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 漣
著名電影演員董霖和林榛,是影壇上的一對藝術(shù)伉儷。早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他們就參加了進步的話劇團體。
董霖曾隨話劇團赴延安、重慶等地宣傳抗日活動??谷諔?zhàn)爭勝利后,輾轉(zhuǎn)來到上海,進入黨的地下組織領(lǐng)導(dǎo)的上海“昆侖影業(yè)公司”。“昆侖”集中了陽翰笙、蔡楚生、鄭君里、陳白塵、韓尚義、趙明、嚴恭、孫瑜、趙丹、王云階等一批左翼電影工作者。在“昆侖”,董霖參加拍攝了《警魂歌》 《希望在人間》等進步電影。
林榛原名袁行正,1939年開始從事話劇演出,因為家庭反對她從藝,她用了母親的姓,改名林榛進入演藝界。1943年,著名戲劇家黃佐臨創(chuàng)辦“苦干”劇團,她加盟該團。該團擁有姚克、陳敘一、張伐、穆宏、丹尼等眾多的優(yōu)秀編導(dǎo)演,林榛多次排演了《夜店》《梁上君子》等進步話劇,在辣斐大戲院(后改稱長城電影院)、卡爾登大戲院(后改稱長江劇場)等處演出,獲得觀眾的一致好評。1946年,上海成立了“文華影業(yè)公司”,主創(chuàng)人員和主要演員就是“苦干”劇團的原班人馬。由于實力雄厚,創(chuàng)作力量強,“文華”很快成為抗戰(zhàn)勝利后上海又一家頗有影響的電影公司。與“昆侖”一樣,“文華”傾向于進步,注重藝術(shù)品味,拍攝了《艷陽天》 《小城之春》等不少進步電影。在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時,金像獎評選100部最具代表性的中國電影,《小城之春》榮登榜首,林榛在其中飾演重要角色。
1948年,“昆侖”準備拍攝由陽翰笙根據(jù)張樂平的“三毛流浪記”漫畫而創(chuàng)作的同名電影文學(xué)劇本《三毛流浪記》。導(dǎo)演趙明、嚴恭選了劇中兩位主演,片中貴婦人的扮演者選了林榛。此前,林榛在“昆侖”拍攝的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中飾演干媽一角,給蔡楚生、鄭君里導(dǎo)演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那時林榛只有26歲,因長得胖,演藝界老老少少都稱她“胖姐”,在片中,林榛將一個具有復(fù)雜心態(tài)的貴婦人演繹得出神入化。三毛則由著名音樂家王云階的兒子王龍基扮演,當(dāng)時他才九歲,卻已與林榛一起拍過電影《艷陽天》和《母親》。在片中,他形象地表現(xiàn)出在舊社會受盡壞人欺凌、又極富同情心的苦孩子三毛,逗人發(fā)噱的飾演讓人拍案叫絕。影片拍攝完成后,林榛特別提議讓王龍基站在攝制組全體女演員中,拍了一張工作照。在此片中,趙丹、孫道臨、上官云珠等30余位電影明星,也前來助陣,甘當(dāng)配角,為兩位主演配戲,成為影壇佳話。
據(jù)董霖、林榛回憶,上海解放后,“昆侖”“文華”等私營電影公司合并改組為上海聯(lián)合電影制片廠,董霖、林榛與眾多老影人成了新中國的第一代電影演員。1953年9月4日,上影廠專門成立了上海電影演員劇團,群星璀璨,陣營強大。董霖、林榛和同事們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合作拍攝了《南征北戰(zhàn)》《舞臺姐妹》《女籃五號》等著名電影。當(dāng)年的上海電影演員劇團,除了拍攝電影外,還排一些話劇,在上海各大舞臺演出,是上海舞臺戲劇的一支主力軍。劇團還常常組成文藝小分隊,深入部隊、工廠、農(nóng)村、學(xué)校,為基層演出,很受群眾的歡迎,董霖、林榛都參與其中。
