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蓉兒
錄了一個露臺全景視頻放在網(wǎng)上, 花友們的關注點竟然是“地面好干凈, 沒有澆水后帶著土壤的黑污痕跡”。 這個話題很有趣, 所以就來分析一下各個因素關鍵點, 看完總結(jié), 大約就能恍然大悟, 為什么我的花盆沒用底托, 但是地面看起來很干凈了(圖1)。 其實說到底, 這個問題就是“關于澆花后的水土流失”, 怎么做到盆栽澆花時, 土壤不隨著水分一同流失, 從我個人的經(jīng)驗, 可以歸納成六個要素。
首先是我選擇種植的土壤本身比較干凈, 我偏愛用泥炭土作為栽培介質(zhì)(圖2), 泥炭土雜質(zhì)含量少, 即便淋濕后從盆內(nèi)少量漏出的水也比較清。 另外, 循環(huán)利用舊土養(yǎng)殖蚯蚓(圖3), 做成蚯蚓土后栽培植物(圖4),經(jīng)過蚯蚓糞耕耘過的土壤有一定的黏性, 不僅能利于植物扎根生長, 也改善了土壤結(jié)構(gòu), 使其更穩(wěn)固, 更容易吸收水分, 不易產(chǎn)生漏水問題。
種花時, 是干土上盆后再澆濕土壤更優(yōu)? 還是先拌濕土壤, 再潮土直接種植更好? 這個問題我仔細研究過, 對比發(fā)現(xiàn)干土裝盆先種花再澆水的方式, 土壤結(jié)構(gòu)不穩(wěn)定, 比較容易出現(xiàn)邊澆水, 盆底邊漏水的情況, 漏水的同時還會帶出些許土壤, 造成水土流失。 而潮土種花更利于植物生長(圖5), 潮土結(jié)構(gòu)更穩(wěn)定, 水土流失的問題會大幅減少。
圖1 地面比較干凈, 沒有澆水痕跡
圖2 泥炭土
圖3 蚯蚓
潮土種花另一個優(yōu)勢就是裝盆時更容易夯實土壤(圖6), 使土壤結(jié)構(gòu)更扎實, 也更利于植物扎穩(wěn)根系。而夯實土壤, 就使土壤間的空隙減少, 澆水時不易出現(xiàn)水土流失的問題。 有花友就會問, 減少土壤空隙不是會造成悶根問題嗎? 所以種植時土壤內(nèi)需要增加顆粒介質(zhì), 可以顯著有利于根系呼吸。 另外這里說的夯實土壤就是土壤裝盆后, 略微壓實一下, 并不是像原裝泥炭土那般機器壓縮, 壓得特別緊密毫無孔隙的狀態(tài)。
潮而不濕, 指的是土壤保持濕潤, 但擠不出水的狀態(tài), 過濕的土壤容易引發(fā)霉爛問題, 尤其是秋播球根植物。 “潮而不濕” 主要分兩種情況: 一是種植時拌濕土壤, 倒入水的比例要掌握好, 做到潮, 但不濕(圖7),潮土種花可以減輕上盆后的澆水負擔; 二是澆水時, 日常保持土壤微濕潤狀態(tài)(圖8), 我不喜歡“干透澆透”的澆花方式, 習慣用“潮而不濕” 的養(yǎng)護手法。 這和薄肥勤施的道理差不多, 不是一次性給很多肥給很多水,而是根據(jù)天氣季節(jié)、 植物品種、 土壤干濕等因素判斷后再澆花, 讓盆栽土壤始終是微微濕潤的狀態(tài)。 這個很難用語言詳細地表達, 不同情況, 不同的澆水頻率, 隨著養(yǎng)花的經(jīng)驗積累, 總能一眼就判斷出什么時候該給水了。
墊花盆底部孔洞的材質(zhì), 除了要透氣之外, 還要注意防止水土流失, 比如防曬網(wǎng)就很好用(圖9), 不要選針織密度特別厚實的防曬網(wǎng), 空隙可以大一點, 不僅透氣, 還能兜住土壤防漏。 當然, 除了防曬網(wǎng), 其他可選材質(zhì)太多了, 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選擇即可。
植物養(yǎng)護也是防止水土流失的有效手段, 把根系養(yǎng)得很發(fā)達(圖10), 根系會自動鎖住澆花時的水分, 這又是減少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
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 把這些基礎做好, 盆栽澆水時, 即便有水漏出, 但隨著水分漏出的土壤就比較少, 也因此能保持地面干凈了。
圖4 蚯蚓土
圖5 先拌潮濕土壤后, 再裝盆種花
圖6 夯實土壤
圖7 拌土時, 潮而不濕
圖8 平時盆栽保持微濕潤狀態(tài)
圖9 遮陽網(wǎng)剪片, 墊盆底
