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林
月球服是現(xiàn)有的游客宇航服的升級版,它既能在航天器內穿著,也可用于游客進行艙外太空行走乃至外星球地表行走。
據(jù)埃隆·馬斯克透露,他的公司正在研制一種名為“星際飛船”的大型火箭,有朝一日能夠把人類帶到月球和火星等深空目的地。運載工具的問題解決了,想嘗鮮太空游的游客都躍躍欲試。不過,一個現(xiàn)實問題擺在了他們的面前。
太空中的失重環(huán)境對人體的生理功能有很大影響,可能導致心血管功能障礙、機體能力下降以及肌肉萎縮等病理和生理現(xiàn)象。游客沒有受過專業(yè)宇航員那樣的訓練,在進入太空后如何適應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美英兩國聯(lián)合開發(fā)出一種對抗太空微重力環(huán)境的特種服裝。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歐洲航天局已經(jīng)在失重環(huán)境中測試了這款游客宇航服,參與測試的宇航員均表示,穿上它以后感覺像是在重力環(huán)境下,動作很靈活,沒有受到限制。
游客宇航服的外表類似于 “鯊魚皮”游泳服或緊身跑步衣,而其科技含量要比后兩者高得多。每件宇航服都由多層網(wǎng)狀氨綸纖維、尼龍和樹脂材料編織而成。它根據(jù)人體工程學原理設計,具有高彈性、耐熱、吸汗、快干以及韌性好等特點。
游客宇航服沒有袖子,因為太空微重力環(huán)境對于人的胳膊影響相對較小,而且無袖設計便于游客的雙手活動,還能夠最大程度地緊裹在人體上,進而對人體各部位——背部、 胸部、腹部、臀部以及腿部等施加類似于地球重力的作用效果。
穿上這種宇航服后,游客會感覺它如同充滿氣的測血壓袋那樣緊,這種壓力會遍及全身(除了頭部和胳膊),從而讓游客做各種動作(如起身、轉動等)時感受到類似重力的作用,以確保其骨質不會因失重環(huán)境而流失,也不會因失重而發(fā)生身體機能下降及肌肉萎縮等生理和病理現(xiàn)象。
不過,目前設計的游客宇航服只能在航天器或空間站內使用,是一種艙內宇航服。美國查爾斯·斯塔克德雷珀實驗室正與麻省理工學院聯(lián)手,以現(xiàn)有的游客宇航服為基礎開發(fā)月球服。
月球服既能在航天器內穿,也可用于游客進行艙外太空行走乃至外星球地表行走。如今被普遍使用的臃腫的艙外宇航服,對宇航員的活動限制很大。因此,需要給宇航服瘦身,讓它變得就像是人身上的第二層皮膚一樣,讓穿著它的人可以行動自如。
按照設計,月球服由一套緊身服和一個增壓頭盔組成。游客穿上適合其身形的具有彈性的月球服后,需要再套上一件“硬殼背心”,背心上裝有便攜式生命支持系統(tǒng),能通過管道將氧氣輸入頭盔,從而為游客供氧。
月球服有諸多技術亮點:內層采用緊身設計,能夠為在艙外或外星球地表活動的人提供抗微重力效果;表面噴有特殊涂層,能抵御高溫、嚴塞、輻射乃至灰塵,能在布滿灰塵的外星球地表環(huán)境中保護穿著人員;手臂和大腿處安裝了電子陀螺儀系統(tǒng),能讓游客在微重力環(huán)境中辨別上、下、左、右;配有由電力驅動的人工肌肉纖維,可以增強人員的力量和耐力;最后,還內置了通信設備、傳感器等。
摘編自《檢察風云》2020年第13期