董霖、林榛具有多方面的藝術(shù)才能,參加過譯制片的配音。董霖的京劇唱腔十分專業(yè),老生、花臉都很在行,山東快板書更是一絕。夫婦倆的臺詞功底非常扎實,“文革”前林榛專門為上海電影專科學(xué)校和電影演員培訓(xùn)班上過臺詞課。林榛的朗誦和諧悅耳,獨具特色,她的朗誦能將你帶入到詩歌規(guī)定的意境中,讓人入情、入境、入戲。更值得敬佩的是,她心直口快、與人為善的性格,感染了所有與她認識的人,包括她的家人。臺灣著名作家瓊瑤是林榛的外甥女。在《剪不斷的鄉(xiāng)愁》一文中,瓊瑤毫不掩飾地贊美過她的這位阿姨:“袁行正是我母系的嫡親四妹。當(dāng)年在上海,我的小四姨正參加話劇團,演過《雷雨》,演過《北京人》,八九歲的我,跟著父母去看她演戲,看得津津有味!”可見當(dāng)年林榛樸素、真摯、激情的表演,給年幼的瓊瑤留有很深的印象。
董霖、林榛夫婦
粉碎“四人幫”后,林榛受邀為上海歌劇院、上海木偶劇團等文藝單位專授“臺詞課”。她激情滿懷,光臺詞講義稿就準備了滿滿當(dāng)當(dāng)幾抽屜。然而天有不測,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改變了這一切。1977年5月17日,她從延安中路家里出來,想坐對面馬路的公交車去上海歌劇院講課,未曾想過馬路時,被一輛急駛而來的卡車撞倒,就此離世。得此噩耗,董霖及其子女難以承受;熟悉她的同事、親朋好友以及眾多影迷也心生惋惜與不舎。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人在對岸的瓊瑤還完全不知情。1988年4月,瓊瑤、平鑫濤夫婦倆首次回大陸。這時候,董霖和林榛的長子、瓊瑤未曾謀面的表弟董韶天,找到下榻在北京飯店的表姐瓊瑤。瓊瑤在《剪不斷的鄉(xiāng)愁》中,曾以深情的文筆記錄了與表弟見面的情境:
我到北京的第三天晚上,忽然有人按門鈴,我打開房門一看,門外站著一個身材高大的陌生青年。他戴著帽子,穿著風(fēng)衣,手中拎著旅行袋,一副風(fēng)塵仆仆的樣子,寬邊眼鏡后面,有對深邃的眸子。他直瞪著我瞧,而我,心中竟沒來由地一跳,不知道為什么,感到心里熱烘烘的。
“如果你是瓊瑤,”那年輕人急促地說著,“那么,我是你的表弟!”表弟?我呆了呆,我親人的名單當(dāng)中,多的是表哥表姐,卻不知道尚有表弟!我沉吟著還沒開口,表弟已急急亮出身份,“我是袁行正的兒子,我的名字叫董韶天?!?/p>
瓊瑤的母親袁行恕,是林榛的嫡親姐姐,一位國文老師;瓊瑤的父親陳致平是著名的歷史學(xué)家、大學(xué)教授,著有《中華通史》等專著。1938年4月22日出生在成都的瓊瑤,本名陳喆,1949年隨父母來到臺灣。瓊瑤在《我的故事》里記錄了她幼年的種種記憶,包括在衡陽陷落時一家人的逃難經(jīng)歷;記錄了自己親眼看到日軍屠殺農(nóng)人、家人遭到搶劫,母親險被日兵侮辱等往事……瓊瑤曾說“我的國家民族觀念,就在這槍口下建立起來的?!痹凇都舨粩嗟泥l(xiāng)愁》中她又寫道:
當(dāng)戰(zhàn)局混亂的時候,我這個小四姨就失蹤了。這么許多許多年,我們都沒有小四姨的消息,真沒想到,四十年后,她的兒子會站在我面前!我太意外了,太興奮了,把表弟讓進房間,我有幾百個問題要問!“你媽媽呢?我的小四姨呢?”
“我媽已經(jīng)去世了!”韶天拿出了幾張泛黃的照片,遞到我面前,我仔細一看,年輕的小四姨笑得甜甜的,戴著眼鏡,胖胖的小圓臉……她長得和我母親,那么酷似?。∥以偬ь^看韶天,這才知道,初見面的那種震動,原來是來自于血緣深處!”