我平時總在花友聚集的網(wǎng)絡平臺上和有著相同愛好的朋友們交流種花的經(jīng)驗, 討論養(yǎng)花的心得, 探討栽培的訣竅, 在互相學習的過程中, 經(jīng)常能看到一些新手養(yǎng)花人的小抱怨, 尤其多的是“種花累到腰酸背痛” 的發(fā)言。 每每此時我都會很認真地在后面留言給予提醒“種花的時候不彎腰, 就不會腰酸背痛了”。 可不管多少次,依舊能時不時遇到因為種花搞得腰酸背痛的花友們。 所以今天我就來聊聊我的正確種花姿勢, 希望能警示更多的朋友們, 興趣愛好固然要堅持, 但是我們的身體更加重要, 愿每個養(yǎng)花人都能更好保護自己的腰。
其實我的經(jīng)驗總結(jié)起來也很簡單, 就是姿勢要正確, 在種花的時候, 不要彎著腰去操作, 盡量抬高操作平臺, 就可以了。 比如我習慣拿個小板凳坐著, 然后不管是需要移苗、 換盆、 修枝等, 都在面前先擺放一個高度適宜的平臺, 做到伸手就能水平操作, 無需彎下腰去, 增加腰肌負擔。 我一般習慣用三種工具充當這個種花平臺, 1、 床上用電腦桌; 2、 小板凳、 3、 高花盆。
我坐著的小板凳高28 厘米, 所以我專門找了一張可以從24 厘米調(diào)節(jié)高度至32 厘米的床上用電腦桌(圖1), 根據(jù)我板凳的高度以及種植花盆的高度上下調(diào)整到我伸手就能種花的最適宜位置, 反正遵守的準則就是種花時不彎腰, 一切以舒適為主。 電腦小桌子還能在春播、 秋播時配合種花需求, 堆放各種種子、 種球、 塊根等物品(圖2), 非常適合家庭栽培時當操作平臺使用。
準備兩張小板凳, 一張略高的28 厘米凳子用來坐著, 另一張矮一點的則是用來微抬高面前的操作平臺(圖3), 這張小號的板凳的高度是20 厘米, 個頭比較高大的花盆放在上面, 正好是我微微伸手就能碰到的距離, 特別方便在這個角度做一些修枝翻盆的工作(圖4)。
還有一個我常用的工具就是高度適中的花盆, 一般用25 厘米高的花盆(圖5), 用來墊高我拌土時用到的花缸, 我種花時, 往往需要自己調(diào)配土壤, 最常用的配方是蚯蚓土+泥炭土+緩釋肥+珍珠巖+水, 攪拌(圖6)。 彎腰拌土非常不方便, 也會很累, 架高整個拌土花缸, 可以減輕腰部疲勞感。
圖1 床上用電腦桌
圖2 電腦桌運用
由于我特別喜歡球根植物, 每年秋播季, 總是會大量種植酢漿草、 香雪蘭、 洋水仙、 風信子、 鳶尾蘭, 等各種球根, 零零總總加起來大約有200 多盆, 尤其是不同品種的酢漿草就有100 多盆(圖7), 高強度的埋球、播種都是依靠正確的種植姿勢才能順利完成。 2013 年以前, 剛?cè)肭蚋罂拥奈以?jīng)也是新手玩家, 那時候也不懂找竅門, 總是人坐在小凳子上, 然后彎著腰去進行播種, 幾十盆種下來, 每次都累得癱倒在床上, 第二天連起床都需要用手撐著才能站起來。 深深地覺得這樣下去肯定不行, 腰肌勞損太嚴重, 等老了以后, 腰椎間盤突出等毛病就會接踵而來, 為了避免這樣的負擔, 又想要欣賞到春暖花開的美麗風景(圖8), 必須更改不正確的種花姿勢, 因此才在反復琢磨后, 得出了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 從此之后不管是100 盆還是200 盆, 都不再是負擔, 反倒是每年興致勃勃地期待, 秋播季, 一個人待在露臺上, 放著音樂, 聞著桂香, 伴著秋雨, 開始認真地忙碌, 為打造春天的繁花似錦而努力。 當然, 不管是電腦桌、 小板凳還是高花盆都是搭配我坐著的凳子高度找到的合適平臺。 花友們在種植時, 也要根據(jù)自身需要再調(diào)節(jié), 例如有的花友喜歡站著種花, 那就可以找個高度適宜的桌子來用。 也有的陽臺族花友在網(wǎng)上購買了“拌土防水的種花墊”, 用這種大墊子操作時, 也建議大家在下面找個大號泡沫箱等道具抬高墊子, 然后再進行拌土操作, 不然長時間彎著腰對身體損傷太大。 隨著年齡的增長, 疲勞積累就會變成疾病, 反而得不償失,愿每個花友在欣賞到鮮花綻放的同時, 也祝福大家身體健康。
圖3 兩張小板凳
圖4 小板凳運用
圖5 高花盆
圖6 拌土
圖7 大量種植
圖8 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