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點擊 中國一汽鑄造有限公司產(chǎn)品技術部首席技能大師
獎章故事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勞動的價值、身為工人的驕傲和不懈的人生追求都像一道道無形的刻痕,留在了一枚枚閃亮的勞動獎章上。
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時候,李凱軍還是33歲的青年人。如今,他剛剛邁過50歲的門檻。時光荏苒,他仍然清晰記得獲獎后的一個場景。
當時,很多記者問他獲得獎章時的感受。他簡短地回答:“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背錆M自信的言語吐露,著實有幾分與眾不同。
不過,事實的另一面是,在接受采訪之前,李凱軍已經(jīng)兩天兩夜沒合過眼了,他甚至有點看不清楚眼前的人。從這種全身心投入的工作態(tài)度,或許可以尋覓到他驕傲底氣的由來。
“他什么時候想過自己?”這是同事于巍對李凱軍的評價。他永遠忘不了2004年8月28日深夜,李凱軍那張疲憊到幾近變形的臉。
那天,為了趕制一件鏈條蓋模,李凱軍和于巍所在的鉗工班一直忙到晚上。突然,工廠停電了。為了趕進度,所有人拿起電筒接著干起來,有病在身的李凱軍也沒有放下手里的工作。于巍記得,李凱軍當時虛弱得已經(jīng)快站不穩(wěn)了。
不顧于巍讓他回家休息的多次勸說,李凱軍堅持留在工廠。他清楚,如果這時候離開了,接下來的工序就很有可能會停止,耽誤生產(chǎn)進度。
盛夏的深夜里,借著微弱的燈光,李凱軍一言不發(fā)地輾轉在機器和零件之間。于巍看到李凱軍那張疲憊不堪的臉,感慨不已。
在李凱軍幾十年的職業(yè)生涯里,這種不分白天黑夜的加班已經(jīng)成為一種常態(tài)。他曾經(jīng)5天4夜一直工作在車間,累了就靠著椅子合一會兒眼睛當作休息。然而,到了第二天的晨會,他依然會筆挺挺地站在那里,一雙布滿紅血絲的眼睛依然炯炯放光。
在模具鉗工的崗位上了干了大半輩子,李凱軍收獲了20多枚獎章,每一枚都是對他的鼓舞和激勵。
李凱軍曾經(jīng)說:“你知道嗎?鉗工手握一把銼刀,是有一種感覺的?!彼樟?0年銼刀,熟悉銼刀上的每一條紋路,熟悉它劃過操作面的每一個瞬間。在別人眼里不過是對著零件敲敲打打的鉗工技法,卻被他鉆研出了各種新花樣。
李凱軍的辦公室里精心保存著一個“藝術品”,那是他用16個小時銼削出的正十二面體,每個立面都如鏡面般閃耀。他自信地稱它為模具中的藝術品,而不僅僅是一個工業(yè)制品。每當他看到這個模具時,他的眼里都還留有當年的驕傲。
在李凱軍眼里,勞動的價值、身為工人的驕傲和不懈的人生追求都像一道道無形的刻痕,留在了一枚枚閃亮的勞動獎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