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麗,丁 韻,崔 月
(新疆阿克蘇地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新疆 阿克蘇 843000)
目前亟待探索更貼近臨床,能從深層次挖掘護士的思考和綜合評判及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促進臨床護士操作技能得到實質性提高的科學考核方法。
查找相關文獻,檢索到OSCE(客觀結構化臨床考核),是根據(jù)教學目標設置一系列模擬臨床情景考站,受試者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依次通過各個考站,對站內的標準化病人(SP)檢查(護理)和接受考官的提問,提出診斷 結果和處理方法,并獲得測試成績。但大量文獻報道只涉及到醫(yī)學院校對相關專業(yè)學生畢業(yè)操作技能考核采用了OSCE方式,而對于臨床護士操作技能考核尚無采用OSCE的研究報道,因此護理部科研小組確立研究目標,探索將OSCE應用于臨床護士操作技能考核中,研究考核實效及推廣的可行性。
我院是一所地處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三級甲等綜合醫(yī)院,現(xiàn)有各能級護理人員822名, 鑒于在傳統(tǒng)操作技能培訓與考核中存在的問題現(xiàn)狀,護理部探索借鑒OSCE,研究其在臨床護士臨床實踐操作技能培訓及考核中的應用,為臨床護士操作技能的培訓探索一種更有效的臨床技能培訓及考核方法。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客觀結構化臨床考核[1],是根據(jù)教學目標設置一系列模擬臨床情景考站,受試者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依次通過各個考站,對站內的標準化病人(SP)檢查(護理)和接受考官的提問[2],提出診斷 結果和處理方法,充分發(fā)揮考核的評價功能,為綜合評價護士的臨床勝任力水平提供科學依據(jù)。
1.2.1 研究內容(實驗設計)
選取我院能級為N2崗的80名臨床一線護理師職稱護理人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0 名護理人員。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培訓及考核方式,實驗組采用OSCE培訓及考核方式。
1.2.1.1 操作技能培訓內容
心電監(jiān)護技術、靜脈留置針輸液技術、CPR、電除顫技術、吸痰技術、簡易呼吸器使用、氧氣吸入技術
1.2.1.2 培訓方法
實驗組:采用OSCE方式培訓,秉持多站點培訓考核原則,分為四個站點:①對入選的40名護理人員多站點模式培訓;②根據(jù)不同案例,將規(guī)定的7項操作項目內容貫穿于培訓全過程; ③以臨床案例為基礎,通過對SP進行評估;④執(zhí)行恰當?shù)淖o理操作。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方式培訓,按既定的護理操作流程對規(guī)定的7項操作項目(涵蓋了告知、評估、溝通解釋、宣教等),對該組入選的40名護士進行示范培訓,要求護士按照老師示范反復進行練習做到熟練掌握操作流程。
1.2.1.3 考核
考核方式:采取4人團隊急救操作進行。
在各自組內隨機采取4人團隊急救操作進行(相同的團體急救操作案例)。
主要考核知識點:搶救儀器的準備、病例分析、護理評估、醫(yī)囑執(zhí)行、適時恰當?shù)貓?zhí)行護理操作及熟練程度、團隊搶救協(xié)作能力及配合默契程度、關愛體貼患者、健康教育等。
結論分析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方法分析兩組在急救團體操作中的得分情況。
1.2.2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①分組護士的差異性問題
②培訓老師的差異性問題
③考核時對考核案例的泄漏問題
對關鍵問題的解決方法:
①將80名受試護士編號,采取隨機無記名芒抽的方式分組。
②固定培訓老師,即兩組培訓老師相同。
③考核采用全封閉方法,設置待考區(qū)、備考區(qū)與考核結束人員等候區(qū),互不見面,所有參考人員不得攜帶通訊設備。
表1 團體急救操作考核各項得分情況比較
考核分值分配:病情評估(10分)、護理計劃(20分)、病情判斷(10分)、搶救儀器準備(5分)、搶救措施(護理操作、配合)(35分)、健康宣教(15分)、相關知識提問(5分)
OSCE是一種科學性、系統(tǒng)性、綜合性的考核方法,是根據(jù)教學目標設置一系列模擬臨床情景考站,受試者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依次通過各個考站,對站內的標準化病 人(SP)進行檢查(護理)和接受考官的提問,提出診斷 結果和處理方法,并獲得測試成績[3]。
本實驗可見,實驗組在團體急救操作技能大賽中各項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通過對全院護士臨床操作技能采用OSCE考核模式,培養(yǎng)護士對不同患者不同病情的綜合評估、判斷及臨場應對處置能力,提高護士對突發(fā)病情的搶救配合及處置能力。使護理臨床技能考核更加貼近臨床,更具有實際可操作性。有在綜合醫(yī)院護士臨床護理操作技能的培訓與考核中推廣應用的現(xiàn)實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