遺憾的是,瓊瑤再也見不到給她留有深刻印象的“小四姨”了,然而,對親人深深的思念凝聚著她真摯的情懷。很快,瓊瑤見到了姨夫董霖,見到了表妹韶華,還見到了另一位表弟韶雄??吹搅肆珠灰患胰?,她似乎又見到了自己的“小四姨”,他們共同深情地追憶著可敬可愛的親人。
瓊瑤筆下的表弟韶天,是我中學(xué)時期的好友,是董霖、林榛的長子。在父母的影響下,姐弟三人從小就養(yǎng)成正直善良的品格,在文藝專長方面也很有造詣。多才多藝的韶天,年少時就會演奏一些樂器,這在同年的小伙伴中是不多見的。韶天的快板書《一分錢》給我的印象特別深,記得韶天曾在幾百幾千人的劇場也演出過。精彩、詼諧的表演常常贏得觀眾陣陣掌聲。韶天告訴我,他對文藝的喜歡,得益于他父母的影響?!拔母铩逼陂g,有段日子,我常去延安中路韶天家,董叔叔、林阿姨平易近人,待人真誠,對我們晚輩充滿了親切和撫愛,是我眼中難忘的前輩。少不更事的我,還將影迷帶往韶天家,董叔叔、林阿姨也從不責(zé)怪我。有時我冒昧地問及他們從藝的經(jīng)歷,他們也不厭其煩地告訴我,使我知道了很多中國話劇和電影的故事。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電影還未恢復(fù)拍攝,董叔叔、林阿姨經(jīng)常給我新光劇場、明星大戲院的內(nèi)部電影票(實際上是“文革”前的老電影),對我的思想幫助匪淺。一些大型企業(yè)想請上海電影演員劇團去演出,一個單位的“文藝小分隊”想跟董叔叔學(xué)山東快板書,董叔叔、林阿姨都滿口答應(yīng),并建議我通過組織聯(lián)系,我與有關(guān)同志持著單位介紹信,找到當(dāng)時上影劇團書記鐵牛,鐵牛表示大力支持。令人感動的是,一段日子董叔叔每周兩次騎著自行車十幾里路來回奔波到輔導(dǎo)單位,沒有報酬、沒有怨言,心無雜念、默默奉獻。
董霖一生拍了幾十部電影、電視劇,他飾演的幾乎都是反面人物,他和陳述、于飛、程之被喻為原上影廠塑造反面人物見長的“四大壞蛋”。他扮演的人物個性鮮明、形象真實,許多觀眾覺得“真是那么一回事”。大凡看過由著名導(dǎo)演湯曉丹執(zhí)導(dǎo)的電影《南征北戰(zhàn)》,都會對董霖扮演的敵少將留有深刻的印象。在片中,董霖把敵少將那種驕橫傲慢、剛愎自用、目空一切的狂妄刻劃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據(jù)說湯曉丹對董霖完成的角色很滿意,以至于1960年執(zhí)導(dǎo)電影《紅日》時,讓董霖再演敵軍官張小甫。
談及人物創(chuàng)作,董霖講過一句很精辟的話:“角色要有生活的影子。”然而,生活中,兩位電影界前輩對工作兢兢業(yè)業(yè),對人滿腔熱忱。有一次,我去探望兩位前輩,與董叔叔“閑談”,圍繞著他演過的角色,他講了一些讓人感覺視野很寬廣的話,他說:“關(guān)于演員為什么演?究竟怎樣演?我是這樣理解的。敬愛的周總理在討論話劇《茶館》時曾講過這樣的話:像《茶館》這樣的劇,應(yīng)該演,應(yīng)該叫新社會的青年知道,舊社會是多么可怕??偫磉€說:對青年,往往光講道理還不夠,要拿出形象的東西來給他們看,增加他們的感性知識,引起他們對舊社會強烈的憤恨?!彼€將摘錄下來的周總理的這段話給我看。接著他又說道:“我們搞電影的就是要真實地還原歷史,我演反面人物,舊社會是為了混飯吃,進入新社會才認識到這是職業(yè)要求、社會分工不同而已,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蔽艺f:“董叔叔,觀眾是認可你的!觀眾不只是感謝正面人物,也感謝反面人物,因為你們飾演的角色,告訴了我們過去的歷史,憑這一點也是值得的!”他聽了高興地笑了。
上世紀八十年代,董霖退休了,卻更忙了,每年差不多一部電影兩部電視劇地拍攝,直到1996年75歲了,才開始婉言謝絕演出,他要留點時間給自己。此后,他與老同事舒適、程之等人走進票房,不僅自己唱唱京劇,而且還為弘揚國粹奔走。他們經(jīng)常去“市政協(xié)國際俱樂部”,也深入普通票房。好友許順華是上海驕嬌酒樓的老總,也是一個熱心公益事業(yè)的人士,聽董霖說票友活動場所有困難,便主動無償提供場地,董霖與舒適、程之、喬奇、岑范、尚長榮、楊華生、李炳淑、李薔華等滬上名家與普通票友也常在此歡聚,為普及和提高京劇藝術(shù)樂此不疲。2004年1月31日,董霖因病謝世。
歲月悠悠,董霖、林榛已經(jīng)離開我們好多年了。但是他們給我們留下的美好故事是令人難忘的。謹以此文表達我對一代老電影人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