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藝良
摘要:問題鏈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采用的授課方法。在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通過具有層次性的問題設置方式,引導學生按照問題的邏輯順序進行思考。本文就以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為例,談談如何運用問題鏈開展閱讀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問題鏈;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5-0085
問題鏈是目前初高中語文、英語學科閱讀教學時普遍采用的授課模式,它既能夠透過問題,將閱讀中的知識要點進行有效串聯(lián),又能夠由此引發(fā)學生的積極思考。因此,問題鏈是值得在初中語文學科閱讀教學時運用的教學模式。
一、問題鏈的設計,要依據(jù)閱讀文本內(nèi)容
初中階段,學生在語文課堂接觸的閱讀內(nèi)容相比小學時期,在難度上和理解深度上都有所提升,尤其是部分閱讀內(nèi)容需要經(jīng)過初中生的認真思考,才能對閱讀內(nèi)容有深入理解。而且很多語文課文在情節(jié)設置以及邏輯思維的應用上,也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疊加,因此,對這部分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就需要借助問題鏈的方式幫助初中生進行理解。但需值得一提的是,初中語文教師的問題設置方式和問題設置技巧也要有所注意,問題鏈的設計形式要有助于提高初中閱讀課堂的教學進度和效率。因此,在初中閱讀授課過程中,要根據(jù)閱讀文本的具體內(nèi)容進行有效設計。
閱讀教學的問題鏈設計要對初中語文課本進行深入研究,并且能夠利用閱讀文本的知識內(nèi)容,分析文本中的重難點知識。具體到實際的問題鏈設計環(huán)節(jié),初中語文教師要對閱讀文本的作者提前做好深入了解,通過對作者創(chuàng)作背景的分析,才能進一步了解作者文本內(nèi)容的主題思想,由此才能在文本中的重要位置設計問題鏈。例如,在閱讀文本的重要段落位置巧設問題,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式的提問,這就能很好地幫助學生了解文本閱讀內(nèi)容的思想,又能很好地領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意圖,由此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
二、問題鏈的設計,要緊扣文章矛盾點
在初中語文閱讀授課過程中,語文教師要準確把握住課文的矛盾點,并且要根據(jù)文本中的矛盾點,在閱讀講解時巧妙地設計相應的問題鏈,由此引導學生的語文閱讀思維獲得不斷提升和擴展,創(chuàng)新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夠自主探究閱讀內(nèi)容,進而使學生的閱讀能力獲得不斷提高。
矛盾點的出現(xiàn),大多數(shù)出現(xiàn)在初中語文課文中的短篇小說中。例如《孔乙己》這篇課文,對于孔乙己這一人物形象的描述,就是一個矛盾點的存在:因為他說話經(jīng)常滿口之乎者也,由此證明他是一個讀書人,但是他又偏偏以站著的方式來喝酒,這就與他的身份相矛盾。針對這樣的矛盾點,語文教師就可以有效地設計問題鏈,通過層層遞進的問題設計,使學生對這一矛盾問題主動探究,最終由學生自己,找到矛盾點所在,由此對課文中孔乙己形象的理解也更為深刻。
三、問題鏈的設計,要便于學生理解深奧的閱讀內(nèi)容
與小學語文閱讀內(nèi)容相比,初中語文閱讀文本的內(nèi)容上有很大差異,最主要體現(xiàn)在部分課文的內(nèi)容變得更為含蓄和深奧。作家運用相對含蓄的寫作手法,使文本的情感更為深沉和復雜,所以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初中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難度。因此,在問題鏈設計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要根據(jù)這部分文本內(nèi)容相對隱晦的部分,引導學生層層遞進地進行思考,幫助初中生理解課文表達的情感和內(nèi)涵。作為初中語文教師,要準確把握住課本閱讀中的含蓄之處,通過問題鏈的設計,使學生通過問題難度的深入而逐漸領會課文內(nèi)涵。
以《春》這篇課文為例,在針對文章進行教學時,語文教師可以先設計這樣的問題:課文的作者為什么單用一個“春”字來作為文章題目?有何用意?春天,在作者眼中是什么樣的形象?通過這一些簡單問題的設計,形成問題鏈,層層遞進,進而使學生逐漸意識到課文的重點所在,引導學生在問題指引下主動探尋課文的深層內(nèi)涵,加深學生對整篇課文的全面理解。
四、問題鏈的設計,要有助于學生理清課文脈絡
問題鏈的設計要準確定位到閱讀文本段落中的幾個關鍵字眼,其目的是為了通過關鍵字眼,使學生在課堂上盡快理清文本思路。在初中語文閱讀課堂中,教師在授課中常常會提到關鍵詞的問題,針對關鍵詞引導初中生按照閱讀思路展開閱讀。如果初中生在思考過程中有問題的存在,教師就可以據(jù)此采用問題鏈的形式,以分層提問、層層遞進的問題提問方法,正確引導初中生對課本內(nèi)容的閱讀和理解方式。例如,在對《春》這篇課文在課堂開展實際教學時,語文教師對問題鏈的設計要從課本內(nèi)容出發(fā)。在這篇課文中,主要的課文內(nèi)容就是通過春天的“風、雨、草、花”這幾種景物對春天進行描繪,并從這幾個關鍵詞出發(fā),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例如:課文中主要描繪了幾種景物?這些景物的描寫順序,可否進行調(diào)換……通過這些問題的設計,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各抒己見,最主要是通過問題鏈的設計,使學生盡快理清文本思路,從而加深對課文閱讀內(nèi)容的深入理解。
五、結(jié)束語
關于問題鏈如何運用于初中語文閱讀課堂的策略,本文在探索渠道和研究策略上仍有很多不足,但是旨在拋磚引玉,為廣大初中語文教育者提供一定的教學經(jīng)驗,為當前語文閱讀教學利用問題鏈開展閱讀教學提供新的思考方向,希望通過本文的簡要分析,為當前的初中語文教育者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徐逍.中學語文閱讀教學問題鏈設計研究[J].語文教學之友,2018(11).53-83.
[2]張蕾.問題式教學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2).143.
(作者單位:福建省安溪藍溪中學36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