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祥忠
去年下半年,大學生村官郁紅擔任南通市通州區(qū)西亭鎮(zhèn)同樂村黨總支副書記后,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強村富民為目標,以服務民生為根本,打造黨建示范、產業(yè)集聚、生態(tài)宜居、綠色和諧的新同樂。她帶領黨員在經濟發(fā)展一線大顯身手,走出了“強村、富民、宜居、宜業(yè)”的新路子。近日,通州區(qū)委相關部門對同樂村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
“楊柳青青的綠,桃花微微的笑,魚米之鄉(xiāng)的同樂,人們向往著你?!边@是“同樂村之歌”描繪的美好景象。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郁紅響應習總書記的號召,對村莊環(huán)境進行了綜合整治,讓村民的生活環(huán)境美起來。
解決一個“臟”字。
郁紅與村干部們統(tǒng)一思想,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數。同樂老街沿線有15家廢品收購點,門前臟亂差,影響著村容村貌,也是老百姓一直盼望解決的問題。今年,同樂村采用整治外包的方式,聯合鎮(zhèn)城管、外包方共同發(fā)力,將廢品收購點整治到位,還附近村民一個干凈、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抓好一個“管”字。
她想方設法籌措資金200萬元,建起了翻身河綠化廊帶。給村民們提供一個休閑、健身的場所。綠化廊帶內栽植了名貴苗木,鋪設了鵝卵石路,配備了石凳,每天都有村民在這里垂釣、休閑。村民不僅是農村環(huán)境整治的直接受益者,更應是參與者、建設者。郁紅把準群眾“脈搏”,創(chuàng)造出一個個“土”辦法:制作環(huán)境保護“紅黑板”,與評選文明戶、五好家庭相結合,正面樹典型,反面曝光人和事,激發(fā)村民共建共享美好家園的自覺性;開展“賺文明積分,兌生活用品”活動,鼓勵村民參與村公益設施的管護工作,賺取積分,兌換禮品,既讓村民享有獲得感,又達到了“保護一條河、管好一條路、護好一片林”的目的。突出一個“清”字。
村里成立了專業(yè)的保潔隊伍,分為5個責任區(qū),十多名保潔員按照責任區(qū)域,每天將交通要道清掃一次,將生活垃圾運到集中點,做到日產日清,郁紅還在村里實行“雙河長制”,全村12條河道,每條河由一名黨小組長和一名村干部共同擔任河長。她聘請退休村干部李新華擔任河道保潔隊隊長,配備了12名河道保潔員和3艘保潔船,打撈水面漂浮物,管護好河坡上的樹木,從而實現了“河暢、水清、綠岸、景美”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