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
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培養(yǎng)箱、烘箱和冰箱等環(huán)境試驗設備校準需求大幅增加。為獲得更準確的實驗結果,醫(yī)生護士在使用以上設備時,需要根據校準證書提供的數據進行修正。校準證書也由當初的面向設備管理人員,轉向醫(yī)生護士等使用人員。以新冠病毒滅活培養(yǎng)箱為例,需58 ℃滅活30 min以上。參照JJF 1101-2019《環(huán)境試驗設備溫度、濕度參數校準規(guī)范》,證書中需標注該培養(yǎng)箱的設定值、上偏差、下偏差、均勻度、波動度和不確定度的結果。這些數據原本是面向設備管理人員的,對醫(yī)生護士等使用人員來說,艱澀難懂。故在此引入數據可視化這一概念,利用計算機圖形學和圖像處理技術,將數據轉換成圖形或圖像在屏幕上顯示出來,并進行有效的交互處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術。
本論文使用MATLAB,通過調用可視化函數,借助顏色的變化來顯示環(huán)境場內溫度的不同,實現環(huán)境試驗設備溫度可視化,提高客戶體驗與數據分析效率。
系統由三個模塊構成,如圖1所示。
使用多通道溫度顯示儀表,對放置于設備內的9個點(或更多)每2 min進行一次采樣共計30 min的數據記錄。通過串口將數據傳輸到計算機,使用MATLAB讀取數據。
圖1 系統方案模塊
三維域溫度場是連續(xù)分布的,而通過溫度采集器獲得的數據是離散的,用離散的數據來表示連續(xù)場的分布及變化趨勢這一標量,要根據其實際背景及數據分布的特點,采用不同的可視化方案。
在此選擇雙立方插值法,對三維空間進行切片分析:
溫度采集點的長寬間距大小為m·n,培養(yǎng)箱實際大小為M·N。那么根據比例可以得到B(X,Y)在A上的對應坐標為A(x,y) =A[X(m/M),Y(n/N)]。在雙立方插值法中,選取的是16個點的溫度作為計算目標培養(yǎng)箱B(X,Y)處溫度的參數,如圖2所示。
如圖2所示,P點就是培養(yǎng)箱B在(X,Y)處對應于已知溫度點中的位置,P的坐標位置會出現小數部分,所以假設P的坐標為P(x+u,y+v),其中:x,y分別表示整數部分,u,v分別表示小數部分。那么就可以得到如圖2所示的最近16個點的溫度,在這里用a(i,j)(i,j= 0,1,2,3)來表示。
圖2 三維空間切片模型
雙立方插值的目的就是通過找到一種關系,或者說系數,可以把這16個溫度對于P處溫度值的影響因子找出來,從而根據這個影響因子來獲得目標圖像對應點的像素值,達到溫度連續(xù)分布的目的。
本文是基于BiCubic基函數的雙立方插值法,BiCubic基函數形式為
其中,a取-0.5
BiCubic函數具有如圖3所示形狀。
圖3 BiCubic函數
對待插值的像素點(x,y) (x和y可以為浮點數),取其附近的 4×4 鄰域點(xi,yj),i,j= 0,1,2,3。按公式進行插值計算求得個點溫度:
用彩色圖形來模擬計算區(qū)域的數據場,關鍵在于使用合適的溫-色標;以新冠滅活培養(yǎng)箱為例,約定最低滅活溫度為58 ℃,溫度場的溫度在58 ℃<T<68 ℃范圍內變化,間隔 0.1 ℃設置一個調色板,對溫度場進行涂色,低于58 ℃涂黑色,高于68 ℃涂白色。若顯示設備的顏色分辨力足夠,也可0.01 ℃一個調色板,溫度場變化也更加細致。
在用MLTLAB中的色彩圖形來模擬計算區(qū)域的數據場時,用到的函數為clormap、surf()、hot(),colorbar、view()、movie()等。以幾個函數舉例:
surf(x,y,z) % 繪制三維表面圖形;
surfc(x,y,z) %繪制帶有等高線的三維表面圖形;
surfl(x,y,z) %繪制帶有陰影的三維表面圖形;
coutour(x,y,z) % 等高線圖形。
最終可得到如圖4所示圖像。
圖4 溫度場模擬圖
按照規(guī)程,進行16次數據采集,可以獲得16張這樣的圖。制成動圖并存入二維碼,附在證書中,可以方便用戶看到設備內溫度分布,有更好的用戶交互,也幫助有需要的用戶進行詳細的分析。
計量需要保證數據準確可靠。為驗證通過算法獲得數據與實際是否有出入,本文就兩個場景進行驗證。
以磁振熱治療儀為例,熱墊溫度測試點分布如圖5所示,數字1~5為溫度傳感器放置點,白色圓形區(qū)域為隨機點可放置區(qū)域。
圖5 熱墊溫度測試點放置位置
在熱墊表面隨機取一點放置傳感器,待熱墊達到穩(wěn)定溫度后,記錄溫度數值,利用1~5溫度采集點計算隨機點溫度并與隨機點傳感器讀取進行對比。結果見表1,間隔2 min共計10次計算。
表1 熱墊隨機點溫度計算值與實際值
熱墊溫度分布較為均勻,熱量輸出也較為穩(wěn)定。在四款治療墊共計20次試驗中,計算值與實際值的偏差最大值不會超過±0.05 ℃。該方法能較好地通過驗證。
在烘箱內放置如圖6所示測試架, 在每個角放置熱電偶進行溫度采集。固定測試熱電偶的測試架由非金屬材料制成,為了盡可能不改變空間內的溫度特性。并且為了保證測試準確性和空間位置的準確性,測試傳感器的測量端也盡可能地小。
圖6 測試架示意圖
數據采集器每隔2 min記錄所有測試傳感器的溫度,并記錄數據。使用黑線所連16個黑點數據進行計算,模擬其余4個黑點溫度,再與實際溫度進行比較。因數據量龐大且計算復雜,在此僅列出培養(yǎng)箱穩(wěn)定后第 0 min、15 min 和 30 min 的實際溫度與計算溫度的比較,如表2所示。
表2 數據對比
按JJF 1101-2019所規(guī)定的溫度穩(wěn)定可以進行數據采集時,培養(yǎng)箱內部靠近發(fā)熱單元的位置較熱,靠近門的溫度較低,空氣存在對流,溫度場也不是均勻分布,故計算和實際有一定的偏差。在6臺不同設備的總計30次試驗后,由空氣對流或設備仍在加熱引起的偏差不大于0.2 ℃,通過布置更多的測試點可以將偏差縮小到0.1 ℃以下。
當培養(yǎng)箱穩(wěn)定工作一段時間后,對流基本消失,計算溫度和實際溫度將相差無幾。計算數據可以準確地代表培養(yǎng)箱內部溫度。
也有特殊案例。在試驗過程中,遇到一臺藥品保存箱,正面為一扇玻璃門,內部有風扇,制冷時風扇會工作。具體試驗數據如圖7所示,橫軸為10次數據采集總計18 min,縱軸為4個溫度采集點,其中4號點離風扇最近,豎軸為計算溫度-實際溫度偏差值的數據,單位℃,數值越高說明結果越差。
圖7 溫度偏差值表
對這種硬件設計存在缺陷的實驗設備,雙立方插值法也無法真實地反應內部溫度場。這類保溫性能不好或內部有風扇的設備的波動度和均勻度都會較差,不適合保存對溫度敏感的生物或者藥物,故也沒有額外建模還原溫度場的價值。
除去上述這種特殊的情況,該方法目前在其他實驗場景中都能正常、準確、高效地使用。
本實驗利用MATLAB強大的數據分析和可視化功能,實現環(huán)境試驗設備的溫度可視化顯示,將原本艱澀枯燥的數值信息轉換為輕松易懂的色彩視覺信息,提高了客戶的使用體驗與數值的分析效率。在實驗驗證中,該方法也能很好地還原設備的真實情形。隨著5G網絡與手機的發(fā)展,通過二維碼提供的環(huán)境溫度場可視化能力將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