,他操心著兒子工作和生活,生活艱辛、忙碌又充實,他性格外向樂觀,善于苦中作樂,有生活情調和生活經驗,熟諳社會處事門道。在給兒子找工作的事情上,他屢敗不退,見招拆招,厚臉皮地一再嘗試;收入微薄卻能把打鹵面做得食欲大開;興趣廣泛,喜歡嗩吶、唱歌,由此融入了老年廣場舞團;拒絕了因誤抓補償?shù)腻X,又要求警察當著鄰居的面把他送回家,以表示幫忙破了案,給自己爭個臉面;為了鼓勵兒子,他自己還參加了電視選秀節(jié)目。李國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感染影響了曾經自卑的兒子,父子二人在希望和活力中接地氣地生活著?!赌悄臧藲q》中的算命先生吳先生因為自己是盲人,需要一個領道的人,便以五塊錢一個月的價錢租來了小小,由此上演了一出一老一少從歡喜冤家變成忘年之交的溫情故事。吳先生因為身體的缺陷致使他在生活中不得不采用生猛的態(tài)度,他善于將優(yōu)勢搶在自己手里,他嘴巴厲害,具有強大的自信心,為人剛硬且樂觀,對小小嘴硬心軟,吳先生的人生態(tài)度以及對小小皮實的生存理念教育,是中國普通人韌性、務實生活姿態(tài)的展現(xiàn)。
中國代際電影在一個個社會平凡小人物的故事中,體現(xiàn)出中國人立身處世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標準,是中國傳統(tǒng)民族文化精神在當代民眾生存層面的展現(xiàn),成為反映中國人精神面貌的窗口,對于傳承中國電影的內在民族品質有著積極的作用。這些品質與當下我國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諸多相通之處,特別是和友善、和諧、誠信、敬業(yè)、平等、自由等方面相呼應。在中國代際電影中,將這些價值觀進行影像表達會更容易為觀眾所接受,在中國式的人情化故事中使觀眾能獲得潛移默化的道德提升。這些內蘊不僅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體現(xiàn),有著明顯的民族化特征,是民族品格的當下傳承,同時立足于人性來講述人的故事,也能引起人類普遍相同的情感共鳴,從而獲得更廣泛的情感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